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在巍巍大婁山下,有一位年逾古稀的慈善老人,他從教四十年,可謂桃李滿天下。更讓人敬佩的是他30年如一日,用真情幫助貧困學子,用真愛呵護下一代,被人們親切地稱他"乞丐老師"。近年來,他分別榮獲省、市、縣、鎮授予的"優秀常務副主任""優秀五老""貴州省第五屆優秀春暉使者"等榮譽稱號,曾被推薦為桐梓縣十三屆政協委員,2018年榮登"明禮知恥,崇德向善"貴州好人榜,現擔任九壩鎮關工委副主任、九壩鎮退教協會會長。
出了名的"乞丐老師"
30年前的蒲家鄉(現水河村、聯合村), 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經濟落后,自然條件差,人們的思想意識落后,因家境貧窮而輟學的孩子很多。1987年一個初秋的夜晚,一名中年婦女來到他家,苦苦哀求:"黃老師,孩子他爸患重病,四處拉債兩萬多元醫治無效而去世。本想讓孩子在家搭我個手學種莊稼,可他姐弟倆死活不依,整天纏著我要讀書,找三親四戚都借遍了,到哪里去為他們找學費喲!請老師幫幫我,先讓孩子上學,我遲早掙錢還你。"他沒多想,叫孩子明天來讀書就行了。一次,黃老師到桐梓縣九壩鎮水河村村民委員會個邊遠村組家訪,臨走時剛出門口,一個12歲的小姑娘跪在他面前:"老師,我在門外聽好一陣了,我想讀書!他扶起這個孤苦的孩子,叮囑她第二天就去讀書,搜遍了全身依兜,把僅有三十八元五角錢遞到小女孩的手中,帶著沉甸旬的心情離開了孩子。
一次又一次,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一雙雙渴望讀書而憂愁無助的眼神浮現在他眼前,映記在他的腦海。他向善良的人行發出呼吁:"幫助這些想讀書而又才艮本無法改變自己命運的困境未成年人!"
從1988年開始,盡管工資很低,黃老師每學期都要資助兩名特困學生,還要為確有困難交不起學費的學生"喊賬"(整付書學費),其中有個學期喊賬4978元,當時每月不到800元的工資,一個學期下來不夠學校抵扣,還影響了學校的資金周轉(學校每月在他的工資中扣除,而他卻要在孩子家長手中零零星星的收來應付家庭開支,而每學期都收不全)。面對地區條件的困境面對眾多的寒門學了,黃老師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僅僅靠自己那點微薄的收入,力量太小了,于是他踏上尋找愛心善援之路。
為了讓大山里每一個孩子都能背著書包高高興興的走進本該屬于他們的課堂,為了實現"一個也不能少"的愿望,一向不善言語,黃老師當起了"乞丐",四處奔走,聯系各界愛心人士幫助留守、困境孩子入學。他利用寒暑假、雙休日,靠自己的雙腿,走遍大山里所有貧困學生家庭進行摸底調查,將資料整理成冊并將實況制作光碟發送到全國各地,呼吁社會各界關注關心關愛山區孩子,邀請愛心人士到山區實地考查,到縣城走街串巷,聯系相關單位部門及個人,無論是相識的、初識的或者是根本不相識的人,他都厚著臉皮求助,為此也吃了不少閉門羹,也有人把他當騙子冷嘲熱諷,這些他都置之度外,從不氣餒,把榮辱放在腦后。人間自有真情在,功夫不負有心人。黃老師的這種執著精神,感動了許許多多的好心人。
用心呵護下一代
黃老師自擔任關工委工作以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做好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真情和付出,他深知,要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需要積極爭取黨組織的重視支持,需要建全組織網絡,還需要動員更多的"五老"參與進來。為此,在九壩鎮黨委的重視支持下,他首先抓的就是充實調整各村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動員身體好,有奉獻精神,有愛心,有代表性的"五老"志愿者投身于關心下一代工作,抓好以村民組為單位的關工小組建設。除了配合學校抓好在校期間教育管理,還在全鎮各村(村校聯動)成立了校外輔導機構,選聘責任心強、有威望,有愛心的村民擔任輔導員。(并擔任留守未成年人代理家長)。統一培訓,統一管理,各輔導員具體負責本轄區校外學生(以留守未成年人為主)開展走訪談心、思想教育,學習輔導、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定期組織留守未成年人過生日或開展一些有益活動。在春節家長返鄉期間召集家長及代理家長進行"盡質優教"學習培訓。
桐梓縣教育局聯合推薦,遵義市少工委批準,聘任黃老師為"遵義市少先隊校外輔導員。本鎮3名失足青少年認真開展幫教,現全部改好走上正道。如鐵廠組的余某因犯罪被判刑,黃老師不僅聯系愛心人士擔負起家中體弱多病的父母和兩個年幼孩子的生活照顧及讀書費用,而且還經常以寫信,打電話等方式勸告其好好改造,現在余某刑滿釋放后勤奮持家、口碑很好,用他的一句話:"如果沒有關工委的幫助,沒有黃老師的照顧,我這一生就完了。"
切實幫助轉化不孝子女家庭兩個,傳承、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認真組織開展法制教育活動,堅持每學期到各學校宣講一次。每年都要印發禁毒、安全、家庭教育等宣傳資料到各村、校,大力開展"盡責優教"宣講活動。
黃老師是桐梓春暉行動志愿者,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每年的春節前夕在火車站或汽車站為返鄉農民工熱情地遞上一杯熱騰騰的姜糖水、發放面包、搬運行禮,到各鄉鎮敬老院慰問老人,到街道、社區參加治臟治亂美化環境活動,開展疾情防控宣傳,捐款、捐物救助災區等。他還動員桐梓在外地讀書的大學生,積極參加"桐梓大學生聯誼會",行善舉做善事,為家鄉多做貢獻。他還組織了一支12人的志愿服務小分隊,長期為當地幾所學校的學生義務理發。
如今已73歲的黃金龍精神矍銖,身體硬朗,他說:"現在身體還比較結實,還想積極參加志愿者公益活動,盡最大努力發動身邊人做好事,傳遞愛心。用實際言行關心關愛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