□安揚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個人層面的第三個價值準則就是誠信。由此可見,誠信既是個人道德的基石,又是社會和諧發展的根基。縱觀近年的很多動畫電影,講求誠信、重信守諾都是影片的核心價值元素之一,《小虎墩大英雄》就是這樣的一部動畫電影。
該片的主人公小虎墩是一個酷愛聽鏢局故事,但又總是愛闖禍的小男孩,他從熱心護送花瓶卻令人啼笑皆非地橫沖直撞,到后來和師傅一路有驚無險并肩與敵人戰斗,直至押鏢成功,最終憑著一諾千金的精神,成長為一位“忠義護鏢,使命必達”的小鏢師,完成了自身的成長與蛻變。
在如今這個講求誠信、提倡人人重信守諾的社會中,誠信做人、踏實處世應該從小做起。那么,家長如何教育和培養出對人誠信、謹守諾言的孩子呢?
有的孩子在與人相處中,常常未經思考,動不動就輕許諾言,但當對方深信不疑并對承諾寄予希望時,孩子卻早就將自己許過的諾言拋到腦后,甚至只是隨口一說,并未放在心上。孩子的做法看似無心之失,但長此以往,卻容易給別人造成愛說大話、言行浮夸、可信度低的印象。
家長可以給孩子講《史記·季布欒布列傳》中“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故事,告訴孩子成語“一諾千金”就是出自這個故事,并告訴孩子無論對誰,都不能輕易許諾,許諾前一定要量力而行,慎重思考自己能不能實現,如果不能辦到不如不許諾。諾言一旦出口,就要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一定要千方百計實現承諾,這樣才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愛對孩子的行為指手畫腳,甚至自以為是地在不知不覺中為孩子“畫地為牢”,逼迫孩子許諾。比如,有的家長看到孩子沉迷于玩電子產品,也不跟孩子商量、溝通,就給孩子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孩子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能超過半小時,但是孩子并非心甘情愿地答應家長。
于是,每次孩子被迫“承諾”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去破壞承諾,甚至會為了迎合家長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表面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卻趁著家長做飯、打電話、外出,甚至晚上睡覺時,偷偷地做家長明令禁止的事。家長的這種強制做法,不僅不能治標、治本,反而會讓孩子學會陽奉陰違,和家長斗心眼,玩起“貓捉老鼠”的游戲。
有的孩子答應了別人的事,并沒有忘記,但是卻一直在拖延,別人一旦問起來,孩子就理直氣壯地說自己還記得,但現在沒有時間做,等以后有時間再說。這樣無限期地拖延,依然是不講誠信的行為,還會讓不了解孩子的人覺得孩子是在故意耍賴、不負責任。
家長要督促孩子每次許諾的時候,視實現承諾的難易程度設定一個期限。實現某些承諾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確實有一定難度,家長可以指導孩子按照時間節點,做出合理的規劃。比如,孩子向小伙伴承諾要在一個月后對方過生日時,送對方一幅1000塊的拼好的拼圖。家長應該與孩子合理規劃每天的閑暇時間,計算出30 天內每天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拼拼圖,以在承諾時間內成功拼好并將禮物送出,讓孩子順利實現承諾。
有的因體型較胖影響健康的孩子在家長的督促下,決心在一年內減重10 斤,卻管不住自己的嘴,天天嚷著減肥,但日常飲食依然熱量很高,而且還不愛運動,結果半年多過去了,體重非但1 斤未減,反而胖了3斤。
誠信是人生的第一課,家長要教育孩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世上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要想實現目標和承諾,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時刻提醒、警戒自己,不能因為貪圖一時的痛快和省事而輕易做出違背目標和承諾的事。與此同時,要積極想辦法,為實現承諾而做一些能改變現狀、以盡快實現承諾的小事,只有無數件小事累積在一起,孩子許下的承諾才能早日成真。
有的孩子許諾后因為種種原因遲遲不能兌現,或者在實現的過程中遇到了挫折、阻礙,但是又礙于面子,不想讓人覺得自己沒有誠信,于是掩耳盜鈴地自行將承諾“降格”,承諾看似實現了,但是明顯與之前許下的不同,或者嚴重打了折扣。
家長發現后要及時教育孩子,不要讓孩子覺得許下的承諾不必負什么責任,可以隨便糊弄過去,或者隨意降低實現承諾的標準。否則,孩子以后做事會抱有僥幸心理,或覺得凡事都有機可乘,可以鉆空子,以后再答應別人任何事,都會討價還價或不按約定完成。家長要告訴孩子,答應別人的事要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一定要按照約定盡快實現承諾,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孩子能否養成重信守諾的好習慣,家長的態度也很重要。如果孩子許諾后無人督促,或者連家長都不在意孩子能否實現諾言,孩子就會對自己許下的承諾抱有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的態度。因此,家長必須重視孩子許下的承諾,并時刻予以督促和查問、提醒。
對于孩子在規定時間內信守承諾的行為,家長要及時提出口頭表揚,或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促使孩子以后更加信守諾言。如果孩子沒能實現承諾,家長也要及時察覺,并給予孩子一定的批評或懲罰,讓孩子知道違背承諾要付出代價的,讓孩子能夠以此為戒,言出必行。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如果孩子不能守信的行為無意中給別人帶來了困擾、損害了別人的權益、給對方造成了傷害,要讓孩子在第一時間向對方道歉,取得對方的原諒,讓孩子有愧疚和羞恥之心。
家長對孩子許下承諾后,一定要記得及時兌現,不能因為工作忙、沒精力、有事走不開等原因,隨便將答應孩子的事借故推脫掉,或用其他的事情代替。比如,家長答應帶孩子去看電影,但因故去不了,便給孩子買了一堆零食來代替看電影。這樣做不僅會傷害孩子的心,還會讓孩子覺得家長在應付自己,嚴重影響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家長平時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發揚誠實守信、重信守諾的精神,不能把社會上、職場中爾虞我詐、偷梁換柱、缺斤短兩的不良行為或言論灌輸給孩子,更不能以此炫耀,將不講誠信的行為作為教育孩子的談資。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重信守諾的孩子會擁有更多的朋友,得到他人更多的信任,成為人見人愛的新時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