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風,湯紅梅,宮愛芳,周冀龍
江蘇申源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大型特殊鋼生產研發基地之一,代表產品有奧氏體及馬氏體型氣閥鋼。錳元素是金屬材料最常見五大元素之一,更是氣閥鋼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如奧氏體氣閥鋼21-4N 中錳含量1.5% ~3.5%,23-8N 中錳含量1.5% ~3.5%,21-12N 中錳含量1.0% ~1.6%,馬氏體氣閥鋼5Cr8Si2 中錳含量0.2%~0.6%。錳元素之所以廣泛存在于氣閥鋼中,是因為奧氏體鋼中錳擴大奧氏體區,使臨界溫度升高。馬氏體鋼中降低馬氏體轉變溫度和鋼中相變速度,提高淬透性,增加殘留奧氏體含量。同時使鋼的調質組織均勻、細化,避免了滲碳層中的碳化物聚積成塊。目前濕法化學測定錳含量有兩種國家標準分析方法,分別是:光度法和滴定法。GB/T223.63-1988《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高碘酸鉀(鈉)光度法測定錳含量》介紹了分光光度法測定錳含量范圍為0.01%~2%。GB/T223.4-2008《鋼鐵及合金錳含量測定 電位滴定或可視滴定法》介紹了滴定法測定錳含量范圍為2%~25%。經常使用的分光光度法測定錳是以二價錳Mn2+在酸性溶液中被強氧化劑氧化而得到紫色高錳酸離子為基礎的,最常用的強氧化劑是高碘酸鉀和過硫酸銨。高碘酸鹽氧化比過硫酸鹽氧化能得到更穩定的高錳酸溶液,因而長期被推崇為標準方法,但氧化反應速度較慢,一般需要煮沸5min ~15min。對于微量的錳則過硫酸鹽氧化更快些。高碘酸鉀氧化時,鉍、錫的存在會使溶液產生渾濁,如試樣中含較高的鉍或錫,應改用過硫酸銨氧化法。過硫酸銨光度法,不僅反應結果中的紫紅色高錳酸顯色穩定,并且能在大量試樣中快速準確測定錳的含量。在參閱資料基礎上進行試驗,引入一種定錳混酸溶液,采用過硫酸銨-銀鹽氧化光度法測定氣閥鋼中錳元素含量,通過一系列試驗及結果評定,證明此方法簡便、快速、易操作,大大提高分析速度滿足爐前快速分析的實際需要,與國家標準方法相比,精確度較好。
試樣經酸溶解后,以硝酸銀為催化劑,用過硫酸銨將二價錳Mn2+氧化成紫紅色的高錳酸HMnO4,在530nm 波長處進行比色測定。
可見分光光度計723PC,上海菁華科技儀器有限公司。電子天平BSA124S,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有限公司。
王水:HCl+HNO3+H2O=1+1+1。
高氯酸:ρ 約1.67g/mL。
定錳混酸溶液:于500ml 水中,邊攪拌邊小心加入25ml 硫酸(ρ 約1.84g/mL),30ml 磷酸(ρ 約1.69g/mL),30ml 硝酸(ρ 約1.42g/mL)。稱取1g 硝酸銀,加入上述混酸中溶解,冷卻后用水稀釋至1000ml,混勻。
過硫酸銨溶液:15%,用時現配。
亞硝酸鈉溶液:1%。
準確稱取試樣0.1000g,置于150ml 鋼鐵量瓶中,加入5ml王水,加熱溶解,加入5ml 高氯酸,繼續加熱至冒煙,使鉻氧化,并保持此溫度30s,取下,冷卻,以水稀釋至50ml 容量瓶中,定容。用移液管吸取10ml 母溶液于100ml 容量瓶中,加入10ml 定錳混酸溶液,10ml 過硫酸銨(15%),加熱煮沸1min,冷卻后稀釋至刻度。
空白溶液:在剩余顯色溶液中加入1 滴~2 滴亞硝酸鈉(1%),搖勻,使高錳酸鉀色澤褪去。
將顯色液與空白液分別置于比色皿中,于530nm 波長處,測其吸光度,從工作曲線上查出相應錳含量。
工作曲線繪制:選取與待測樣品同一類型的不同含量的標準樣品,按上述分析步驟操作,測其吸光度。以錳量為橫坐標,以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錳工作曲線。
5.1.1 標準曲線的線性檢驗

圖1 過硫酸銨銀鹽氧化法測定錳含量標準曲線
在測量范圍內,選取有證標準樣品系列,已知含量點至少6個(包括空白),每個含量點至少重復測定2 次,根據含量值與響應值繪制標準曲線。

表1 不同含量標準樣品對應吸光度
分光光度法一般要求其相關系數R ≥0.99,通過EXCEL 圖表向導中“顯示公式和顯示R 平方”功能,得到上述標準曲線R值為0.9992。表明此校準曲線的精密度符合要求。
5.1.2 準確度檢查
(1)有證標準樣品的分析。選取低、中、高3 種不同含量水平有證標準樣品,按照分析程序每個有證標準樣品平行測定6次,分別計算不同含量水平有證標準樣品的平均值、誤差等。由表2 可知,測試結果與標準值接近,分析結果可靠。

