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燕


人的成長過程確實是一個受環境和他人影響的過程。但是成長的能量系統只能從內部構建,也就是說,真正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建立和維持穩定的內在自我狀態,且在穩定中保有思考和應對外界影響的彈性。
這是每個人生階段都要面對的議題,但顯然這對青少年來說更為困難:青春期必然要經歷一段混亂且困惑的自我認知及認同歷程。這個過程中的焦慮情緒會導致個體在青少年早期難以思考他人評價的隱含意義,任由贊揚或批評長驅直入,誘發個體內心深處的強烈滿足感或挫折感。
雖然這不是什么令人愉悅的體驗歷程,但的確屬于青春期開端正常的具體表現,不必過度自我懷疑和恐慌。只要開始有意識地去關注和探索內在的自我狀態,逐漸形成穩定的自我認知和評價,這種能量動蕩也是可控的。
具體可以試試從這幾個小方法著手。第一,留意記錄自己的情緒體驗、個性特征、行為模式和學習水平,并形成自我評價。第二,收集熟悉你的父母、老師、同學等對你的描述和評價。第三,尋找你自己的和他人的描述、評價里相對同質的內容,并將其歸類。第四,通過學習或者實踐對這些特征和表現進行驗證、調整和解釋,不斷優化自我認知,逐漸形成穩定且有彈性的內在自我評價框架。
當然,這是一個急不得也無須過多懊惱的過程。畢竟,這是一個貫穿一生的議題,需要我們在漫長歲月中慢慢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