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家庭養育成本對已育一孩夫婦生育意愿的影響
——基于2019年西安市五城區調查數據的分析

2022-06-02 10:25:46羅志華吳瑞君賈志科
人口與經濟 2022年3期
關鍵詞:成本

羅志華,吳瑞君,賈志科

(1.華東師范大學 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2.華東師范大學 社會發展學院,上海 200241;3.河北大學 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一、引言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生育政策歷經多次調整與完善,促使人們的生育意愿、生育行為和生育水平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從1960年的5.76下降到了2020年的1.3,我國人口正面臨“低生育率陷阱”的嚴峻挑戰。關于低生育率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育齡婦女規模縮小、婚育推遲等因素降低了總和生育率,另一方面則更多是因為育兒成本偏高加重了育齡群體的生育顧慮,進而降低了其生育意愿。2021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也表明育兒成本過高已經成為阻礙人們生育意愿轉化為實際生育行為最主要的現實約束。因此,在低生育率背景下,探討養育成本如何導致育齡夫婦在生育問題上“望而卻步”,不僅能從理論上深化養育成本與生育意愿關系的認識,而且也對分類降低養育成本、提升生育意愿和穩定低生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伴隨中國進入以成本約束驅動為主導的低生育率階段,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的影響已得到了廣泛關注。一些研究發現,我國多數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工作生活比較緊張,經濟壓力大是居民生育意愿主要的限制因素。具體而言,生育孩子的經濟成本、心理成本、機會成本、家庭生活質量成本、職業發展成本和人際關系成本等均會顯著降低育齡群體的生育意愿,并且這些成本的分擔在不同主體間具有不均衡性,主要表現為家庭比企業和政府承擔的生育成本更多、女性比男性承擔的隱性成本更多等。盡管上述經驗研究初步探討了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的影響,但由于養育成本測算的復雜性以及生育意愿指標的多元性,相關研究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首先,現有研究將養育成本置于生育成本的概念框架下籠統地討論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的影響,不僅忽略了養育成本與生育成本的內在差異,而且也容易因統計資料的誤差而產生混淆結果甚至結論的風險;其次,現有研究在分析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的影響時,大多聚焦于某項單一的養育成本如經濟成本、機會成本等,很少將其納入完整的養育成本測度體系中進行分析,難以比較不同成本間的內在差異;最后,現有研究大多采用新家庭經濟學的“成本—效用”理論來解釋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的影響,卻較少從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階段養育成本差異的角度來理解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影響的異質性,這就導致我們對養育成本與生育意愿關系的認識仍然停留在“經濟負擔重”的寬泛結論,而忽視了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家庭養育成本高低對生育意愿的影響效應。

基于以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主要關心的問題是:在低生育率背景下,已育一孩夫婦養育成本和生育意愿的總體狀況如何?身處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階段的已育一孩夫婦在養育成本和生育意愿方面存在何種差異?各項養育成本及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養育成本又是如何影響到已育一孩夫婦生育意愿的?通過這些問題的回答,本文可能的貢獻主要有三點:首先,在傳統新家庭經濟學的基礎上,將家庭生命周期理論引入生育意愿研究,不僅有助于從靜態角度認識生育意愿的成本約束機制,而且也能夠從動態角度把握周期性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的影響機理。其次,在新家庭經濟學和家庭生命周期理論的分析框架下,探索構建養育成本的綜合性測量指標體系,并在生育意愿指標上采用“現實條件下的打算(生育)子女數”替代“假設條件下的意愿子女數”,有利于推進養育成本和生育意愿測量指標體系的反思與改進。最后,本研究發現了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影響的異質性,并且這種異質性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家庭中表現尤為突出,有助于加深對低生育率背景下身處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已育一孩夫婦生育意愿的認識與理解,進而更好地把握未來人口生育水平的變化態勢。

二、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1.養育成本與生育意愿的關系:從成本—效用分析到孩子需求理論的解釋

經濟學領域對生育意愿的研究,主要回答的是“經濟理論與生育意愿及其行為的相關性如何”這一問題,成本—效用理論和孩子需求理論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解釋理論,兩者都遵循一種成本與收益交換的邏輯。成本—效用理論認為,一個家庭是否生育子女或生育多少子女,取決于出生子女為父母提供的效用或精神情感滿足與撫育孩子付出的各項成本之間的對比關系。其中,孩子的效用來自消費效用(consumption utility)、工作或收入效用(work or income utility)、保障效用(security utility)和家庭效用(family utility),而成本則主要包括直接成本(direct cost)和間接成本(indirect cost),尤其間接成本可能比直接成本更加重要。伴隨家庭收入的增加,直接成本或間接成本在上升的同時也會導致孩子邊際效用的遞減,進而降低生育意愿。因此,無論撫養孩子的成本如何變化,父母對孩子的數量需求最終都會減少。

