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
摘? ? 要:我國在很早以前便有“士、農、工、商”四大行業的說法,農業作為人口大國最基本的生活物質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經濟來源,因此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近年來,市場經濟受工業化和互聯網影響,呈現出各式各樣的行業形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大幅下降,很多地區從事農業生產的多為村內留守老人,受環境污染和城市化影響,可供種田的土地越來越少。只有重視農作物種子的保存和管理工作,才能適應時代發展,切實提高國家糧食產量。文章分析了目前農作物種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作物;種子管理;改革;措施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8-0121-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4.6? ? ? ?文獻標志碼:A
農作物種子是農業發展的基礎保障,沒有優質的農作物種子就無法生產出產量和品質均有保障的糧食。隨著國家三孩政策的出臺,我國人口數量將會大幅提升,同時對農作物的需求量將會大大提高,所以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是最好的選擇。因此做好農作物種子的保存和管理工作,是解決當前農業發展問題的重中之重。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農業及農作物管理的政策,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等。多數地方政府根據國家指示,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地方農作物種子管理政策,在農作物管理方面予以幫助[1]。隨著人們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逐漸意識到管理農作物種子的重要性,為當前農作物種子管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當前農作物種子管理工作面臨的困境
1.1 農業生產人員對農作物種子的管理意識不高
在我國當前的社會市場中,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較少,且大多是年紀偏大、文化水平較低的中老年人,他們沒有管理農作物種子的意識,缺乏農作物種子保存和管理方面的知識講解與培訓,只能依靠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土地基業”,從事最原始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個體農業生產。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需要消耗大量勞動力、花費時間較長、農作物質量與產量有待提高。
當代年輕人大多向往城市光鮮亮麗的生活,很少有年輕人愿意研究提高農作物產量與質量的方法,他們認為在家鄉從事農業生產是“丟臉”“沒出息”的表現。所以其寧愿去發展欠佳的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在家鄉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他們認為農業生產是一項“靠天吃飯”的行當,將農作物生產欠佳歸罪于“老天不幫忙”,未意識到農作物種子保存和管理的重要性。
1.2 當地政府對農作物管理不夠重視
政府機關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出于利益方面的考慮,將大部分精力和關注點聚焦于能夠快速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行業,并將很多優惠政策和經濟扶持向這類行業傾斜。
在政府看來,雖然農業生產是無法舍棄的一部分,但也不愿意繼續增加扶持成本。原因是農業的投資和扶持成本較高,但見效慢,不能在短期內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甚至會影響當地政府的工作業績。
一方面導致有些投機倒把之人利用市場及政府管理漏洞,破壞種子管理工作,增加種子管理難度;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投資力度不足,農作物種子管理所用到的檢測設施設備無法有效區分優劣品種,且存放農作物種子的環境較差,無法有效檢測溫濕度等影響種子質量的因素,無法為種子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2]。
政府的不重視不僅直接影響農作物種子管理工作的成效,同時還會影響執法人員對農作物種子管理的權限,導致執法人員不能及時發現農作物種子市場中不良運行和管理現象,無法及時有效予以制止。
1.3 農作物種子的市場管理方式不健全
市場經濟背景下,各行各業的市場管理方式眾多,管理的漏失容易使投機倒把之人趁機作亂。對農作物種子的管理市場而言,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問題,例如管理機制不一致、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最終導致農作物種子的市場管理模式出現漏洞,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第一,農村和城市的市場管理存在差異。一方面農村缺乏對采購方和代銷商的統一管理機制,農民對農作物種子管理的意識比較薄弱,且可供選擇的農作物種類較多,多數農民在購買農作物時面對的賣家可能是三四級經銷商,市場競爭較大,導致農作物的種子賣價大幅提升。大多數農民沒有鑒別種子的能力,無法保證種子質量,增加了糧食收成較差的概率,最終導致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下降。另一方面多數賣家對農作物種子了解甚少,他們大多是為了賺取中間差價的“生意人”,這也使得農作物的種子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第二,農村交通運輸不發達,種子在運輸過程中會出現運輸工具不得當、運輸時間長以及運輸過程天氣惡劣等問題。受不可控因素影響,待種子到達農民手里時質量可能已經受到影響。較差的運輸條件會造成農作物種子價格不穩定,從而逐漸降低農民對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最終導致農作物種子的市場管理陷入惡性循環。
