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孟妍,胡艷平,張美玲

摘? ? 要:法桐也被稱為法國梧桐,是我國現代林業發展過程中種植的主要樹種之一。法桐種植過程中,育苗技術及栽培技術是主要種植技術,合理應用兩項技術能夠實現法桐的良好栽培,從而發揮其生態價值及經濟價值。文章介紹了法桐樹種,指出了法桐育苗技術要點及栽植技術要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法桐;育苗技術;栽植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8-0115-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92.37? ? ? ?文獻標志碼:B
綠化建設是現代城市建設中主要建設管理方向。法桐樹形美觀,具有凈化空氣等作用,所以在現代城市綠化建設中應用較為廣泛。隨著市場對法桐的需求量不斷增大,現代法桐種植行業逐漸興起。我國部分林業地區開展了法桐的育苗栽培工作,并通過多年的種植,總結出豐富的育苗、栽培及病蟲害防治經驗。
1 法桐概述
法國梧桐是懸鈴木科、懸鈴木屬植物二球懸鈴木的別稱,俗稱法桐。20世紀20年代,法桐由法國傳入我國,被廣泛應用于我國上海等城市的街道建設。法桐在我國道路綠化建設中應用非常廣泛,被稱作“行道樹之王”。其特點鮮明,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 法桐的形態特征良好。樹皮為蒼白色,表面平滑;側芽為卵圓形,先端稍尖,被單獨一塊鱗片包著。法桐樹冠大而濃密,具有極強的觀賞性。
第二, 法桐的生長性優良。法桐生長速度較快,小苗第一年扦插可長到2 m多高,直徑約為2 cm,1年生苗可以出圃移栽定植,之后可保證每年3~5 cm的生長速度。生長速度較快是法桐的市場優勢,能夠滿足城市綠化供應需求。
第三, 法桐適應性較強、耐寒性較好,適合種植于我國大部分地區。法桐喜歡濕潤的環境,養護十分方便且成本較低。法桐是我國傳統行道樹建設的主要樹種,在此背景下,法桐的種植產業得以持續發展,同時法桐種植技術也更加完善。
2 法桐育苗技術要點
在法桐種植過程中,育苗工作非常關鍵,對法桐種植的良好管控具有積極作用。在法桐育苗種植過程中,傳統的育苗方法主要包括播種育苗和扦插育苗。通過相關技術探討發現,兩種育苗方法都具備一定的優缺點。采用播種育苗的法桐幼苗根系豐富,苗木生長速度較快,抗心腐病的能力較強,但是法桐播種育苗的成活率較低,主要原因是法桐的種子較小,選種難度較大。采用扦插育苗可以提高法桐的成活率,管理較為簡單,但是苗木生長態勢較差。
2.1 法桐播種育苗技術要點
2.1.1 土地選擇和整理
土地是樹木生長的環境,在法桐播種育苗之前需要對土地進行整理,確保種植更加有效。要求育苗地塊平整、距離水源近、地勢相對較高,最佳土壤為沙質土壤。地塊規劃完成后,施撒腐熟的有機肥,用量為90 m3/hm2。之后整理苗床,設置畦寬1.2 m、埂寬25 cm、埂高15~20 cm的苗床,并在法桐種植前對苗床進行消毒處理。
2.1.2 種子處理
選擇法桐種子時,需選擇粒大、飽滿的種子,確保法桐健康生長。選種后要對法桐樹種進行浸泡處理,采用溫水浸泡10 h以上即可,水溫需維持在40~50 ℃,防止溫度過高對種植造成損傷。浸泡10 h以上后,要進行二次浸泡,通常二次浸泡的時間會更長,一般為24 h以上,浸泡中選擇細沙為主要浸泡物,浸泡完成后進行預發芽處理。
將浸泡后的種子放入草袋,將溫度控制為25~30 ℃,每天翻動種子,3~4 d后90%以上的種子露白證明種子發芽完成,可以進行后續的播種處理。
2.1.3 播種技術
嚴格選擇播種時間,在每年4—5月播種。在晴朗的天氣播種更有利于種子生長。播種前需完成初次澆水,確保種子埋入土壤后有充足的水分。后期澆水只需確保整個苗床浸透即可。播種時要混合種子、細沙及馬糞,并將比例控制為1∶1∶2。播種后進行淺度覆土,將覆土厚度控制為3 mm左右,同時控制蓋地膜與土層表面的距離約為20 mm,確保覆土苗木正常生長,一般情況下初次出芽在播種后的第五天。
2.1.4 苗木管理
出芽后到苗木生長初期要做好苗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溫度管理、水分管理及施肥管理等。幼苗生長到7~8片真葉后,即播種完成后的60 d左右,需要對苗木澆水。此時苗木根系比較柔弱,扎根不穩,需要汲取大量水分促進根系生長。
在澆灌過程中,不可以采取漫灌的方式,僅需確保浸透苗木苗床即可。每月澆水1~2次可以滿足幼苗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要做好移栽之前的有效管理工作。苗木生長出4對真葉后,在陰雨天或者傍晚移栽效果最好,能有效保證苗木成活率。移栽之前進行1次透水澆灌,利于幼苗帶土移栽。
