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12-5042-6801
摘要:教師職業倦怠是由于教師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缺乏成就感而引起的厭倦和疲憊等消極情緒,這種倦怠感不僅僅是一種消極的情緒感受,現已惡化成一種病態的職業心理狀態,在鄉村語文教師隊伍中表現的尤為明顯。鄉村語文教師作為鄉村語文教育活動的主導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當下,如何緩解鄉村語文教師的職業倦怠感已成為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工作。
關鍵詞:鄉村語文教師 職業倦怠 職業認同感 情緒感受
中圖分類號:G5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4(b)-0000-00On the Plight and Mitigation of Rural Teachers' Job Burnout
WANG Qiandi
(College of Arts,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Province, 252000 China)
Abstract: Teachers' job burnout is a negative emotion such as boredom and fatigue caused by teachers' lack of sense of achievement in teaching for a long time. This sense of burnout is not only a negative emotional feeling, but has deteriorated into a morbid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state, especially in rural teachers. As the leader of ru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rural teach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t present, how to alleviate the job burnout of teachers, especially rural teachers, has become the basic work of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Rural teachers; Job burnout; Professional identity; Emotional feeling
職業倦怠,又稱工作倦怠,是指在職業環境中,長時間保持過度緊張情緒而表現出的一系列身體和心理的并發癥,長此以往,個體身心耗竭,進而衍生出一種強烈的倦怠感。通過對鄉村語文教師職業倦怠的調查,發現鄉村語文教師職業倦怠的表現主要是:職業認同感低、學校管理模式僵化和低個人成就感。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年齡結構老化、工資待遇環境差、教師隊伍專業素質低、教師專業培訓未落到實處。該文針對其原因,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促進農村教師的自身發展和加強農村中學教師隊伍建設發展幾個方面提出了鄉村語文教師職業倦怠的對策和建議。
1鄉村語文教師職業倦怠現狀
1.1職業認同感低
職業認同感是指一個人對所從事職業的內在認同程度,而教師職業認同感是指教師從自己的教學經歷中逐漸發展、確認自己的教師角色的過程。鄉村語文教師教學的地點主要分布在農村和鄉鎮,過于安逸的教學環境和沒有激情的教學體驗使得教師們的工作熱情與剛入職時大相徑庭,甚至在最初教師選崗時,少數語文教師選擇鄉鎮崗位的原因竟是鄉村教學工作隨意性強、要求低,這些教師在最初的工作動機中就埋下了倦怠情緒的種子。
1.2學校管理模式僵化
大部分鄉村學校實行寄宿制教學,全封閉的教學環境和高壓的教學安排嚴重壓榨語文教師的工作時長,早讀晚讀、早中晚自習無縫銜接,在這高強度和高負荷的重壓下,鄉村語文教師無疑是這份教學工程的承包者。特別是畢業年級,升學指標壓力大、任務重,早晚自習已經是提高升學率的必備工作,雖然國家教育部門提倡為中小學生減負,但是出于對實際情況的考慮,在偏遠的鄉村當地教育部門只能因地制宜,增設畢業年級早晚自習也就成了公認的規則,年輕語文教師備課到凌晨已是常態,一成不變的工作模式消磨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1.3個人成就感低