2 加強農作物種子管理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2.1 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提升農作物種子質量
當前,我國土地資源十分稀缺,對土地資源的利用需要從經濟利益、環境可持續發展等角度綜合分析后決定。就農作物種植而言,并不是市場經濟對土地評估的最優選擇。一方面農作物種植需要較大的土地面積,但其經濟效益的回收速度遠不及其他商業模式。另一方面會加重土壤的水土流失,造成環境問題,因此可供農作物種植的土地越來越少。
近年來,全球的空氣環境和土壤成分發生了巨大變化,農作物的生長環境越來越差,加之水土流失、降水量猛然增多或驟然減少、土地酸堿不均衡等各種問題,農作物種植的環境越來越差。另外,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愿意從事農業生產活動,而是選擇進城務工,因此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越來越少。這一系列問題迫使相關部門找尋提升農作物產量的方法,以滿足市場發展對農作物的需求。ED796739-2273-4568-B58F-5E60EC171C49
在農業生產領域,既要做到用最少的土地生產最多的農作物,還要從保護環境角度出發,對土地資源善加利用。最根本、最經濟的解決方法是通過提升農作物種子質量增加農作物產量,農作物種子的質量越高,收成越好;農作物種子價格越低,農民就更加愿意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在這種理念下,將形成一個良好的農業生產發展循環圈。因此,加強對農作物種子的市場管理,提升農作物種子質量,能切實起到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效果。
2.2 轉變農民的農業種植觀念,提高市場就業率
當前,農民仍未使用先進的科學思想和技術分析與革新舊有的農業生產方式,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仍采用較為原始的方式從事農作物生產勞動。傳統的生產方式已經與社會的發展嚴重脫軌,農作物的收成已不能滿足當下人們的生活需求。
因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迫于生活壓力選擇離開農村,多數農村的父母長輩希望孩子靠努力讀書走出農村,擺脫農民身份。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涌入城市,城市的工作崗位已處于過度飽和狀態,很多人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應不斷優化農作物種子的管理工作,通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鼓勵,改善農作物種子的交通運輸渠道,抑制市場的惡意競爭,確保種子價格的合理性,讓經過專業培訓的工作人員篩選合格的農作物種子,使農民以較快的速度、惠民的價格,購買到優質的農作物種子。使得農作物種子在市場管理的各環節中都有陽光政策的扶持,為農業生產提供基礎保障,從而改變人們對農業種植的舊有思想觀念,增加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自信心。
此外,應鼓勵大學生和科研人員將先進的科技應用于農業發展中,尤其運用于農作物種子管理中,采用科學的手段和先進的管理方式保存和種植種子。這樣一方面能確保農作物種子管理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從而起到提高農作物產量的作用。另一方面能開拓全新的市場,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鄉發展,促進農業持續發展,提高我國整體市場就業率,為社會減輕經濟負擔[3]。
2.3 發展當地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經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個家庭經營的基礎。從國家和社會角度分析,市場中各式各樣的經營方式都以獲取經濟效益為首要目的,市場在運行過程中會以優勝劣汰的方式,篩選以最少資源、最快速度獲取最高收益的行業。由于農業生產所需的時間相對較長,所以市場和政府在農業種植領域投入的資金和技術較少,尤其在農作物種子的管理方面,沒有形成良好的運行方式。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農作物種子的管理直接決定農業產量,因此要發展當地經濟,必須重視農業發展,不斷優化完善農作物種子的市場管理機制,確保農業種植產量穩步提高,從而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從家庭角度分析,個人從事的工作除了要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外,還要獲得相應的收入,以此豐富個人生活,提升生活幸福感,所以經濟收入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家庭的幸福感。對于農民而言,農作物種植是主要經濟來源,如果農作物種子的市場管理不當,就無法保障農民收入,農民就會失去對農業種植的信心,從而導致愿意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越來越少。因此只有做好對農作物種子的市場管理工作,才會提升農作物收成,保障農民經濟收入。農民收入的增加會帶動當地其他經濟消費,使市場運行實現良性循環,進而推動地區整體經濟的發展。
3 加強市場對農作物種子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重視農業發展,增加對農作物種子管理的投入
