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遠,徐富軍,王敏,陳祖瑤



摘? ? 要: “瑪瑙紅”櫻桃良種為貴州省納雍縣厙東關鄉陶營村本地櫻桃變異單株選育新品種,果實口感甜、口味佳,果
實大而肉質厚。以本地櫻桃為對照進行對比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瑪瑙紅”櫻桃單果平均重4.3 g,株產增幅達 21%,市場效益好?;谠囼灲Y果分析了“瑪瑙紅”櫻桃的優缺點和主要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瑪瑙紅”櫻桃;林木;良種選育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8-0015-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339? ? ? ?文獻標志碼:B
1 品種選育
櫻桃屬于薔薇科暖溫帶落葉果樹,成熟期早,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譽?!艾旇Ъt”櫻桃的成功選育,對推動畢節市櫻桃產業發展、提升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果農增收具有積極意義。
1.1 選育過程
1995年春,品種選育人在納雍縣厙東關鄉總溪河邊種植3.3 hm2櫻桃,栽植后進行常規栽培管理。品種選育時發現櫻桃園中有一株櫻桃樹果實顏色鮮紅亮麗、紅中透紫,果實橢圓形,與本地櫻桃顏色、形狀差異特別明顯(本地櫻桃黃紅色、圓形),果實大而肉質厚,果柄較長、果實不易脫落,口感(甜味)勝過園中其他櫻桃,果實耐貯性在常溫下比園中其他櫻桃長2~3 d(本地櫻桃僅1 d);與其他櫻桃樹相比,該植株樹勢生長旺盛,葉色濃綠。于1998年6月對該變異株進行高枝壓條繁殖,畢節地區林業局和納雍縣林業局組成的項目組對其進行多年田間觀察分析(1998—2000年),初步鑒定該品種為本地櫻桃的變異株。因果實形似瑪瑙,取名“瑪瑙紅”櫻桃[1]。根據田間試驗結果,定植第二年試花,定植第四年單產可達300 kg/667 m2以上,定植第五年進入盛果期,單產達400 kg/667 m2左右。經過10多年的觀察試驗,該變異株形態特征和果實品質性狀穩定。
1.2 品種特性
“瑪瑙紅”櫻桃樹體為自然開心形或紡錘形,樹高2~3 m,樹冠1.5~2.5 m,緊湊,幼枝表面灰白色,直立性較強,生長勢旺;葉片橢圓形,濃綠色,有鈍尖,葉片長6.0~16.0 cm、寬4.2~7.5 cm;花芽側生,一花芽內有3~5朵花,總狀花序或簇生狀,花期持續5~7 d,果實生長發育期50 d[2]?!艾旇Ъt”櫻桃果實為橢圓形、顏色鮮紅亮麗、紅中透紫、形如瑪瑙,平均單果重4.21 g,最大單果重5.22 g,果柄長3.0~4.2 cm,不易脫落;果實口感甜、口味佳、風味十分獨特,常溫下貯藏期3~4 d。該品種抗病蟲害能力強,無大小年現象,抗裂果、豐產,是畢節市及貴州省推廣栽植的主要櫻桃品種。
1.3 種植發展情況
自2002年以來,畢節市七星關區、大方縣、黔西縣、織金縣、金沙縣、威寧縣、赫章等縣(區)先后引種“瑪瑙紅”櫻桃進行示范種植,性狀表現均良好。截至2015年,“瑪瑙紅”櫻桃在畢節市累計推廣栽培面積超過2萬hm2,年產量約2億kg,產值超過20億元。目前,除了銅仁市及黔南州沒有到畢節市引種“瑪瑙紅”櫻桃外,其余貴州省各市(州)林業局均有引種栽培。其中安龍縣2015年已發展種植0.126萬hm2。貴州省外也有研究所以及種植戶前來引種栽培。據跟蹤調查,省內外種植的“瑪瑙紅”櫻桃均表現良好。
1.4 良種審定情況
2011年12月“瑪瑙紅”櫻桃通過貴州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14年10月獲畢節市“烏蒙山寶·畢節珍好”名優農產品榮譽稱號,2015年榮獲貴州省農業委員會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2016年9月納雍縣人民政府與中國經濟林協會共建中國“瑪瑙紅”櫻桃名縣,2017年1月通過貴州省林業廳林木良種審定,獲林木良種證,為貴州省第一個通過良種審定的經濟林良種(編號:黔S-SC-CP-001-2016)。
