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標 李娟
“雙減”政策頒布后,長沙市芙蓉區育英第二小學開始對政策進行研究,就提出的“減輕學生作業負擔”進行專題研究,召開各種會議進行研討,確定“三位一體”作業創新模式。從作業管理、作業設計、作業檢查與評價、作業反饋等四個方面保障學生作業的高效、高質,形成具有學校自主特色的創新作業模式。
一、強化作業管理體系
學校建立了校長室主抓、教研室研討、教導室督察、教研組落實的“三位一體”管理體系。
1.校長室主抓學生作業管理
學校成立由校長掛帥的作業管理領導小組,每月不定期召開學校教導教研、教研組長會議。校長不定期抽查教師作業布置、設計情況、完成情況、評價情況,對學生作業管理出現的困境召開專題會議,及時予以糾正。學校將教師作業設計納入年度教師評優評先,督促教師進行作業創新研究,促進和提高教師個人專業能力。
2.教研室每月專題研討,創新作業研究
由教研室牽頭,每月召集教研組長、骨干、卓越教師進行創新作業研討,從多維度去創新作業設計。各年級組各學科統籌作業,先研究教材,再研究課堂目標,然后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性,每周舉行教研活動,增加作業設計研討次數,針對每周教學內容、學科特點,找尋作業創新點;從難度系數、教學目標、學生學情、完成時間等方面綜合考慮每次作業的設計;布置難度系數不一的分層作業和選做作業。建立學生作業教師試做制度,制定專業的作業試做本。通過教師試做,不僅能預估學生完成時間,還能對作業難度系數更好地把握,發現作業存在的問題,舉一反三,更好地布置高效高質的學生作業。同時舉辦全校教師創新作業設計比賽,以賽事帶動教師創新的積極性。
3.教導室每周督察,及時評價反饋
針對作業管理的檢查和評價,教導室建立了專門的作業管理制度。首先在全校家委會成員中選擇班級家委會會長作為學生作業監督員,可通過各媒介快捷地對作業問題進行反饋。其次,在每個班級設置學生作業監督員,每天對班級作業進行登記和問題整理,每周上交教導處檢查,針對檢查出現的問題,反饋給任課教師整改。學校行政部門不定期抽查教師作業設計和布置情況,并對全校進行反饋。最后,教導室建立問題清單和臺賬制度,作為教師年底創先爭優評價指標之一。
二、創新作業設計方法
通過實施PBL項目式作業、綜合實踐作業、學科特色作業、基礎性作業,構建學校“四位一體”作業設計體系。只有經過不斷的推敲設計,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優質高效的作業設計,是完成課堂目標的輔助方式之一。
1.每學期一次PBL項目式作業設計
學校作為芙蓉區PBL項目化試點校之一,已經在全區承辦和開放了第一次項目式學習,確定紅色主題“今天如何學習英雄”,通過語文、美術、體育和舞臺劇課程方式,前期給學生布置作業,主要為搜集英雄事例、英雄圖片、英雄詩詞等,通過精彩的課堂呈現,率先示范,讓學校在全區項目化學習走在前列。與此同時,各學科教研組每學期進行一次項目式作業設計,如以“春天”為主題的語文+美術+音樂項目式作業,包括尋找春天的詩詞、散文;通過語文詩詞,畫出春天的場景;根據春天的場景,找尋合適的歌曲。
2.每月一次綜合實踐作業
為進一步提高綜合實踐活動作業質量,學校各學科組認真研究,每月進行一次綜合實踐作業。包括社會環境調查:走進敬老院、志愿者服務活動、家庭勞動和校園環境清掃;體育綜合實踐作業:社區體育志愿者;數學綜合實踐作業:為家里去超市購物,聯系生活實際,計算所需要的費用;音樂綜合實踐作業:為敬老院老人彈琴跳舞;等等。
3.每周一次學科特色作業
每個學科都有學科特色,需要深挖教材,聯系實際,教材來源于生活,更要用于生活,要努力構建有自主特色的學科作業。在學科特色上,學校要求每周開展一次相關課程,如語文教師布置的“中華傳統節日”“歷史上以謀略取勝的故事”等,數學教師布置的“美麗的軸對稱圖形”“數學題研究報告”等,英語教師布置的“有趣的詞匯表”“英語繪本改編”等,這些作業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作業的內涵。
4.每天一次基礎性作業
學校為了更高效地布置基礎性作業,由學科組制定大單元統整教學,年級統一布置作業,可以更好地察覺年級學生學習的效率,對出現的問題進行集中研討反饋,改進作業布置中的不足。進行分層次作業布置和設計、選做和必做、教師試做來解決問題。
三、完善作業評價與反饋
我們構建了針對性反饋、層次性反饋、集體講評與個別輔導相結合、人性化反饋“四位一體”的作業反饋體系。
學校要求學生作業必須由任課教師批改,而且要有反饋和評價,反饋和評價要做到全面、細致,并建立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登記臺賬制度。教師對學生作業的反饋,不僅要全面,而且要照顧到所有學生,以此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能以偏概全,忽視學生的情感和心理。
針對性反饋 在學生作業練習中,錯誤的方式可能很多,學校要求教師在反饋時要有針對性,對某些錯誤不值得過分追究,可以點到為止,減少不必要的反饋,抓住重點。
層次性反饋 層次性反饋可以將錯誤類型相同的集中起來一起糾錯,避免學生一個個地追問教師,既能節省時間又可以提高效率。
集體講評和個別輔導相結合 學生因為存在個體差異,在作業完成上也會有不同表現,因此針對作業講評,應進行個體差異講評。學校要求教師在基礎性題目上可以集體進行講解,但對難度系數大的題目、不是所有學生能夠理解的情況,要注重集體講評和個別輔導相結合,要讓所有學生都能夠掌握和理解這個知識點。
人性化反饋 教師在作業反饋時,不能打擊和過分貶低學生,要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和表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學校通過對政策的研究,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學校學情的作業創新管理模式。這不僅能有效減輕學生作業負擔,解除家長的擔憂,還能真正地將“雙減”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