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波
摘? ? 要: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種子體制面臨著全面改革與發展。當下國內種子的經營渠道不斷擴展,使市場中種子零售形成了多樣化的發展方式。許多種子公司的單一供應方式形成了經營主體多元化、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文章對種子市場管理面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意見,以充分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
關鍵詞:種子體制;經營人員;市場營銷技術;種子市場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8-0139-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4.6? ? ? ?文獻標志碼:A
健康有序的種子市場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穩定發展的關鍵。只有始終保障種子市場的發展,才可以幫助農戶不斷提升經濟效益。在種子市場發展的進程中,需要基于科學化、規范化的發展趨勢,保持較強的市場管理效果。而在對種子市場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地順應新時期的市場發展趨勢,提升工作水平及能力,以此滿足農戶更多的發展訴求。
1 種子市場現存問題分析
1.1 市場營銷現狀
1.1.1 種子經營戶水平不高
在現階段種子種植及銷售的發展過程中,種子經營環境逐漸開放,例如某縣城從僅僅幾家種子公司及僅能提供單一種子品種發展到已經有幾十家相應的公司企業,并能提供上百種不同類型的種子。但在這樣的發展模式下,也出現了一些發展中的問題。例如為了搶占種子的銷售市場,一些商家使用不良競爭手段,造成價格方面的無序競爭,出現很多假冒偽劣產品,這對于種子市場的發展會產生不良影響。
1.1.2 多家公司委托下的渠道混亂
種子的零售業務為了不斷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忽視了種子的質量問題。市場僅看重哪家種子的價格低,能夠創造的利潤大,導致企業接受多個種子公司的相關委托,種子的實際來源較為復雜。在這樣的發展模式下,無法把控市場中的種子質量,也無法提升種子經營的規范化效果。
1.1.3 種子品種多,無法實現科學選擇
當下種子市場的競爭壓力比較大,很多地區在種子銷售過程中出現多樣的種子品種,導致農戶無法準確辨別并及時找到滿足自身需求的種子類型,嚴重影響到市場的正常秩序。特別是有個別種子企業和經銷商,利用一些不良的宣傳手段謀取更高的利潤,嚴重影響了種子市場未來的發展。
1.1.4 種子價格參差不齊
在很多種子企業的經銷中,經銷商都是采用以零售價進貨,售后返利的經營模式。但一些種子的經銷商在了解到結算價格之后,就會出現一些不良的銷售問題,對種子的銷售造成直接的影響。
1.2 種子管理基礎制度現狀
1.2.1 經營管理不到位
近年來,各地區的種子產業都以提升利潤為主要發展目標,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如果有種子剩余,就在市場中進行壓價銷售;如果出現缺種,則進行高價拋售,這種現象導致市場出現不穩定因素,市場中的種子價格處于混亂狀態。對于企業而言,也面臨著負債虧損的問題。
1.2.2 服務水平不高
在種子的經營過程中,由于長期缺乏良好的市場規范管理,缺少先進的質檢儀器和一些精加工設備,無法積極利用各種電子計算機軟件及互聯網技術,導致種子的產品品質較低,無法提升市場的附加值。
1.2.3 后續品種短缺
在當下農業進行調整的過程中,我國相關科研部門始終無法及時順應市場化的發展,不能生產更多的種子品種進行市場化銷售,因此,直接影響了農業發展的質量性,對種子的行業效益也造成長遠影響[1]。
1.2.4 出現劣質種子
在種子市場監管力度不足的情況下,會出現大量的劣質種子,導致種子市場無法保持穩定的發展趨勢[2]。
1.3 種子管理工作現狀
1.3.1 行政執法與行業管理不相符
行政執法的過程經常與行業管理存在關系不明確的情況,導致行政法的權力弱化。在當下很多地區的發展中,始終將種子行業管理與行政執法的工作相分離,甚至一些地方會利用執法大隊的工作特性,設置出另一個單獨的執法部門,這樣所謂的綜合性執法,導致多個部門都參與管理工作行列中,使整體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無法全面提升管理的作用與效果。種子市場監管的過程無法實現對市場的穩定控制,也無法形成良好的種子管理體系[3]。
1.3.2 種子管理機構硬件設施落后
在種子的管理過程中,相關管理部門以及執法隊伍在交通工具和通信裝備方面始終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實際投入到檢驗儀器設備的過程與當下先進的管理工作模式并不相符,存在指標落后的問題,無法實現高效率管理。
1.3.3 管理與服務脫節
一些地方存在種子管理工作與服務相分離的情況,導致實際開展工作時,經常使管理部門與企業經營部門相對立,無法形成較強的科研聯合模式,進而無法為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以及服務環境。這樣的工作模式對管理工作造成了困難[4]。
