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隆
踝關節扭傷作為一種踝部常見損傷,其解剖結構特點決定了在運動過程當中高損傷幾率[1]。40%運動損傷會波及踝關節,而外踝韌帶損傷在四肢關節韌帶損傷中占首位[2]。踝關節扭傷早期治療不當容易導致后期踝部韌帶松弛,進一步引發踝關節失穩,長期失穩加速踝關節蛻變引發踝關節創傷性關節炎。西醫在RICE原則指導下以鎮痛和消腫為目的[3]。中醫學治療方法有針刺、推拿、口服中藥、膏藥外敷等[4]。筆者所在醫院采用中藥熏洗聯合踝關節制動治療踝關節扭傷臨床療效良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20年1月—2021年3月門診就診的80例踝關節扭傷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其中治療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齡18~44歲;病程1~3 d。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17~42歲;病程0.5~3 d。2組患者基礎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中急性踝關節扭傷的診斷標準,包括:①有明確的踝關節外傷史,病程≤1周;②踝關節皮下瘀斑、腫脹或畸形,被動內翻或外翻時疼痛強烈,關節活動受限;③X線檢查未發現踝部骨折和脫位。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急性踝關節扭傷診斷標準;受傷時間≤24 h;閉合性損傷,皮膚完整;年齡18~75歲;知曉并同意配合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踝部骨折或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完全斷裂者;入組前接受過相關治療者;治療依從性較差,或治療期間接受其他相關治療者;患有心腦血管、造血系統、免疫系統等疾病者;患有感染性疾病者;哺乳、妊娠期婦女。
1.4 方法對照組:口服塞來昔布膠囊(國藥準字J20120063)0.2 g,1次/d。將患肢抬高,并以踝部支具將踝關節于功能位固定。治療組:受傷24 h內患者治療同對照組,24 h后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自擬中藥外洗方中藥外洗。藥物組成:伸筋草、透骨草各30 g,千年健25 g,海桐皮25 g,香加皮、木香、香附、醋三棱、醋莪術、川牛膝各20 g, 紅花、威靈仙、艾葉、徐長卿、川芎各15 g,桂枝、花椒、細辛、片姜黃各10 g。諸藥加水1000~1500 ml,煎煮30 min,去藥渣。外洗推拿患肢30 min,外洗后行主動及被動踝關節跖屈背伸鍛煉。2次/d,每次30 min,共7 d。每次中藥外洗后繼續將踝關節用彈力繃帶及踝關節支具固定,連續固定3周。
1.5 觀察指標①踝關節活動度:測量治療前后踝關節跖屈、背伸活動度。②踝與后足功能評分:治療前后采用美國足與踝關節協會 (AO-FAS)踝與后足功能評分標準對踝關節功能進行評價[6]。③安全性指標:觀察有無皮膚過敏等不良反應。④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中踝關節扭傷療效標準評定療效,分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治愈:踝關節腫脹消失,關節穩定,活動功能正常;顯效:踝關節疼痛明顯減輕,腫脹明顯減輕,關節較穩定,活動基本正常,偶有不適;有效:輕度腫脹或及下疼,關節欠穩步行乏力,酸痛;無效:踝關節疼痛無改善,關節欠穩,活動受限。

2.1 臨床療效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踝關節活動度2組治療前踝關節活動度(跖屈、背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2組患者踝關節活動度(跖屈、背伸)均較治療前改善(P<0.05)。且治療組在改善患者踝關節活動度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踝關節跖屈 背伸活動度比較
2.3 AO-FAS評分2組患者治療前AO-FA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2組患者AO-FAS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且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AO-FAS評分比較 (分,
2.4 不良反應2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發生。
踝關節扭傷作為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在全身各關節韌帶損傷中占首位[7]。臨床診療過程當中,踝關節扭傷多以保守治療為主。其中80%踝關節扭傷患者癥狀均可以明顯改善,但仍有高達20%患者踝關節功能未見明顯改善[8],后期出現踝關節不穩,導致踝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發生。西醫對急性踝關節扭傷的保守治療以RICE原則或者POLICE原則為主[9],保守治療的手段較為單一。而中醫治療上,主要以內外兼顧、筋骨并重、動靜結合為則,以活血消腫、化瘀止痛為法,具體包括中藥外敷和熏洗、針灸、推拿、按摩等多種治療方法[10]。
此病在中醫學中歸屬“筋傷”范疇。《素向·陰陽應象大論》說:“氣傷腫,形傷痛”。故急性期主要以“腫、痛”為主要癥狀。《雜病源流犀燭·跌仆閃挫源流》說:“跌仆閃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內,氣血具傷病也”。中醫學認為氣血相輔相成,氣行則血流暢通, 氣滯則血脈瘀阻,經絡受阻,不通則痛,氣滯血瘀于踝關節則發為腫脹。自擬中藥外洗方以活血消腫、行氣化瘀止痛為原則。方中細辛、桂枝、 片姜黃、艾葉、花椒溫陽通脈止痛;紅花、三棱、莪術活血化瘀,舒筋通絡;威靈仙、香加皮、海桐皮、徐長卿、伸筋草、透骨草除濕通絡,祛風止痛,通利骨節;木香、香附行氣止痛;川芎為血中之氣藥,活血化瘀同時兼助木香、香附行氣止痛;千年健、牛膝補肝腎,強筋骨;川牛膝引血下行,為引經藥。諸藥合用外洗,共奏活血消腫、行氣化瘀止痛功效。另外,本研究采用中藥外洗治療能夠通過理化因素,促進藥物透過皮膚直接作用于患處,通過藥物和熱能的雙重作用加強活血消腫止痛功效,改善患處局部血運,加速損傷部位修復,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11]。本研究結果表明:自擬中藥外洗方聯合踝關節制動治療踝關節扭傷總有效率為92.5%.高于對照組的85.0%,且無不良反應發生,提示自擬中藥外洗方聯合制動臨床療效具有明顯優勢。
綜上所述,自擬中藥外洗方聯合踝關節制動治療踝關節扭傷療效確切,具有經濟實惠,安全性高等優點,但觀察周期尚短,樣本量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遠期療效尚待進一步隨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