定苗期苗木的生長速度不斷加快,葉片面積大幅增加。此階段需進行施肥管理,可以撒0.5%的尿素并配合澆水,為樹木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
速生期需進行苗木種植管理。應在8—9月適當強化施肥管理工作。采用尿素、氮肥、鉀肥混合的方式進行施肥,三者肥料比例需控制為2∶2∶1。苗木速生期還應開展苗木種植的水分管理工作,確保苗木可以正常生長。
2.2 法桐扦插育苗技術要點
法桐扦插育苗方法相對簡單,在扦插育苗中主要包括扦插采集、苗床整理、扦插工藝以及苗期管理等。
2.2.1 插條采集
一般情況下,選擇兩年左右的苗木作為扦插苗木,苗木的插穗長度應為15 cm以上。在苗木的接穗過程中要保留兩節長度。插穗處理時,應將接穗上端飽滿芽上0.5 cm的部位剪成平口或略斜口,將下端芽下1 cm部位剪成馬蹄型口,隨采隨插。
2.2.2 苗床整理
苗床應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養分充足的土地,要在苗床內設置排水模塊。應對苗床施撒基肥,主要包括有機肥、甲基異柳磷顆粒劑、硫酸亞鐵等,施撒量分別控制為500 kg/667 m2、2.5 kg/667 m2、10 kg/667 m2。肥料不僅可以為苗木提供充足的養分,同時也可以有效殺滅地下害蟲,確保苗木健康生長。69CC1333-7529-403B-A846-C8E9968F7CF8
2.2.3 扦插
扦插時間一般為每年3月,該時段溫度適中,適合扦插條生長。需整畦與覆地膜,設置畦寬為190 cm,控制株行距為30 cm×50 cm,種植密度應控制為4 400~4 500株/667 m2。
扦插前要利用生根粉對扦插條進行浸泡處理,浸泡時間為4~12 h。扦插時采用與扦插條直徑相同的木棍進行打孔,打孔完畢后扦插。需將插穗和稀土充分結合并澆水,提高扦插后的成活率。
2.2.4 苗期管理
扦插后要進行1次透水澆灌,確保苗床表面被水分浸透即可,保證扦插初期的水分供應。當萌條達到10 cm左右時,選留生長較好的枝條進行主干培育,并剪除其他萌條。苗期生長階段的管理工作是剪除二次枝,保持苗床內部的通風性,促進苗木生長。
3 法桐育苗栽培技術要點
法桐苗木達到移栽水平后要進行苗木移栽。在苗木移栽過程中,主要技術要點包括以下幾點。
3.1 苗木移栽技術
苗木栽培前要科學選擇栽植苗木,選擇生長健碩、無枯枝枯葉、無病蟲害問題的苗木。苗木移栽一般選擇春季3—4月進行,此時大部分地區土壤溫度與濕度均衡,適合苗木生長。法桐移栽前需提前挖好種植穴,科學確定栽植穴的深度和寬度,給苗木提供充足的養分空間。
苗木入穴過程中,要盡可能減少對苗木根系的損傷。苗木入穴后應先埋深1/5深度,再埋2/3深度,間接澆水1~3 kg,為苗木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供應。苗木移栽時應采取保濕措施,可用薄膜纏繞樹干,從而減少水分流失。
3.2 苗木管理技術
苗木移栽完成后要進行有效管理,主要包括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及修剪管理等。苗木栽培后,在不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控水工作。8—10月應澆1次水,但不宜過多,僅需浸透根部即可,防止入冬后因苗木水分過多造成凍傷。苗木進入生長期后需進行修剪處理,多次修剪用于行道樹的法桐,以提高樹木的總體美觀性,表1為法桐修剪管理要點總結。
做好肥料管理工作。在法桐生長過程中應合理選擇肥料,常用的肥料有尿素、硫酸鐵、氯化銨、氯化鉀、過磷酸鈣等。在肥料施撒過程中,為了提升肥料效果,需對肥料進行科學處理,粉末狀肥料有利于樹木吸收。不能使用碳酸氫銨等肥料,以免對苗木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合理選擇肥料施撒方法,在法桐種植過程中,肥料施撒方法主要包括干施法、濕施法及干濕結合法等,不同肥料施撒方法適合于不同的種植地情況。要根據種植地實際情況,例如土壤濕度和溫度等,選擇合理的施撒方法,確保種植更加高效。
4 法桐栽培病蟲害管理技術要點
病蟲害是影響苗木生長的主要因素之一。法桐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受到病蟲害的為害,所以在種植過程中,應有效預防和處理病蟲害,確保法桐健康生長。
4.1 法桐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法桐生長過程中,主要病害包括霉斑病、炭疽病等。
霉斑病是法桐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害之一。該病害主要為害法桐葉片,染病后法桐葉片表層出現0.5~1 mm的褐色斑點,部分斑點可達到3~5 mm,若不加以處理會導致葉片枯萎。一般情況下,霉斑病暴發于每年的5—11月,持續時間較長。針對霉斑病主要采用藥物防治方法,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霉斑病暴發之前采用藥物防治的方法進行病害處理。例如,采用波爾多液200倍液噴灑于法桐表面,每10 d噴灑1次,噴灑2~3次即可有效防治霉斑病。
