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賀震

近日,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率先啟動“野生動物致害政府救助商業保險”機制。野生動物致害損失由政府投保和保險“埋單”,此舉破解了近年來頻繁發生的野生動物損壞農作物、傷害家畜、人員等情況時無處索賠的困境。
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在國家法律框架之下,有些地方法規對野生動物致害補償也作了相應規定。如《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規定:“因保護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受到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可以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補償要求。經調查屬實并確實需要補償的,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補償。”然而,現實中這些法律法規在一些地方一直無法落地實施。
近年來,南京市浦口區、江寧區等地野豬經常出沒,農田及苗圃屢遭破壞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二師兄”頻繁下山,致使大片莊稼被糟蹋,老百姓辛苦一年,可能顆粒無收。農作物被損后村民致電當地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說管不了,讓村民自己做好防范。村民致電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去現場察看之后便沒了下文。對此,村民無奈地表示,野豬屬于野生保護動物,我們應該保護,但它給我們造成的損失又該由誰來補償呢?
去年,江蘇省在南京市浦口區和宜興市試點落地政府主導的“野生動物肇事保險”,并取得積極進展。“野生動物肇事保險”又稱“野生動物致害政府救助責任保險”,屬于保險產品中的責任保險。該保險的具體操作辦法是,由縣級政府林業部門承辦,由政府財政出資,為轄區內居民投保野生動物致害險,形成“林業部門投保、保險公司理賠、受災群眾獲益”的“一條龍”式野生動物致害政府補償政策,保障期為一年,期滿進行續保,保期內一旦出現野生動物損害農作物,造成財產損失或導致人身傷亡的,村民可向相關部門反映,也可撥打保險公司專線,保險公司將立即派專人核定損失,根據相應的條款進行賠償。

南京市浦口區綜合當地野生動物棲息種類、現階段農業生產成本、居民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為浦口區居民量身打造,推出“野生動物肇事保險”。從今年起,南京市浦口區財政投入500萬元,攜手南京人保財險、南京中華財險公司,為野生動物“肇事行為”“埋單”,單人保費僅需約0.5元,全部由政府財政支出;每次事故每人傷亡、傷殘保障金額20萬元,每次事故財產損失保障金額、醫療費用保障金額5萬元。比如,水稻成熟前受侵害,按每畝650元理賠,成熟后按每畝1300元理賠;苗圃、樹木受侵害按照市場價值理賠;對于野豬、獐子、野雞等野生動物侵害農田的,理賠標準略高于農業保險。此外,按照保險合同規定,浦口區常住居民交通工具、住宅受到野生動物侵害時也能要求賠償。比如,如果私家車被野豬撞壞,由于找不到第三方責任人,車險只能賠付70%,有了野生動物肇事險,剩余的部分就可以通過該保險賠付。相比于其他地區,南京市浦口區開發的這一保險險種,保障范圍廣、保障程度高,保費更低、賠償更高。
“野生動物致害政府救助商業保險”機制的實施,可以很好地解決法律法規在現實操作中難以落地的問題;同時,該險種的實施,使野生動物肇事賠償由政府補償向商業賠償轉變,有效地破解了以前政府實施補償過程中的資金預算障礙、專業人員缺乏、補償過程難以監督等諸多難題,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相關部門的工作壓力。
“野生動物致害政府救助商業保險”機制經過一年多的推廣實踐,最大限度地維護和保障了轄區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利益,實現了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機統一,保護野生動物與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實現雙贏,這種機制創新值得總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