2 區域試驗
2.1 參試品種
參試品種為“瑪瑙紅”櫻桃,對照品種(CK)為本地櫻桃。
2.2 試驗地點情況
“瑪瑙紅”櫻桃區域試驗點設在畢節市納雍縣厙東關鄉、赫章縣平山鄉、遵義市紅花崗區金鼎山鎮和黔西南州安龍縣普坪鎮。各試驗點情況見表1。
2.3 試驗設計
每個區域試驗點于2006年1月定植參試品種苗
木,株行距3 m×4 m,栽植密度56株/667 m2,在納雍縣相鄰地塊定植畢節市本地櫻桃品種(CK)0.06 hm2。
試驗所用苗為上年高枝壓條無性繁殖苗(兩年生枝條上進行高壓),苗木高50~100 cm、健壯,第二年試花,第三年掛果。試驗驗收統計數據為定植第四年、第五年及第六年產量及其他指標,驗收時進行實測實收并折算單位面積產量。
2.4 栽植管理
整地規格80 cm×80 cm×60 cm,每穴施腐熟農家有機肥25~35 kg作底肥,與表土拌勻回填入底部至2/3,用周邊表土填平。栽植時,澆足定根水,踩緊壓實,整理出樹盤,并覆蓋地膜。每年10—11月施1次基肥(有機肥),3—4月追肥1次,6—7月追肥1次。樹形采用自然開心型,加強冬季整形修剪和夏季拉枝整形,加強病蟲防治等田間管理工作。
2.5 試驗結果
2.5.1 物候期
通過連續觀察3年“瑪瑙紅”櫻桃的物候期可知,“瑪瑙紅”櫻桃萌芽期在2月上中旬,盛花期在2月中旬到3月上旬、花期5~7 d,果實發育期46~53 d,比CK少6~8 d,果實成熟期為4月中旬到5月上旬。
由表2“瑪瑙紅”櫻桃不同海拔高度物候情況可知,“瑪瑙紅”櫻桃萌芽、開花和成熟期隨著海拔高度升高而推遲,在海拔850 m區域成熟期比海拔1 700 m區域提早約15 d,在不同海拔(850~1 700 m)種植“瑪瑙紅”櫻桃,可克服成熟期集中的問題,拉長鮮果上市時間,豐富早春淡季水果種類。其中,安龍縣可能由于小氣候的原因成熟期最早,在4月中下旬。D6128859-AD9D-4168-BC84-4151BEA13418
2.5.2 結實情況
通過對4個試驗點的田間調查可知,“瑪瑙紅”櫻桃2010年(定植第四年)平均單株產量達5.45 kg,折合單產305.06 kg/667 m2;2011年(定植第五年),進入盛果期平均單株產量達7.21 kg,折合單產403.48 kg/667 m2;2012年(定植第六年)平均單株產量達7.53 kg,折合單產421.68 kg/667 m2。3年平均單株產量達6.73 kg,折合單產376.74 kg/667 m2,平均單果重4.21 g。各試點均能正常開花結果,說明“瑪瑙紅”櫻桃適宜貴州省海拔850~1 700 m地區栽培。在納雍縣種植點,“瑪瑙紅”櫻桃與CK(本地櫻桃)差異明顯,3年平均產量比對照高21.00%,平均單果重比對照高0.15 g。各試驗點“瑪瑙紅”櫻桃與對照結實情況詳見表3。
2.5.3 “瑪瑙紅”櫻桃與本地櫻桃的差異
“瑪瑙紅”櫻桃與本地櫻桃的主要差異表現:“瑪瑙紅”櫻桃平均單果質量為4.21 g,本地櫻桃平均單果質量為4.07 g,“瑪瑙紅”櫻桃比本地櫻桃高0.15 g。根據貴州大學生化營養研究所檢測報告可知,“瑪瑙紅”櫻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5.75%、可溶性糖為11.886%,與本地櫻桃相差不大,但維生素C含量達22.578 mg/100 g,比本地櫻桃高63%,可滴定酸含量為7.5 mol/100 g,比本地櫻桃低7.2%,對比詳見表4。
2.5.4 抗逆性
據各個試驗點觀察,“瑪瑙紅”櫻桃抗逆性較強,花蕾能抗-4 ℃的低溫,花期能抗2 ℃的低溫,較耐瘠薄、抗干旱,各個試驗點土壤肥力一般,但樹勢生產健壯,結果較好。
2.5.5 抗病性
“瑪瑙紅”櫻桃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2002—2016年只有個別樹體發現輕微流膠病害。
