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茵





關鍵詞:終身教育;公共圖書館;服務效果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2)04-0046-05
1背景
終身教育是社會為了自身的進步和每一個社會成員個性的持續發展與潛能的充分發揮,而設計和提供的涉及各年齡段的各種形式、各種內容的教育的總和。作為社會文化機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承擔促進公眾終身教育的使命。筆者結合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充分討論了公共圖書館對公眾終身教育的影響作用,有效提出了基于公眾終身教育發展的公共圖書館優化路徑。
2公共圖書館促進公眾終身教育的理論分析
公共圖書館具有全民性、全程性、公益性、開放性和可持續性特征,正是公共圖書館的這些特征有效地促進了公眾終身教育的發展。
公共圖書館具有全民性特征,能夠確保每個公民平等地獲取知識和信息,是全民最方便、最有效地進行終身學習的社會學校,能夠有效發揮終身教育作用。公共圖書館具有全程性特征,能夠提供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的全過程學習服務,是一個人終身教育的重要場所,能夠有效發揮終身教育作用。公共圖書館具有公益性特征,屬于社會公益性的文化信息服務機構,免費為所有公民提供基本服務,能夠滿足公眾的基本知識學習和信息獲取需求,能夠有效發揮終身教育作用。公共圖書館具有開放性特征,服務內容上實現了服務范圍開放,向本地和外地公眾提供同等服務;服務方式上實現了服務形式開放,包括紙質資料服務、數字文獻服務等;服務時間上實現了全天候開放,公眾利用圖書館不受時空限制,能夠有效發揮終身教育作用。公共圖書館具有可持續性特征,公共圖書館的藏書和文獻資料的系統性、持續性特征保障了圖書館教育的長期性和穩定性,能夠有效發揮終身教育作用。
3公共圖書館促進公眾終身教育的實證分析
3.1模型構建
基于公共圖書館全民性、全程性、公益性、開放性和可持續性特征,結合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筆者參考國內外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構建了公共圖書館對公眾終身教育的影響路徑,詳見下頁圖1。
3.2問卷設計
根據公共圖書館對公眾終身教育的影響路徑界定研究變量,包括服務主體、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人員、服務設施、服務保障、終身教育效果。筆者將研究變量具體問題化,設計調查問卷,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對描述問題進行評分,其中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具體問卷見下頁表1。
3.3數據收集
鑒于新冠疫情的影響,本研究主要采用線上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數據,首先借助問卷星開發網絡問卷,即服務主體、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人員、服務設施、服務保障、終身教育效果的測量量表;其次基于知乎、小木蟲、經管之家、圖書館論壇隨機抽取100名網友,采用電子郵件、微信和QQ等方式發送網絡問卷;再次基于答題缺失程度、答題時間、答題一致性問題整理有效問卷,得到有效問卷61份。
3.4數據有效性分析
筆者基于有效問卷調查數據進行有效性教研,采用信度(CR)和效度(Cronbach’s ɑ)驗證數據的內部一致性,采用平均方差抽取量(AVE)驗證數據的區分性。一般來說,CR值和Cronbach’ sɑ值均大于0.7,則內部一致性通過檢驗;AVE平方根大于該變量與其他變量之間的所有相關系數,則區分通過檢驗。內部一致性檢驗結果見表2,區分性檢驗結果見表3。
如表2所示,服務主體、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人員、服務設施、服務保障、終身教育效果等變量的CR值介于0.749~0.892之間,均大于0.7;Cronbach’s ɑ值介于0.728~0.830之間,均大于0.7。由此可見,信度和效度均通過檢驗,模型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
如表3所示,服務主體、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人員、服務設施、服務保障、終身教育效果等變量的AVE平方根分別0.689、0.667、0.701、0.634、0.722、0.685、0.719,均大于該變量與其他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由此可見,平均方差抽取量通過檢驗,模型具有良好的區分度。
3.5描述性統計分析
筆者采用SPSS軟件對服務主體、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人員、服務設施、服務保障、終身教育效果等變量進行描述統計分析,并通過平均值與5級李克特量表中位數3的大小比較進行綜合評估,描述分析結果見表4。
如表4所示,“服務主體”變量的平均值為2.8429,小于5級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數3,說明樣本對象對當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主體不夠滿意。“服務內容”變量的平均值為2.4116,小于5級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數3,說明樣本對象對當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內容不夠滿意。“服務方式”變量的平均值為2.7436,小于5級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數3,說明樣本對象對當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方式不夠滿意。