生源外流是農村教育發展最突出的表現之一。城鄉教育對比落差嚴重挫傷了鄉村語文教師的成就感,大部分鄉村教學環境都比較落后,加上城市學校更重視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培訓,在語文教師評級、晉升、福利待遇方方面面都優于農村教師體制,鄉村語文教師難免產生較大的心理落差。隨著大量農村人口進城打工,城市優異的教育條件正吸引著一大批農村人口,成績優異的學生轉學現象已不足為奇,優質生源的外流嚴重挫傷了語文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鄉村語文教師的普遍低成就感現象已經嚴重影響到學校的正常運作、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師作為學生的培養者,其職業倦怠會影響教學情緒、態度等,降低工作效率和教學效果。從鄉村語文教師職業發展現狀探究鄉村語文教師職業倦怠對正確掌握產生倦怠的原因有重要意義,追根溯源不過是城鄉經濟差距的原因,反映到鄉村語文教師的倦怠與建設上又衍生出新的根源。統籌鄉村語文教師職業發展現狀,鄉村語文教師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感較低,普遍沒有樹立以學校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而與之相適應的專業理性教育也被擱淺。教育經費緊張是導致鄉村語文教師培訓不到位的主要原因,鄉村語文教師外出學習機會少,長期接受不到新的理念,加之鄉村語文教師任務重,有效學習提升的時間短,都在無形中挫傷鄉村語文教師的積極性。尤其是部分年紀大的教師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對自身能力的提升毫無動力,部分教齡高的鄉村教師也陷入“倚老賣老”的惡性循環。
2鄉村語文教師職業倦怠之溯源
2.1年齡結構老化
年齡結構老化是鄉村語文教師職業倦怠的首要原因。雖然近年來教師編制呈擴招趨勢,但是分配到鄉鎮學校的名額也僅有幾個,加上其他綜合因素,棄崗現象也頻頻發生,鄉村學校年輕語文教師隊伍得不到補充,長期注入不了新的教學力量,導致鄉村教學環境死氣沉沉。部分年紀大的語文教師對自身能力的提升毫無動力,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差,由于知識層面的匱乏和教學模式逐漸固化,難以改變自身現狀的無力感日益加重,部分教齡高的教師也陷入“倚老賣老”的惡性循環,只想趕緊退休或者內退。這種倦怠情緒逐漸在鄉村教師群體中迅速蔓延,不利于鄉村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2.2鄉村語文教師工資待遇環境差
教師的工資主要和教齡、職稱相關。在如今新課改的情況下,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在語文教學方面的壓力很大,并且鄉村語文教師普遍薪資不高,教師們普遍反映在購房、贍養父母方面有很大的經濟壓力,尤其是生育子女后,生活壓力倍增,同時也面臨著分身乏術的問題。學校的隱形工作也在加重鄉村語文教師的負擔,除了正常授課以外,大部分中小學語文教師還要擔任班主任,一些雜活和必要的人際關系處理等隱形工作也在消磨著教師的工作熱情。
2.3鄉村語文教師專業素質低
我國正大力倡導素質教育,推進教育現代化、城鄉教育一體化,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基礎性工作。鄉村語文教師自身素質與城市語文教師相比普遍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結合近年教師招聘準入門檻,語文教師編招聘兩級分流明顯,城市語文教師編招聘門檻高,專業性強,甚至一些沿海城市語文招聘都要求漢語言、學科語文專業相關的研究生及以上,名校畢業生群集競爭激烈。由于鄉村教育教學環境較差,鄉村語文教師招聘在學歷和專業要求條件都適當寬松,音體美教師入職后被分配去語文教學崗位在鄉村學校也不足為奇,鄉村語文教學質量很難保證。
3鄉村語文教師職業倦怠之改善途徑
3.1善教樂學善是克服鄉村語文教師職業倦怠的關鍵
3.1.1樹立職業自豪感
鄉村語文教師是鄉村教師職業倦怠現象的主要對象,教師必須從自身出發,找回教育者的“初心”,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樹立教學小目標,體味教學的成就感,從自身出發根除倦怠感,從心底里堅定從教的信念,提高自身的教育素養,逐漸找回職業自豪感。
3.1.2善教樂學
樂教善教是鄉村教師克服倦怠的法寶。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扮演著多種角色,如何巧妙地進行角色轉換是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也是考驗一個教師能力的重要體現。鄉村語文教師要從心底里接受自己的職業,善教樂學,不斷更新語文教育理念,熱愛語文教育事業,并且發自內心地愿意為教師事業奉獻終身,這就需要鄉村語文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創新語文教育思想,改變語文教育模式,靈活運用語文教學方法,加強自身教學能力建設從而形成自己的語文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鄉村語文教師們善教樂學,不斷提升進步,進而有較為出色的教學成果,增強了教師們的成就感,化壓力為動力,倦怠情緒自然就消失殆盡了。
3.1.3勇于自省
鄉村語文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克服倦怠情緒,積極尋求心理倦怠的解決方法。當出現職業倦怠情緒時,鄉村語文教師應該積極與同事或者主任領導溝通,嚴重時需要咨詢專業的心理醫生,釋放情緒壓力。同時鄉村語文教師務必重視自身心理建設,工作之余與人積極交流溝通,多參加群體活動,注重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抗壓解壓能力,每天反省自己,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正確釋放自己的倦怠情緒。