表2 不同含量標準樣品分析結果(單位:wt%)

?
(2)不同分析方法的比較。為驗證方法的可靠性和準確度,分別采用本方法和國標GB/T223.63-1988 高碘酸鉀光度法對不同的標準樣品進行測定,分析結果見表3,由表可知,用不同分析方法對同一樣品進行重復測定,所得結果接近,過硫酸銨-銀鹽氧化光度法具有較好準確度。

表3 不同測試方法下標準樣品分析結果(單位:wt%)
5.1.3 精密度檢查
精密度是指使用特定分析程序,在受控條件下重復分析測定均一樣品所得測定值之間的一致性程度。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測量系統隨機誤差的大小。測試結果隨機誤差越小,測試精密度越高。
(1)重復性。選取低、中、高3 種不同含量水平有證標準樣品,在相同條件下由同一分析員測定6 次,所得結果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1.79%、1.68%、1.01%,相對標準偏差全部小于2.0%,此方法測試結果重復性較好。

表4 同一測試人員在相同條件下分析結果的相對偏差(單位:wt%)
(2)再現性。選取有證標準樣品YSBC31403-2015,由A、B兩名分析員使用相同設備分別平行測定6 次有證標準樣品,所得12 個結果相對標準偏差不大于2.0%,此方法測試結果再現性較好。

表5 不同測試人員在相同條件下分析結果的相對偏差(單位:wt%)
5.1.4 實驗室間比對
本實驗室參加上海材料所組織的代號SCT-PT-1903 能力驗證活動,不銹鋼化學成分分析能力驗證計劃結果報告顯示,本實驗室采用過硫酸銨銀鹽氧化光度法,測定值為1.220%,與指定值相差0.002%,|Z|=0.1,|Z|≤2 結果滿意。
5.1.5 不確定度評定
(1)不確定度來源。獨立稱取同一試樣5 次,分別進行測量,所得結果見表6。根據被測量值與輸入量的函數關系,測量不確定度來源主要有:①測量重復性;②定容;③比色。

表6 獨立測定樣品5 次對應的吸光度
(2)測量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本實驗重復測量5 次,平均值為1.282%,標準偏差為0.0132%,則測量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為:u1=0.0132%/=0.0059%,u1,rel=0.0059%/1.282%=0.0046。
(3)定容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玻璃器皿的計量是在20℃下進行,而實驗室進行檢測工作的溫度一般在20±5℃,因而溫度變化影響較大。實驗中樣品與標準溶液在相同條件下,使用同一批鋼鐵量瓶,溫度的影響可認為相互抵消,不再計入。
(4)比色引入的不確定度。測定所用1cm 玻璃比色皿,器差在±0.002 之間,按照矩形分布,吸光度A 的平均值為0.458,則比色皿引入的不確定度為:ucell=0.002/=0.00115,ucell,rel=ucell/A=0.00115/0.458=0.0025。
由檢定證書可知,723PC 型分光光度計符合Ⅱ級,透射比示值允許誤差±0.5%,按照正態分布,95%置信水平,k=1.96,則分光光度計的標準不確定度為u723pc=0.5%/1.96=0.00255。試樣溶液與標準溶液在同一波長下測量,波長準確度影響相互抵消,可忽略不計,溫度對比色皿的影響相互抵消,不再計入。則吸光度引入的不確定度為:
uA== 0 . 0 0 3 6 ; u A , r e l=0.0036/0.458=0.0078。各不確定度分量不相關,計算相對合成相對標準不確定度:uc,rel==0.009,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為:uc=1.282%×0.009=0.0116%。取包含因子K=2,得擴展不確定度為:Uc=0.0116%×2=0.023%。錳的測量結果可以表達為:w(Mn)=(1.282±0.023)%,K=2。
(1)氣閥鋼中含較高的鉻(7.5%~24%),屬于高合金鋼,用王水溶解,并且在溶解時用高氯酸冒煙將鉻氧化。
(2)本方法關鍵在于使二價錳Mn2+完全氧化為七價錳Mn7+,并且生成的高錳酸HMnO4切勿分解。混酸中的磷酸可增加高錳酸HMnO4的穩定性,防止二氧化錳MnO2沉淀生成。
(3)樣品溶解后產生黃色的Fe(NO3)3,混酸中的磷酸可使其生成無色絡合物H3[Fe(PO4)2],消除其對比色的影響。
(4)當試樣中含鎢量高時,磷酸還可與鎢絡合生成易溶性磷鎢酸,避免生成黃色的鎢酸沉淀影響觀察終點。
(5)過硫酸銨氧化時,要求酸度不大于4mol/L,一般在1mol/L ~2mol/L 混酸中氧化。酸度過高氧化不完全,酸度過低則硝酸銀失去催化活性,易形成Mn4+沉淀。加熱煮沸1min,冷卻后稀釋,可以保證氧化完全,還可使過剩的過硫酸銨分解。
(6)少量本身無色的金屬離子不干擾測定,有色金屬離子含量不超過錳的200 倍~300 倍時,可在部分顯色溶液中加入數滴亞硝酸鈉使高錳酸色澤褪去,以此作為測定參比溶液來抵消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