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輝 吳永芳
近年來,廣州市天河中學在天河區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全面實施“成長教育”,打造“為成長奠基”的創新型學術型現代化中學,培養厚德、博學、敏行、致遠的現代嶺南中學生。“成長教育”是教育的底色和核心價值,我校緊扣“成長教育”這一辦學特色,不斷推進“珠江書院”特色課程建設,深化教育科研,努力構建有效課堂,帶領全體教師成為引領學生成長的覺悟者,提升職業價值,賦能生命成長,從而實現學生、教師與學校的共同成長。
一、指導思想
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及省市區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構建新格局謀求新發展”為主旋律,落實“教育,為成長奠基”的理念,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優化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管理,提質增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凝心聚力,務實奮進,努力開創學校教育發展新局面。
二、辦學特色
(一)校園文化:提質塑能
天河中學力圖從物質、精神、制度方面夯實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辦學氛圍。
學校將城市地標廣州大劇院、廣州新圖書館、廣東省博物館作為學校的校外學習基地;建有現代化的課室以及學生生涯發展指導中心、先進的創客實驗室、智慧圖書館、實驗室等功能室,力圖推進珠江新城校區美化建設、花城校區優化建設、天河東校區強化建設,建美麗校園。通過提質改造,改善辦學條件,為學生成長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學校以“希望在每一位學生”為德育理念,以“成功在每一節課”為教學理念,秉承“傳承 兼學 敏行 效國”的校訓,通過體育節、藝術節、學軍、學農、心理節等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校園活動,營造了生機勃勃、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著力提升素質、塑造情操。
學校實行目標計劃管理,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關注實踐精神與行為的引領,以規范的制度管理,為校園文化建設保駕護航。
(二)德育工作:構建成長共同體
學校德育工作在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宗旨下,以“三全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為根本方法,以“三化育人”(專業化、規范化、時效化)為根本出發點、以“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為根本內容,科學謀劃以常規管理為基礎、以主題活動為載體、以德育課程為抓手、以名班主任工作室為平臺、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幫手,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并舉,常規管理和專業引領并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行的厚實立體的育人體系。
學校德育工作探索融合性教育、體驗式教育、情境式教育、賦能式教育、熏陶式教育等模式,堅持學生學習共同體建設,堅持班主任專業發展共同體建設,用共同體建設內化成長教育,共促師生家校共同成長。
(三)教學工作:賦能“成長課堂”
聚焦“成長教育”,培育課堂模式。學校以課堂為中心,以課堂為出發點、觀察點和落腳點,以教師上研討課、示范課、公開課為主要方式,突出在課堂中研究、構建、修正、確定和推廣教學模式,開展課堂觀察、實證研究和效果檢測。
思維品質,建設高效課堂。學校積極引導教師研究新課程,更新教學觀念。加強教學反思,調整、改進教學行為,實施深度教學,改進優化課堂,建設高效課堂,重視課堂評價,關注課堂組織,重視教學環節學生參與、思考、練習、發言等方面觀摩和觀測。
加強高考研究,賦能成長課堂。學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研讀《高考評價體系》《高考評價體系說明》《高考政策與命題解讀》《高考試題分析》等書籍,指導教師認真領會新高考文件精神、評價政策,明確“一核四層四翼”“情境”等要求,引導教師認真設計、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把新高考對高中課堂教學的要求真正落實。
(四)科研工作:課題引領成長
學校教科研工作以課題研究為引領,加強學習型教師團隊建設,構建教師研修共同體,通過同伴互助、共同發展,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促進教學改革深入有效進行。近年來我校教師課題立項達61項,數量居天河區第二位,結題率89%,居天河區首位。學校從廣東省名師工作室,廣州市級、天河區級課題到全體教師參與校本課題研究,課題選擇著眼于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針對新高考、新教材的使用,進行深度教學研究實踐,課題成果體現在教育教學方案、教學設計、研討課和教學反思、論文等,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五)科技教育:關注多元成長