1.4 種子市場監管現狀
1.4.1 檢驗體系建設不足
建設種子的檢驗場所以及所使用的各種儀器設備,是對種子進行全面檢測的基礎條件[5]。但在很多地區實際檢測的過程中,始終存在檢測工作開展不順利的問題,導致對相關種子進行檢測時出現檢測結果不準確的問題。種子市場不斷發展,但檢驗員的素質普遍較低,文化層次也比較低下,這對開展種子的檢測工作造成一定影響。
1.4.2 種子市場的違法行為
種子監管業務不規范及一些種子經營單位搶占市場的問題,對委托單位的經濟以及技術基礎造成相應的影響。在被委托的經營戶工作開展過程中,基于個體戶為主要形式,一旦出現任何資格的限制性問題,就會直接影響種子市場未來的發展與進步[6]。而經營行為不規范問題,會直接導致市場秩序混亂。有些人擅自對種子進行生產與銷售,使種子的質量受到影響。4435031E-261A-4E37-9ED9-2ECDDCBC066B
1.4.3 執法力度不足
種子執法的過程基本都是在農村地區,實際工作開展中存在著工作執法力度不足、執法覆蓋面不廣的問題,在工作的細節方面投入的成本資源并不充足,相關業務的開展存在著一定問題。
2 種子管理特征
2.1 法定性
種子是一種十分特殊的農業生產資料,其質量會直接影響農業生產的總體效益。一旦種子銷售過程無法得到有效管理,就會導致種子市場發展不穩定。為了進一步加大對假冒偽劣種子的打擊力度,應做出較為明確的規定,保障種子管理環節有法可依。現今頒布的法律法規基本是由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以及國家頒布的一些法律內容組成。《種子法》是我國對于種子管理的基本法律,具有專業性、針對性較強的法律內容,對種子的銷售、進出口、培育等諸多環節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2.2 專業性
種子的管理工作與種子的經營工作相對獨立,種子管理的相關部門需要承擔起行政以及技術方面的管理職能。而在技術工作的開展中,相關從業人員要具備一定的農業基礎知識,需要達到大專以上學歷,并掌握基礎的種子、農學以及法律方面的專業性知識內容。種子的管理工作業務性較強,特別是需要處理好種子在田間出現的糾紛問題。在種子的質量檢測過程中,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我國已經將種子管理工作納入到專業技術的培訓體系中,以此為社會培育出更多高素質、高水平的技術人員。
2.3 特殊性
在種子管理的過程中,相比較農藥、化肥以及各種資料,種子是一種早期就進行立法管理的商品類型。在我國現階段的發展進程中,種子發展的特殊性決定了種子管理工作的特征。
種子管理工作需要處理各種品種的種子,但其抵御風險的能力較薄弱,且生產技術落后,使得我國的種子管理工作面臨較大的挑戰。建立種子管理機構,不僅應有效地生產種子,同時也應積極地對經營全過程進行詳細監管,這樣才可以保障企業在未來發展中能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2.4 地域性
在農作物的品種種植過程中,種植區域基本按照生態類型進行劃分。不同的農作物都有固定的種植區域,在當下不同生態區域當中,所出現的農作物并不相同,都進行了較為嚴格的地域性劃分。我國地域遼闊,具有較為豐富的生態類型,所以在種子管理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實際發展情況因地制宜地進行管理。
3 種子市場管理問題解決措施
3.1 構建完善種子管理基礎制度
3.1.1 完善種子認定管理制度
在種子管理過程中,首先,從管理制度著手,全面加強對種子品種的認定工作,嚴格遵守我國不同地區所頒布的有關種子的評審標準和制度。在對一些品種進行推廣前,應經過相關評審委員會的認定和分析,以此達到相應的管理效果。其次,還需要積極構建品種示范區域,對品種認定、田間質量鑒定工作進行分離處理,同時加強對各評審環節的監管。再次,對于國家層面上已通過的品種,應在地級市進行進一步認定,并對推廣的品種進行跟蹤,確保能將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地反饋到上級部門,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處理。
3.1.2 加強標簽管理
在種子的加工過程中,要基于國家制定出的種子標簽標準對所涉及到的標簽進行相應的管理。保障標簽符合國家規定,將種子的加工以及內容的各項信息記錄完整,同時保障種子品種是國家和地方認定的類型,符合當地的種子管理規定。另外,在種子品種特征性的描述中,要如實闡述種子信息,避免出現虛假宣傳的情況[7]。
3.1.3 質量管理
在質量管理的環節中,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基于我國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全面提升種子管理工作的強度。在雜交水稻、雜交玉米的花期階段,要進行全面監管。在這樣的管理方式下,能夠將管理水平以及管理力度發揮到最大化,構建出完善的種子質量追溯制度。還要做好當下制定出的質量抽檢工作,通過對種子的質量進行定期抽查,對一些重點區域內的種子進行有效監測,明確掌握種子的實際情況,并依法懲處出現問題的種子經銷企業。
3.2 加強種子管理指導服務
3.2.1 提升品種推薦強度
在市農業局的日常工作中,首先,要構建出完善的品種推薦機制,積極地引導農民對品種產生清晰的認知,以此尋找適合自己種植的種子類型。對優秀的品種擴展品種區域布局,同時積極落實種子工程。其次,還要全面結合科技入戶、科技下鄉等活動開展工作,基于多樣化的發展模式,推出更多的品種以及相應的配備技術。再次,要構建出完善的相關品種補貼計劃,全面推廣優秀品種,提升種子的銷售水平。