3.2提高語文教師待遇是預防鄉村語文教師職業倦怠的根本途徑
3.2.1明確鄉村教師的特別重要地位
近年來,部分地區對鄉村教師的重視不夠,鄉村地區的中小學職業吸引力度不足,時代發展證明,知識和人才的儲備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教育的發展,必須在全社會倡導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必須將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合理擴大鄉村教師編制,積極引導應屆畢業生投入到鄉村教師隊伍的建設中去,改善鄉村教師群體年齡的斷層,讓廣大鄉村教師在社會上有榮譽感,形成人才競相從教的良好局面,讓教師真正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
3.2.2大力提升鄉村語文教師待遇
鄉村教師倦怠問題如此嚴重,根源還是在于鄉村教育經費投入不夠、待遇福利差的問題,所以必須從根本上保證鄉村教育經費的投入。要解決此問題必須切實提升鄉村教師的待遇福利,采取有針對性的補貼,加大鄉村教師資源供給,同時改善鄉村學校的教育環境,保障鄉村語文教師的財權更好地激勵鄉村語文教師破解自身倦怠瓶頸,讓鄉村語文教師真正有歸屬感,才能促進鄉村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3.3學校的管理和引導是緩解鄉村語文教師職業倦怠的必要手段
3.3.1關愛鄉村語文教師成長
學校是教師工作的主陣地,教師職業倦怠的消解離不開學校的管理和引導,教師是扎根于一線教學工作的骨干人員,教師的狀態切實地影響學校和學生的發展,緩解教師的職業倦怠也是學校不可推辭的義務之一。鄉村學校應多方面多角度地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緩解鄉村語文教師的職業倦怠現象,鄉村學校必須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充分尊重和關愛鄉村語文教師的成長,營造“和諧有愛,以人為本”的校園環境,真正讓語文教師們有歸屬感,通過各種表揚激勵措施激發鄉村語文教師的主人翁精神,讓他們從心底里繼續投入到鄉村學校的語文教育事業發展中。
3.3.2破除形式主義壁壘
鄉村學校必須堅持以實踐為導向、以學情為基礎的戰略布局,不斷減輕語文教師的工作負擔、緩解教師的工作壓力。同時立足本校發展實際,靈活運用“彈簧原理”,真切關注鄉村語文教師的發展需要,合理調整作息時間,科學規劃早中晚自習進度。更要破除形式主義壁壘,尤其是形式主義的工作、雜活,調動語文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根除應付工作的心理,從萌芽上阻斷鄉村語文教師倦怠情緒的發展。
4結語
當今中國發展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之中,面對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鄉村語文教師隊伍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職業倦怠正在成為阻擋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的主流因素。隨著鄉村語文教師職業倦怠的普遍化,已經嚴重影響到學校的正常運作、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有效預防和克服鄉村語文教師職業倦怠成為當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首要考慮的問題。因此,鄉村語文教師、學校、社會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積極預防和消解這種倦怠情緒,齊心協力推動我國鄉村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新平.新時代鄉村教師職業倦怠的心理成因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2021(29):11.
[2]高華瑜.農村高中教師職業倦怠影響因素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21.
[3]李歡玉,雷群泌,劉媛.心理健康管理視角下高職教師職業倦怠的干預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1,40(7):111-113.
[4]丁雯,姜雯寧,邊雪晴,等.教師情緒智力和職業倦怠:組織公平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技術與應用,2021,9(7):391-401.
[5]蔡曉璐.課堂教學情緒對教師職業倦怠的影響:情緒調節策略的調節作用[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21.
[6]邢玉莉.高職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及對策[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4(2):24-27.
作者簡介:王乾迪(1999—),女,碩士,研究方向為學科教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