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新
異位妊娠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病理性妊娠,指受精卵在宮腔外如卵巢、輸卵管、子宮頸等部位妊娠,近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研究證實[1],異位妊娠與輸卵管發育異常、輸卵管炎癥等密切相關,患者臨床表現常見陰道不規則流血、停經、腹痛等。異位妊娠若不及時治療,會對患者身心造成巨大傷害,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治療異位妊娠可采用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對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通常會進行保守治療,但由于患者對疾病的擔憂及對預后的焦慮心理,對治療依從性產生一定影響,進而影響到治療效果。目前隨著中醫理論在護理學中的應用[2],多數學者認為中醫護理能夠一定程度上改變患者對疾病的態度,緩解負性情緒,使患者正確看待病情并積極配合治療。本研究中對保守治療的異位妊娠患者進行中醫護理干預,探討其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經撫順市第二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選擇撫順市第二醫院婦產科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9例異位妊娠保守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就診順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39例)和觀察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18~35歲,平均年齡為(26.12±5.17)歲;孕次1~4次,平均孕次為(1.27±0.41)次;產次1~3次,平均產次(1.19±0.51)次;BMI 18.5~24.7 kg/m2,平均BMI(22.18±3.34)kg/m2;停經時間35~64 d,平均(48.34±6.84)d;妊娠部位:輸卵管妊娠21例,腹腔妊娠11例,宮角妊娠8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1~33歲,平均年齡為(26.34±6.84)歲;孕次1~4次,平均孕次為(1.28±0.47)次;產次1~3次,平均產次(1.21±0.26)次;BMI 18.3~25.4 kg/m2,平均BMI(22.39±3.64)kg/m2;停經時間38~69 d,平均(49.54±7.21)d;妊娠部位:輸卵管妊娠19例,腹腔妊娠12例,宮角妊娠9例。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經彩色多普勒超聲、腹腔鏡等輔助檢查確診為異位妊娠者;②子宮腔內無妊娠跡象者;③保留生育能力或自愿進行保守治療者;④對本研究中治療方法耐受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②合并精神病史者或無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③合并多囊卵巢綜合征、盆腔膿腫、卵巢囊腫者。
1.3 方法2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禁止性生活并給予米非司酮片(廣州朗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480),50 mg/次,2次/d,連續治療5 d,用藥前后2 h內禁食;同時給予甲氨蝶呤(浙江萬馬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156)肌肉注射,50 mg/次,1次/d。用藥期間密切關注患者的精神狀態、腹痛變化情況等,定期測量患者血清β-HCG水平,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患者包塊大小變化情況。在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給予中醫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中醫情志護理,護理人員應在工作中耐心與患者溝通,講解發病原因、治療方法等,鼓勵患者與病友進行交流,分享自身的情感,若患者失眠多夢、焦慮,為患者播放輕音樂;若患者郁悶、悲傷、思慮過甚,為患者播放節奏感強、激昂的音樂。②飲食護理,血瘀者可適當在飲食中添加山楂、桃仁及海帶,叮囑患者不食用酸澀及生冷的食物;針對氣滯痰瘀者,指導其多攝入理氣化痰解郁的食物如柑橘、蘿卜、竹筍等。③手法護理,血瘀者取穴天樞、足三里、陽陵泉,由專人進行按摩;氣滯痰瘀者按摩照海穴和天突穴;所有患者均每次30 min,每天1次,連續護理2周。
1.4 觀察指標①比較2組干預前后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SAS:共包含20個條目,得分范圍20~8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情況越重[3]。SDS:共有20個項目,得分范圍20~8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況越重[4]。②比較2組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評分,GQOLI-74,包括4個維度,總分為95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5]。③比較2組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估,分值>80分為非常滿意;分值≥60分,且≤80分為滿意;分值<60分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 心理狀態觀察組干預后心理狀態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異位妊娠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分,
2.2 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異位妊娠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分,
2.3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95.00%)與對照組(79.49%)比較顯著升高(P<0.05)。見表3。

表3 2組異位妊娠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異位妊娠臨床表現常見陰道不規則出血、停經、腹痛等,輸卵管妊娠破裂患者會出現反復持續性的疼痛,病情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危及生命。目前臨床上對于滿足手術適應證的患者可采用手術治療[6],在開腹或腹腔鏡下切除一側輸卵管,可達到治療效果,但對患者生育功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對于生育需求要求較高的患者,可進行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相比,保守治療風險更低。異位妊娠的相關癥狀會使患者產生一定焦慮心理,且保守治療期間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二者均會造成患者負性情緒的出現,生活質量的下降。常規護理模式下,患者在院期間通常接受以口頭講述方式為主的健康教育,且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護理常以疾病為中心,在心理疏導、飲食調護方面較為欠缺。
異位妊娠屬于中醫“癥瘕”的范疇,其發病與氣滯、痰濕、血瘀相關,臨床上應給予活血化瘀之法進行干預。本研究中對異位妊娠患者采用了中醫護理,從情志護理、飲食護理及手法護理方面入手,其中情志護理要求護士以自身的語言、態度、行為引導患者回憶愉快的事情,親切耐心地解答患者心理疑問,緩解其心理壓力,針對患者的情緒指導其傾聽不同類型的音樂,從而達到改善焦慮癥狀的目的。相關研究顯示[7],情志護理能使患者心情愉悅,減輕患者心理壓力,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飲食護理則根據患者病情和癥狀有針對性地提供科學食譜,針對血瘀者,注重活血化瘀,針對氣滯痰瘀者,注重理氣化痰。研究顯示焦慮癥狀嚴重的患者會出現食欲不振[8],飲食護理能針對性地指導患者攝入喜歡的食物,同時能使患者攝入足夠的營養,科學、健康且充足的飲食不僅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還能改善患者因食欲不振而產生負性情緒。手法護理也是根據患者的病情和癥狀進行相應的穴位按摩,通過刺激某些特定的穴位,使經絡之氣得以激發,產生驅邪扶正、陰陽平衡的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心理狀態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95.00%)與對照組(79.49%)比較顯著升高(P<0.05)。提示中醫護理能夠明顯改善異位妊娠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同時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析后認為,中醫護理結合了情志護理、手法護理與飲食護理,其中飲食護理以患者辨證分型為依據,血瘀者增加海帶、山楂等有活血化瘀、消食化積等作用的食材,氣滯痰瘀者增加蘿卜、竹筍等理氣化痰的食物。此外根據患者的辨證分型,給予適當穴位按摩,結合情志護理,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中醫護理能夠提高異位妊娠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負性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