炭疽病也是法桐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害之一。該病害發生后,沿葉脈的葉片邊緣會出現不規則褐色斑點,導致新葉迅速枯萎[1]。防治炭疽病時,可以采用殺菌劑進行真菌病害處理,預防和處理的最佳時間是每年6—7月,在7~14 d內間隔噴灑真菌劑,可實現對炭疽病的有效防治[2]。
4.2 法桐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法桐生長過程中,主要蟲害包括樹袋蛾、星天牛等。
樹袋蛾在每年2—3月出現,2月初雌成蟲在芽苞上產卵,待法桐發芽后幼蟲啃食葉片,嚴重時將葉片全部吃光,致使法桐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最終導致其死亡。樹袋蛾體積較大,在法桐種植過程中,應注重對樹袋蛾的有效預防,確保法桐高效種植[3]。在防治樹袋蛾的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采用人工捕殺的方法實現對樹袋蛾的有效控制,提升樹袋蛾的防治效果。第二,用氧化樂果800~1 000倍液或久效磷1 000~1 500倍噴霧防治。
星天牛也是體型較大的蟲害,該蟲害暴發于每年的5—6月。星天牛主要啃食樹葉和樹干,會對法桐造成嚴重的影響[4]。當前,對星天牛的處理方法已非常成熟。第一,采用人工捕殺和誘殺的方法進行處理。例如,采用BF-8型捕殺裝置,實現對蟲害的有效捕殺。第二,成蟲期利用綠色威雷500倍液噴霧防治。第三,在蟲孔內塞入磷化鋁藥片或注入敵敵畏、氧化樂果、久效磷等農藥毒殺幼蟲[5-6]。
5 法桐育苗栽培技術常見問題和處理方法
法桐育苗栽培技術的實施需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根據現有的自然條件進行栽培。現階段,法桐栽培處理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在各項栽培技術實施過程中,栽培人員的技術失誤或技術偏差會造成肥料施撒過多或水分澆灌過多等問題。在當前法桐育苗栽培技術實施過程中,應制訂相應的措施[7-8]。
法桐育苗栽培技術的實施需制訂詳細的技術實施規范。在育苗和栽培階段,要嚴格按照各項標準實施技術,合理控制水肥量、藥劑量,確保栽培技術合理有效[9-10]。
法桐育苗栽培技術應與種植環境相結合,綜合分析地區自然因素,不斷優化技術,確保法桐生長符合自然規律,有效發揮其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11]。
6 結束語
法桐栽培技術主要包括育苗技術及栽培技術,在法桐種植過程中,應在合理運用各項技術的基礎上做好病蟲害管理工作,實現法桐的科學栽培,促進法桐健康生長,切實發揮法桐的生態價值及經濟價值,為我國綠化建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虎.法桐育苗技術要點與栽植技術分析[J].種子科技,2021,39(19):99-100.
[2]王樹東,王宗偉.法桐扦插育苗技術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21(10):215.
[3]檀鵬霞.影響法桐大樁移植成活及長勢的地上因素分析[J].農業與技術,2020,40(8):83-84,87.
[4]劉萍.影響法桐大樁移植成活及長勢的地上因素分析[J].農家科技(中旬刊),2021(1):19.
[5]張繼武.大田油松育苗栽植技術分析[J].種子科技,2021,39(12):112-113.
[6]譚莉,庾興勝,陳化英.貴州省中海拔生態區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方法分析[J].江西農業,2020(16):7,10.
[7]杜剛強.法桐育苗及栽植技術要點[J].中國園藝文摘,2015,31(12):163,189.
[8]孫飛,郭風民.鄭州市法桐行道樹的調查研究[J].現代園藝,2016(17):34-36.
[9]喬雪娟.太原市法桐生長勢調查研究[J].山西林業,2019(6):30-31.
[10]鄧民哲.法桐秋冬季養護[J].林業與生態,2016(11):34.
[11]魏文革,張俊紅,王坤麗,等.法桐生長季節黃葉原因及分析[J].現代園藝,2012(14):148.
(編輯:王雨荷)69CC1333-7529-403B-A846-C8E9968F7C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