“服務人員”變量的平均值為3.8789,大于5級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數3,說明當前公共圖書館館員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高水平的服務能力。“服務設施”變量的平均值為3.6924,大于5級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數3,說明當前公共圖書館有良好的空間環境和高質量的軟硬件設施。“服務保障”變量的平均值為2.6203,小于5級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數3,說明樣本對象對當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保障不夠滿意。“終身教育效果”變量的平均值為3.0211,略小于5級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數3,說明當前公共圖書館在促進公眾終身教育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6多元回歸分析
筆者采用SPSS軟件對公共圖書館促進公眾終身教育作用進行多元回歸分析,自變量為服務主體、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人員、服務設施、服務保障,因變量為終身教育效果,回歸結果見表5。
如表5所示,“服務主體”變量的Beta值為0.662,大于0,顯著水平為0.012,小于0.05,說明服務主體對公眾終生教育效果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公共圖書館的服務主體多元化程度越高,則公眾終身教育效果越好。“服務內容”變量的Beta值為0.729,大于0,顯著水平為0.000,小于0.01,說明服務內容對公眾終生教育效果具有非常顯著的正向影響,即公共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內容越齊全,則公眾終身教育效果越好。“服務方式”變量的Beta值為0.756,大于0,顯著水平為0.000,小于0.01,說明服務方式對公眾終生教育效果具有非常顯著的正向影響,即公共圖書館提供的服務方式多樣化程度越高,則公眾終身教育效果越好。“服務人員”變量的Beta值為0.683,大于0,顯著水平為0.011,小于0.05,說明服務人員對公眾終生教育效果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公共圖書館館員的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越高,則公眾終身教育效果越好。“服務設施”變量的Beta值為0.564,大于0,顯著水平為0.026,小于0.05,說明服務設施對公眾終生教育效果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公共圖書館的空間環境越好、軟硬件設施越完善,則公眾終身教育效果越好。“服務保障”變量的Beta值為0.512,大于0,顯著水平為0.029,小于0.05,說明服務保障對公眾終生教育效果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公共圖書館的相關保障機制越健全和完善,則公眾終身教育效果越好。
4結論與建議
多元回歸結果顯示,公共圖書館服務主體、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人員、服務設施、服務保障對公眾終身教育效果均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而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當前公共圖書館在服務主體、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和服務保障方面的建設水平較低。因此,圖書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改進自身服務,提升公眾的終身教育效果。
4.1優化公共圖書館服務主體,促進公眾終身教育
首先,公共圖書館應明確自身的主導作用,確定職責,細化任務,承擔起推動公眾終身教育的主體地位;其次,公共圖書館應積極吸納多方社會力量,實現服務主體的多元化,共同為公眾終身教育提供優質服務;再次,公共圖書館應加強與檔案館、博物館、學校等社會教育組織的協作,相互融合,建立聯盟,共同推進公眾終身教育;最后,公共圖書館還應加強與相關政府機構的協同,依托政府的政策和資金,加大公眾終身教育的服務力度。
4.2深化公共圖書館服務內容,促進公眾終身教育
首先,公共圖書館應立足提高公眾的文化素養,促進公眾閱讀素養、信息素養等方面的提升,形成長期性的內容服務;其次,公共圖書館應立足提升公眾的職業素養,強化公眾職業選擇、職業發展規劃、職業技能的提升,形成應用性的內容服務;再次,公共圖書館應立足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強化公眾專業文化知識、社會普及知識等的提升,形成知識性的內容服務。
4.3豐富公共圖書館服務方式,促進公眾終身教育
首先,公共圖書館應通過圖書館+多業態融合的方式,針對公眾教育需要提供智能服務、人工服務、自助服務等多樣化服務,擴大服務的受眾面;其次,公共圖書館應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針對公眾信息需要提供虛擬現實、圖像化等信息化服務方式,提高公眾的教育效果;再次,公共圖書館應立足公眾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針對公眾個體需要,開展定制服務、精準服務等服務,提升服務質量,推進公眾終身教育。
4.4完善公共圖書館服務保障措施,促進公眾終身教育
首先,公共圖書館應建立和完善公眾終身教育服務規劃,明晰服務方向和權責,為公眾終身教育的持續性和延續性提供保障,促進公眾終身教育;其次,公共圖書館應健全和優化監督反饋機制,制定適合圖書館的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不斷提高終身教育的服務效率和服務效果;再次,公共圖書館應明確專門的公眾終身教育負責人和負責機構,以明確的管理制度保障公眾終身教育的順利開展,促進公眾終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