學校立足“發展個性特長、共享成長快樂”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多元成長,高度重視科技與體育教育。普及與競賽并重,不斷深化科技素質教育,在創客特色課程建設、科技特色多元發展和科學技術普及等方面不斷加大支持與投入力度,培養具有科學精神和創新實踐的未來公民。學校圍繞提升學生科學技術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目標,以校本課程建設深化科技教育,依托科普基地的品牌影響力,帶動豐富多彩的科技類體育類活動的全面開展。
學校在無線電、簡易機器人設計與制作、中學生創客基礎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頭腦奧林匹克特色大賽、航空航天、紙飛機、航海模型競賽等方面,碩果累累,成績喜人。學校頭腦奧林匹克(OM)隊被選為國家隊,學校航模隊近兩年累計獲得國家級獎勵95項、省級獎勵160項、市級和區級獎勵200余項,獲得國家級航空模型優秀組織單位、廣東省航空模型優秀組織單位等榮譽。
(六)特色課程:建設“珠江書院”特色課程體系
學校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的課程計劃,在開齊國家課程、開好必選課程的基礎上,開足校本選修課程。
學校以“珠江書院”特色課程為基礎,以“厚德、博學、敏行”為課程內容,深化以“成長”為價值導向的高品質課程體系建設,建設以“成長”為導向的德育課程體系:高一成就自我,為成長奠基;高二成就自我,成人生正道;高三成就自我成人生正業。在傳承原有“珠江書院”特色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還開設了30多門校本選修課程,涵蓋體育、藝術、科技、人文、競賽等方面,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個性成長,反響熱烈。7E892C3A-7DF4-477E-BA4F-4C2E980EB88A
(七)創新管理:搭建成長平臺
在“成長教育”理念下,學校創新管理方式,提升運行效率,管理體制從“管理為主”轉型升級為“以師生成長為主”。學校引領各部門、各科組、各年級管理者增強職責意識、服務意識,立足崗位、勤勉擔當、立德立品、團結協作、精益求精,以高質量的服務推動學校高質量的發展。
學校為全體師生搭建成長平臺,激勵每一名管理者都要以德為先,以才為本,用高尚的師德凝聚人心,助力學生、教師和學校實現共同成長。通過不斷學習,更新教育理念、管理方法;立足崗位,帶頭垂范,務實創新,帶著責任、激情、風度、清醒、紀律做工作,爭做新時代德才兼備的教育者,為“成長教育”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
(八)隊伍建設:建立成長研修共同體
學校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積極倡導愛崗敬業的社會責任、嚴謹篤學的治學態度、奮發進取的創新精神、淡泊名利的道德情操。倡導教師應具備“五個度”:生命的溫度、知識的厚度、專業的精度、創新的力度。加強領軍人才培養。確立人才戰略思路,實施領軍人才培養專項行動,推進各級工作室建設,培育一批標桿性人物,提升高水平教師數量,成就名師團隊。搭建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平臺。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生力軍,學校全面實施青藍工程,加大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步伐。通過組織聽課備課、集體研討、德育交流、技能大賽等教育教學活動,促使青年教師在感動中成長,在思考中行動,在學習中提升。
(九)優秀生培養:助力個性化成長
學校制定優秀生培養專項計劃,通過開展“走班制”,實施“導師制”,實行“專家引領”,有針對性的開展個性化教學。近年來學校高考成績年年攀升,2021年天河中學高優重本率達60.23%,比2020年增長7.37%,特控線以上人數比2020年凈增40人;全省前1000名2人,600分以上50人,物理單科5人獲得100分,英語單科4人超140分。
學校加強體藝勞工作,培養創新人才,學生體質健康獲得全面提升。我校是廣東省籃球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足球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游泳為廣州市高水平運動隊,田徑、羽毛球為廣州市傳統項目學校。體育(含科技體育)等優勢項目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得近百項榮譽。
學校“珠江書院藝術團”獲得天河區藝術項目扶持。在“羊城學校美育節”比賽中,我校獲得廣州市、天河區多個項目一、二等獎。“盤中生畫 廣彩瓷繪”天河中學廣彩工作坊獲評廣州市、天河區兩級“非遺傳承基地”,作品成功在永慶坊展出。
成長教育,成就精彩。2021年天河中學榮獲“2020年度教育領航者單位綜合實力獎”,獲評“廣州市優秀教育集體”。
責任編輯 黃銘釗7E892C3A-7DF4-477E-BA4F-4C2E980EB8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