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佳零
深埋在地下的礦產資源極其豐富,人們發明了各種儀器來探測礦產資源。你知道嗎,其實許多植物也能幫助我們探測礦產資源。
我國古代,就曾記載有“草莖赤秀,下有鉛”“草莖黃秀,下有銅器”“山上有蔥,其下有銀;山上有薤,其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銅錫”“山中有玉者,木旁枝下垂”的論述。這比國外的植物探礦理論早了幾百年。這些植物就是找礦專業領域內常稱的“指示植物”。
1951年秋,我國學者謝學錦和徐邦梁到安徽安慶月山采集土壤、巖石試樣,一個奇特的現象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在銅礦區內,有一種植物生長得特別茂盛,極其惹人注目。后來,他們對這種植物進行分析,發現其含銅量很高。經鑒定后,認為這是一種“喜銅”植物,人們稱其為“銅草”。這是我國用科學方法正式發現的第一種找礦的指示植物。
金屬礦的存在能給植物染上特殊的顏色。例如銅元素進入植物體內能使植物的花朵呈現藍色;錳可以使植物的花朵呈現紅色;鈾可以使紫云英的花朵變為淺紅色;鋅可以使三色堇花朵的顏色變得更加鮮艷。這樣,我們根據植物花朵的顏色變化就可以找到相應的礦藏。
非洲贊比亞西北部的卡倫瓜,有一個世界著名銅礦。這個銅礦的發現就是得益于一種開藍色花朵的“銅花”。我國北部生長著一種叫海州香薷的草本植物。這種植物備受地質工作者的青睞。因為凡是有這種植物的地方,那里往往埋藏著銅礦。
歐洲有兩位化學家對一片地里的玉米的化學成分進行研究。他們將玉米燒成灰,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它的成分,結果竟然在玉米燒成的灰里面意外地發現了黃金。玉米為何會含有黃金?接著他們又對當地其他幾種植物進行分析,也發現了黃金,結果在這里找到了一個金礦。
野生中國石竹,又名洛陽花、洛陽石竹等,原產中國東北、華北及長江流域,分布區域很廣。1985年,在膠東三山島金礦,石竹被首次發現與金礦在空間上有伴生關系??茖W家經過5年的調查研究,確定它就是膠東金礦的直接指示植物。在8月的開花期,由于紅色石竹花易于識別,用于發現金礦特別有效。
有時候,某些礦物的存在會嚴重影響到植物的生存,所以,這些植物的發育一般是畸形的。例如,在鹽類和石膏礦床上,植物一般比較矮小;硫化物礦區內因地下水酸度過大,也能使植物枯萎,但磷礦區內的植物往往生長得特別茂盛;青蒿生長在普通土壤中時,植株高大,而生長在富含硼的土壤中時,植株就變得又矮又小。人們根據植物的生長狀況,就可能找到相應的礦藏。
盡管利用指示植物尋找礦產資源的歷史已經很悠久,但單純依靠植物的導向作用,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為造成植物異常表現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氣候、水文、土壤、地形、地貌,等等。
毋庸置疑,指示植物在找礦工作的前期作用重大,正是這默默無聞的“向導”在無聲無息地向我們訴說著豐富的信息。只是,在這一基礎上,人們還需要辨明真偽,結合多種方式,發揮各種找礦方法的優勢,探索深埋地下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