3.2.2 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
在日常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中,要積極地利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途徑。例如,組織專題講座、案例分析以及現場咨詢等活動,加大種子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在未來工作的開展中,加大相關行政部門的管理力度,幫助農戶形成較強的維權意識。
3.2.3 加大扶持力度
在未來工作的開展中,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扶持技術方面的創新發展。同時加大種子的資源保護力度,對品種進行全面權衡,在救災備荒的環節發揮出相應的基礎性作用。另外,在種子的宏觀調控環節,制定出符合當地種子優勢的區域發展方案,幫助各種企業擴展經營規模,從而形成較高水平的種植區域。
3.3 加大種子執法監督監管力度
3.3.1 完善農業綜合執法體系
在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日常工作開展中,根據我國相關規定,全面推動農業綜合執法的制度實施,構建出完善的農業綜合執法機構,積極地利用執法手段以及相關的執法設備,強化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另外,還要在基層農業技術服務體系的建設環節,對種子市場進行協調管理,并對各項工作進行全面的完善處理。
3.3.2 強化行政的事后監管4435031E-261A-4E37-9ED9-2ECDDCBC066B
在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開展中,對于已經獲得種子生產許可證的企業,要了解其種子生產地點,并對生產的種子品種進行全面的分析,對于不符合規定的種子品種,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這些品種流入到市場當中,紊亂市場秩序。
3.3.3 打擊種子違法行為
在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未來發展中,需要積極地利用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開通投訴熱線,提出有關加強市場監督以及管理的辦法。及時對出現的假冒偽劣種子進行處理,全面提升業務水平。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開展中,需要嚴厲懲處市場違法行為。例如,對市場當中出現的進行虛假宣傳的種子廣告,要及時取締,同時對于無照經營以及超出經營范圍的種子經銷商,也要針對性地對其進行處罰。通過不斷完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相關工作,構建協作機制,進一步協調相關工作,以此提高執法的綜合能力。還要重視一些重點區域的工作開展,全面提升種子的監督管理工作,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及內容。對于應受處罰的情況,則要加大處罰力度,避免對市場的穩定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4 結束語
在未來發展進程中,只有積極地做好種子的管理工作,針對性地處理出現的各種問題,才可以將種子的管理程度發揮到最大化,避免因受到市場當中虛假宣傳等問題的影響,而降低種子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樊兵,陳斌,熊祥.基層種子市場監管工作問題探析——以云南省昆明市祿勸縣為例[J].中國種業,2021(8):39-40.
[2]李昆紅.淺析滄源縣種子市場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種子科技,2018,36(12):29-30.
[3]陳愛娟.臨洮縣2018年春季種子市場管理監督檢查情況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14):62-63.
[4]張樹良.加大種子市場監管力度,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6):66,70.
[5]李文峰.巴彥淖爾市種子市場管理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種子科技,2018,36(4):40.
[6]李強.試論主要農作物種子市場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及改進[J].農家參謀,2018(5):18.
[7]呂煒.種子市場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3.
(編輯:牛 佳)4435031E-261A-4E37-9ED9-2ECDDCBC06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