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顧檢波,花 艷
(江蘇省常熟市支塘人民醫院,江蘇 蘇州 215531)
由于工作壓力增大,生活節奏的加快,焦慮、抑郁及恐懼等負性情緒及疾病的影響,很多人長期持久地難以入睡,頻繁或持久的覺醒、早醒,影響其白日的社會功能[1]。調查顯示,我國成年人的平均失眠率高達20%,女性的發病率高于男性[2]。莫素猜等[3]調查表明,全球約有27%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癥,壓力與睡眠狀況具有相關關系。失眠較輕者會降低白日的工作效率,影響記憶力,重者可引起更年期綜合征、焦慮癥、抑郁癥,甚至引發高血壓病和心臟病等疾病[4]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4-5]。目前臨床治療該病多采用苯二氮類受體激動劑、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和某些抗抑郁藥物等,但這些藥物多具有一定的成癮性,長期失眠患者遠期的療效不佳。中醫藥療法如針灸、中藥湯劑(如酸棗仁湯、天王補心丹等)治療失眠優勢明顯[6-7]。筆者在臨床上應用酸棗仁湯加減聯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療失眠,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常熟市支塘人民醫院就診的長期失眠患者6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41~72歲,平均(61.01±4.22)歲;病程1~5年,平均(2.03±0.84)年。觀察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41~70歲,平均(61.22±3.89)歲;病程1~5年,平均(2.12±0.91)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臨床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要求[8]。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版)》[9]和《中醫診斷學》[10]中相關的標準。患者有以下表現中的一種或多種:入睡困難(睡眠潛伏時間超過30 min);睡眠維持障礙(整夜覺醒次數≥2次,覺醒時間超過半小時);總睡眠時間減少(日均<6 h);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時多夢,次日精神欠佳,嗜睡;中醫診斷屬于肝郁血虛證。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為長期失眠者(失眠持續時間>3個月);年齡>18周歲;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7分。
1.4 排除標準 酗酒者;有抑郁癥等精神疾病者;對右佐匹克隆片過敏者;老年癡呆癥者。
2.1 對照組 采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療。右佐匹克隆片(江蘇天士力帝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210,1 mg/片)口服,起始劑量為每次1片,每日1次,睡前1 h口服。根據患者睡眠情況,必要時增加至每次2片。1個月為1個療程。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酸棗仁湯加減治療。基本方:炒酸棗仁15 g,知母、茯苓、川芎各6 g,甘草片3 g。肝郁者,加柴胡3 g;焦慮不安等情緒不佳者,加合歡皮12 g,五味子6 g;血瘀者,加丹參6 g;痰濁者,加遠志肉9 g,桔梗6 g;腸胃功能失調者,加沉香曲9 g,炒麥芽、炒谷芽各20 g;驚悸失眠者,去茯苓,加茯神10 g,琥珀3 g,磁石30 g(先煎);肝腎陰虛者,加鹽杜仲12 g,炒白芍9 g;氣虛者,加黃芪20 g;血虛者,加黨參片15 g,大棗3枚,雞血藤10 g;虛火旺者,加酒黃連3 g,黃芩片6 g。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分別于午睡前1 h和晚上睡覺前1 h服用,每次180 mL。1個月為1個療程。
3.1 觀察指標 ①睡眠障礙:采用睡眠狀況問卷自評量表(SRSS)評定,該量表共10個項目,每個項目1~5分,總分50分,分數越高表示睡眠障礙越嚴重。②睡眠質量:采用PSQI評定,PSQI總分21分,分數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③日間嗜睡量: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評定,ESS總分24分,分數越高表示瞌睡狀態越明顯。④日均睡眠時間和睡眠潛伏時間:睡眠潛伏時間指從開始上床到進入睡眠的時間。⑤患者滿意度:采用自制調查表評定,該調查表一共10個問題,每個問題0~10分,≥90分為非常滿意,60~<90分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3.2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及文獻[9-10]中關于失眠的臨床療效。顯效:睡眠顯著改善,日均睡眠時間>6 h,PSQI評分較治療前減少>80%;有效:睡眠質量有所改善,PSQI評分較治療前減少30%~80%;無效:睡眠質量沒有改善,PSQI評分較治療前減少<30%或PSQI評分增加。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3.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PSQI、ESS和SRS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SRSS、PSQI、E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PSQI、SRSS、E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長期失眠患者治療前后睡眠質量指數、日間嗜睡量、睡眠障礙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長期失眠患者治療前后睡眠質量指數、日間嗜睡量、睡眠障礙評分比較(分,±s)