相對于其他市場經濟而言,農業的發展比較特殊。在農業種植領域中,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大多是文化水平較低的中老年人,在社會發展中處于劣勢地位。當前的農業種植方式比較陳舊,種子質量直接決定農作物產量,但因農作物市場缺乏科學的管理機制,種子質量良莠不齊,農民缺乏識別農作物種子質量的能力,所以無法保證農作物的產量達到預期效果。發展農業經濟,政府必須提高對農作物種子管理的重視程度,增加在農作物種子市場管理方面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為農民建立可靠的農業生產保障機制,使農民無后顧之憂地從事農業生產[4]。
只有強化了政府支持的服務意識,農業才能在市場經濟中逐步發展起來。政府要加強對農作物種子的管理可從以下3方面考慮。
第一, 通過發布健全的農作物種子管理政策條文,制定關于種子管理的獎勵和懲罰機制,規范市場上農作物種子管理的違法亂紀行為。
第二, 給予執法人員適當的管理權利,提升執法人員對農作物種子的識別能力,開展相關市場經營及管理方面的知識培訓,使執法人員能夠更加敏銳地捕捉到市場中農作物種子的錯誤管理和銷售行為。
第三, 增加在農作物種子管理方面的資金投入,購買先進的種子質量測量設施設備,通過資金吸引專業人才研究和管理當地農業種子的相關事務。
3.2 完善農作物種子市場,強化種子隊伍建設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中,農作物種子管理仍不成熟,市場狀況良莠不齊。因此要想提升農作物種子管理工作效率,就要不斷完善市場運作方式,建立良好的農作物種子管理市場體系及作業辦法,確保管理的標準化,正確傳達種子管理的思想原則、科學制定種子管理標準、嚴格按標準執行。
當執行與規定不相符時,要確保有據可循,需找到市場管理中對應的標準進行糾正;當執行效果不滿意時,可通過對市場規則的復盤總結進行改善。通過在實踐中改善、在改善后再應用于實踐的方式,推動農作物種子的市場管理機制愈發完善[5]。
此外,在市場機制不斷完善的情況下,要建立一支優秀的種子管理隊伍。種子管理并不是靠想象和努力就能實現,需要專業人員擔起重擔,引導農作物種子管理機制趨于完善。管理團隊要定期開展培訓活動,通過不同區域、不同崗位之間的經驗分享,拓寬管理方法,革新思路,聘請專家講解關于種子及其檢測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團隊的專業技能,以科學的方法完善市場管理機制[6]。ED796739-2273-4568-B58F-5E60EC171C49
3.3 建立和完善農作物種子檔案管理
我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傳承的國家,在農作物種子的管理工作中亦是如此。人們常說要總結經驗教訓,繼往開來,種子檔案的建立和完善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相關部門要建立關于種子檔案保存的機制和流程,檔案的建立要從種子的分類、查詢的便捷性、存放的環境等方面考慮[7-8]。
此外,隨著農作物種子的種類越來越多,每一種類的檔案也會越來越詳細,如果只是單純地靠紙檔保存,將會消耗大量資源,同時查詢的便捷性會受到很大制約。因此,要建立數字化檔案管理,其不僅能將種子的檔案永久性保存,還能隨時隨地查詢學習,也可為檔案信息的安全性提供有效保障。在建立和完善農作物種子管理的過程中,要對負責檔案建立和監管的工作人員進行培養,使其對種子的管理產生深入認識,確保檔案建立的準確性及完善性[9]。
4 結束語
工業時代帶來的城市化發展,使可用于農作物種植的土地越來越少,土壤質量越來越差,愿意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大幅減少。我國人口基數大,對農業的需求量較大,種子質量是決定農作物產量的根本性因素,要想用最少的土地資源和最精簡的人力資源使農作物產量達到最大化,就必須重視農作物種子的市場管理。然而,當前的農作物種子管理工作仍不完善,無論是政府部門的支持力度、市場環境準入的約束條件,還是農民農業生產的意識等都有待于進一步改善。這就需要社會各階層的共同努力,通過改變農業生產整體觀念意識、加大政府部門對種子市場的監管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農作物種子的市場準入門檻、完善種子檔案管理等,建立一個良好的農作物種子市場環境,最終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盼盼.新修訂《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對現代種業發展的影響[J].中國種業,2016(12):43-44.
[2]徐振萍.論如何強化農作物種子檔案管理及完善種子質量可追溯機制[J].種子科技,2016,34(10):39-40.
[3]陳永.淺談市級種子管理對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實行有效監管的思考[J].農技服務,2016,33(6):225.
[4]孫瑞建,楊桂甲,李燕.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策及建議[J].種子世界,2014(2):8-10.
[5]吳秀婷.農作物種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18,38(2):72.
[6]李春亮,朱穆君,何澤霞,等.宜賓市農作物種子管理面臨的問題和建議[J].中國種業,2021(3):36-38.
[7]黃雨.種子管理體系建設與創新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3.
[8]楊蕾.寧夏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立法調研報告[D].蘭州:蘭州大學,2013.
[9]湯傳喜.湖南種子質量監督管理現狀與分析[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8.
(編輯:王雨荷)ED796739-2273-4568-B58F-5E60EC171C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