2.6 品種評價
2.6.1 性狀明顯
“瑪瑙紅”櫻桃果實大、果實橢圓形、顏色鮮紅亮麗、紅中透紫,果柄較長、不易脫落,果實硬度大,較耐儲運,各項性狀指標明顯優于CK。
2.6.2 果實早熟
“瑪瑙紅”櫻桃在試驗區域果實發育期46~53 d,上市時間4月中下旬,比CK早10 d以上,可提早上市,豐富早春水果市場,市場效益好。
2.6.3 經濟性好
“瑪瑙紅”櫻桃早果豐產性明顯優于CK,且外觀晶瑩剔透,深受消費者喜愛,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CK高,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遠高于CK,平均單果重比CK重0.15 g,產量增幅達21%,果實口感甜、口味佳、風味十分獨特。
2.6.4 抗逆性強,適宜種植區域廣
“瑪瑙紅”櫻桃抗寒性較強、抗干旱、耐瘠薄,病蟲害少,抗病能力強,氣候適應性好,在海拔850~1 700 m均抗裂果且實現豐產。
2.6.5 缺點
“瑪瑙紅”櫻桃抗逆性強、樹勢生長旺盛,種植地塊肥力較好時修剪量大,控制樹勢比較耗費精力。
3 主要繁育技術
3.1 嫁接育苗
以野生山櫻桃種子播種育苗培育砧木,3月播種,當年落葉后至次年1月前嫁接,嫁接成活率可達85%以上。
3.2 高枝壓條育苗
秋末或春夏,選擇母樹中上部生長健壯的1~2年生枝條(兩年生枝條最佳),距枝頂40 cm處,環形剝皮,寬2~3 cm,深達木質部,將250 g左右黃心土+生根粉拌成饅頭狀,用塑料膜綁扎在樹皮刻傷處,于秋季或來年春季將已經生根的枝條剪斷,分出新株;也可用毛筆涂抹0.5%的吲哚丁酸或0.5%萘乙酸,于環剝處加上生根基質(土壤或苔蘚)后用塑料薄膜包緊。2~3個月后即可生根,于秋季或來年春季將已經生根的枝條剪斷,分出新株。
4 主要栽培技術
4.1 規劃
選擇海拔850~1 700 m、年降水量800~1 250 mm的地區種植,以土層較厚、透氣性好、保水能力好、土質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種植為宜,所選地段應不易積水,排灌條件良好,不易遭受風害。
4.2 整地
造林密度56株/667 m2(株行距為3 m×4 m),塊狀整地,整地規格80 cm×80 cm×60 cm,施腐熟有機農家肥25~35 kg/穴作底肥。
4.3 栽植
優先選用嫁接苗,嫁接口穗條粗0.8 cm、高80 cm,芽飽滿,根系良好,無病蟲害、無損傷、無脫水。栽植時嫁接口略高于地面,栽植后澆足定根水,踩緊壓實,整理出樹盤,海拔較高處覆蓋地膜。
4.4 整形
樹形選擇自然開心形。定干高度40~60 cm,無中心主干,全樹有3~4個主枝,開張角度為40°左右,每個主枝上配備2~3層側枝,間隔40~50 cm,側枝上配置保留結果枝組。
幼樹修剪以培養樹形為主,成年樹以調整樹冠結構、更新結果枝組為主。
4.5 修剪
冬剪:1月至發芽前進行修剪。
夏剪:萌芽后至9月枝條生長期間進行。
4.6 水肥管理
每年施3次肥,第一次在花期噴施0.3%尿素+
0.1%~0.3%硼砂+磷酸二氫鉀600倍液;第二次在櫻桃采果后10 d左右進行,結果樹施復合肥200 kg/667 m2、幼樹施100 kg/667 m2;第三次是秋季,在根系第二次生長高峰期施有機肥2 500~3 000 kg/667 m2。
4.7 病蟲害防治
加強果園管理,增強樹體抵抗能力,減少病蟲害。已發生病蟲害時,應結合修剪、施肥、去掉病蟲枝、深翻深埋落葉雜草等措施,降低來年蟲口密度。
參考文獻:
[1]楊亞云.畢節地區瑪瑙紅櫻桃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9(1):102-103.
[2]張軍,徐富軍,陳祖瑤,等.南方瑪瑙紅櫻桃新品種的選育[J].貴州農業科學,2012,40(11):26-28.
(編輯:季 鑫)D6128859-AD9D-4168-BC84-4151BEA1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