注:1.PSQI,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ESS,嗜睡量評分;SRSS,睡眠障礙評分。2.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PSQI評分 ESS評分 SRSS評分觀察組 30 治療前 8.29±0.39 14.51±1.79 31.99±4.02治療后 4.87±0.29△▲ 10.12±2.12△▲ 14.22±3.87△▲對照組 30 治療前 8.35±0.42 14.64±1.89 32.21±3.96治療后 6.09±0.35△ 12.45±2.01△ 21.21±4.19△
(2)日均睡眠時間和睡眠潛伏時間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日均睡眠時間顯著長于治療前(P<0.05),睡眠潛伏時間顯著短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日均睡眠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P<0.05),睡眠潛伏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長期失眠患者治療前后日均睡眠時間和睡眠潛伏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長期失眠患者治療前后日均睡眠時間和睡眠潛伏時間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日均睡眠時間(h) 睡眠潛伏時間(min)觀察組 30 治療前 4.61±0.48 50.99±5.39治療后 6.99±0.39△▲ 22.01±4.99△▲對照組 30 治療前 4.55±0.53 51.29±5.23治療后 6.01±0.47△ 28.91±5.02△
(3)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67%(29/3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6.67%(26/3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長期失眠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4)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總滿意度為96.67%(29/30),對照組總滿意度為83.33%(25/3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長期失眠患者治療滿意度比較
現代醫學認為,失眠與社會心理因素、環境因素、生理因素(如疾病、饑餓或過飽等)、藥物因素、食物(如咖啡、飲酒)、睡眠節奏突然改變等有關,其中生理心理創傷、情感應激、神經系統疾病、軀體疾病及精神疾病是失眠主要的影響因素[11]。西醫治療常采用艾司唑侖、阿普唑侖、多塞平、勞拉西泮、曲唑酮、氯硝西泮等藥物[12],具有一定療效,但其引起的惡心、頭痛等不良反應,長期用藥易產生依賴性,會進一步影響患者的情緒,負性情緒又加深睡眠障礙,形成惡性循環。
中醫認為,肝郁血虛、肝火痰熱擾心、心脾兩虛、心腎不交是失眠的主要病機,治療以疏肝養血、解郁安神、補腎寧心為主要原則。酸棗仁湯是出自《金匱要略》的治療失眠的經典方劑,由酸棗仁、茯苓、知母等中藥組成。方中重用酸棗仁為君,養血安神;茯苓和知母為臣藥,茯苓寧心安神,知母清熱除煩,兩藥聯用可增加君藥的安神除煩之功;川芎為佐藥,補血行血;甘草和中緩急,調和藥性,為使藥。諸藥聯用,調肝血而疏肝氣,能養血安神,調暢氣機[13]。劉晨曦等[14]研究表明,酸棗仁湯加減聯合西藥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質量,調節睡眠因子的水平。
本研究針對長期失眠(失眠時間大于3個月者)患者采用酸棗仁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療效顯著,SRSS、PSQI和睡眠潛伏時間顯著縮短。SRSS適用于篩選不同人群中有睡眠問題者,也可用于評估治療效果。睡眠質量指數廣泛應用于睡眠障礙及精神障礙患者睡眠質量的評價[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PSQI、SRSS、E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患者睡眠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日間瞌睡狀態有所改善。本研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如肝郁者加柴胡疏肝,情緒不佳者加合歡皮解郁安神,腸胃不佳者加沉香曲及炒二芽調理腸胃,臨床療效顯著,這也是中醫治病的特色和優勢,即辨證論治,根據患者個體情況標本兼治,克服了西藥治療失眠治標不治本的不足,總有效率高達96.67%。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日均睡眠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P<0.05),睡眠潛伏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酸棗仁湯加減聯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療失眠,療效顯著,患者睡眠質量顯著改善,睡眠時間顯著增加,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