孩子需求理論在孩子成本—效用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解釋了父母在孩子質量與數量之間的權衡。該理論認為,育兒作為一種“時間密集型活動”和“收入密集型活動”,迫使父母在生育孩子的經濟理性與心理滿足間作出選擇,這種選擇的依據主要就在于“凈成本”(net cost)的高低,“子女的‘凈成本’……等于預期支出的現值加上父母服務的估算價值,減去預期收益的現值加上子女服務的估算價值”。當“凈成本”為正值(成本>收益),生育意愿較低;當“凈成本”為負值(成本<收益),生育意愿較高。此外,由于“效用最大化”原則要求額外孩子的邊際收益與撫育孩子的“凈成本”相等,因此父母從孩子身上獲得的心理滿足將直接取決于他們在孩子身上花費的成本。不論父母的收入是否增加,養育每個孩子成本的升高必然會導致生育意愿的降低。

成本—效用理論和孩子需求理論把家庭收入、育兒經濟成本、陪伴時間成本、母親機會成本等納入生育決策的分析中,從靜態角度有效討論了撫養孩子的成本對生育意愿的降低效應,這種結論在加拿大、意大利、法國、丹麥、中國、日本、南非等多個國家都得到了實證驗證。同時,伴隨經濟社會發展和生育率轉變,一些學者近年還關注了房價、個人稅負成本等對生育意愿及生育率的負向影響。基于新家庭經濟學成本與收益交換的邏輯,生育孩子作為一項家庭事務,其成本與收益的對比是生育決策的主要依據,當夫婦感知到的各項直接或間接養育成本越高、效益越低,則其生育孩子的風險就會更大、顧慮就會越多,就越有可能擁有較低的生育意愿。據此,我們提出如下的研究假設:

假設1a:養育孩子的直接成本越高,已育一孩夫婦的生育意愿越低。

假設1b:養育孩子的間接成本越高,已育一孩夫婦的生育意愿越低。

2.周期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的影響:家庭生命周期理論的解釋

家庭生命周期理論(family life cycle theory)將家庭的生命周期劃分為形成、擴展、穩定、收縮、空巢和解體六個階段,其相關時間序列事件可從形成(婚姻)、生育(生育孩子和撫養孩子)和死亡三個部分考慮。其中,家庭的形成和父母的身份被認為是生命過程中個人福利生產的工具性目標,特別是生育作為聯結家庭生命周期擴展和穩定階段的重要生命事件,不僅關系到家庭未來的福利收益與損失,而且還將決定家庭內部的日常生活情境。因此,分析不同家庭之間以及同一家庭內部的生育意愿與行為差異,往往對考察家庭生命周期的生育水平變動具有重要意義。

在家庭生命周期與生育意愿及行為關系的分析中,相關研究基本上形成了兩種路徑:一種是從時期或隊列的角度考察人口生育水平如何受到個體生命周期的影響,尤其側重于從女性的生育周期分析家庭整體生育能力的變化,如米諾(Mineau)等人發現摩門人1800年至1869年間出生的早婚女性比晚婚女性終身生育的子女數平均多3個左右,米諾和特魯塞爾(Trussell)發現母親生育年齡增大會在生育周期內抑制生育率;另一種則是使用父系家庭生命周期指數估計父親的年齡別生育率,或者通過觀察母親在不同家庭生命周期中的生育意愿變化來獲取“真實”的生育意圖。

盡管家庭生命周期理論作為家庭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理論和分析工具,通過分析生育行為在家庭時序中的位置有助于厘清生育變遷背后的機制和原因,但卻很難從家庭內部看到不同生命周期的家庭是如何基于經濟理性進行生育決策的。就生育決策而言,家庭生命周期面臨的經濟風險會顯著影響生育意愿,尤其是養育孩子的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引起的預期經濟風險將會制約家庭的生育選擇。研究表明,在家庭生命周期的擴展至穩定階段,孩子年齡較大生成的“替代勞動力”使得母親的照料時間減少,意味著母親時間的機會成本較低,可能會提高生育意愿。當前,養育成本過高已成為我國生育意愿的主要限制因素,并且由于撫養孩子的成本伴隨孩子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因而已育一孩夫婦可能會選擇在各項撫育成本相對較低的家庭生命周期階段生育孩子。據此,我們提出如下的研究假設:

假設2a:家庭生命周期階段的直接養育成本越高,已育一孩夫婦的生育意愿越低。

假設2b:家庭生命周期階段的間接養育成本越高,已育一孩夫婦的生育意愿越低。

基于此,本研究的理論分析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理論分析框架

三、研究設計

1.數據來源

本研究的調查數據來源于2019年陜西師范大學社會學系在陜西省西安市實施的“養育成本及生育意愿狀況專項調查”。該調查采用簡單隨機抽樣和寬松的配額抽樣結合的方法:首先,根據《西安市統計年鑒2019》中2018年全市及各區縣常住人口數、出生率、生產總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抽取西安市五個具有代表性的城區(雁塔區、未央區、碑林區、長安區、蓮湖區),然后按照計劃的1050個樣本向每個城區等額分配210個樣本;其次,根據各城區計劃樣本數確定街道抽樣數量,遵照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在五個城區中分別隨機抽取25個街道;最后,根據計劃樣本數和抽取街道數,每個街道隨機抽取50個樣本,并參照每個城區抽取街道的地理位置隨機選取分布在該街道的兒童游樂場、兒童公園等兒童較為集中的場所,對居住地在西安市且為本地戶籍、家中有一個0—12歲孩子的父親或母親進行調查。本次調查采用“現場發放問卷,當場填答,當場回收”的方式進行,共發放問卷1050份,實際回收1030份,有效回答率為98.10%。在剔除缺失值、回答不符合邏輯等情況的基礎上,最終選取了其中969個已育一孩夫婦家庭,構成了本研究所使用的樣本數據。

2.變量說明

(1)因變量。生育意愿是人們對生育孩子的數量、性別、時間和動機等方面的期望、態度或看法,其中又以數量最為重要。通常生育意愿數量維度的測量主要包括理想子女數或“假設條件下的意愿子女數”兩個指標,由于理想子女數并不是人們“想生的孩子數”,且離現實的生育意愿更遠,因而其測量效度要低于“假設條件下的意愿子女數”。在本研究中,生育意愿主要通過打算(生育)子女數進行測量,但在分析時并不是使用“假設條件下的意愿子女數”,而是通過詢問被訪者“在綜合考慮現實情況下總共打算生育幾個孩子”,得到更接近現實生育意愿、測量效度更高的“現實條件下的打算子女數”。

(2)主要自變量。①家庭生命周期。按照兒童的成長心理發展規律以及教育體系關于嬰幼兒期(0—3歲)、學齡初期(4—6歲)和學齡期(7—12歲)的劃分標準,依據調查問卷中的一孩年齡將已育一孩夫婦家庭劃分為0—3歲家庭、4—6歲家庭和7—12歲家庭,以揭示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階段的養育成本及生育意愿差異。②直接經濟成本。直接經濟成本指的是父母在養育孩子過程中付出的各項直接經濟費用。在本研究中,直接經濟成本主要包括教育成本、飲食成本、服飾成本、娛樂成本、醫療成本、親子旅游成本等。由于這些經濟成本的絕對數值較大,并且可能存在異方差問題,因而在實際分析時將各項經濟成本均轉化為自然對數。③間接成本。間接成本主要包括機會成本、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和休閑成本。其中,機會成本、人力成本和休閑成本分別由被訪者對“在工作中,因為照顧孩子導致了我的工作出現短暫的中斷”、“照顧孩子導致自己作息時間混亂,改變了原有的生活習慣”和“因為照顧孩子而減少了正常的娛樂休閑和社會交往活動”的受影響程度進行評分(0—10分),評分越高,表示相應的間接成本越高;時間成本則反映了父母在養育孩子上花費的時間情況,主要通過詢問被訪者“您平常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是多少個小時”得到。

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3.分析方法及策略

為了全面了解和把握養育成本與生育意愿的基本情況及其差異,本研究主要采用描述統計和回歸統計分析兩種方法對一孩養育成本與青年夫婦的生育意愿關系展開分析。首先,根據主要自變量和因變量的特征,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來描述不同家庭在養育成本和生育意愿方面的基本狀況及其差異;其次,采用泊松回歸(Poisson regression)分別建立全樣本回歸模型和分家庭生命周期的分樣本回歸模型,考察養育成本對不同家庭生育意愿的影響。采用泊松回歸,主要的考慮在于生育意愿是一個非負整數的離散型隨機變量,數據分布不屬于正態分布而是偏態分布,無法滿足經典線性回歸分析的基本假設,因此使用泊松回歸或負二項回歸更為合適。通過進一步展開似然比檢驗,泊松回歸分析方法得到了支持,故最終采用穩健標準誤建立泊松回歸統計模型來分析數據。

四、結果與分析

1.養育成本與生育意愿的描述統計結果

(1)基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生育意愿差異。表2報告的是家庭生命周期與生育意愿的方差分析結果。結果表明,在0.05的置信水平上,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生育意愿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性差異。具體而言,0—3歲、4—6歲和7—12歲家庭的平均打算子女數分別為1.43、1.32和1.29,說明現有一孩年齡較小的家庭,其打算生育意愿相對較高。Scheffe多重比較檢驗表明,在三組家庭中,0—3歲與4—6歲、7—12歲兩個組別的家庭在生育意愿方面的差異是顯著的,而4—6歲與7—12歲家庭的生育意愿則沒有顯著差異。

表2 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生育意愿

(2)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的直接養育成本差異。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的直接養育成本差異比較結果表明(見表3),不同生命周期的家庭在養育一孩方面存在教育成本、飲食成本、娛樂成本和旅游成本的差異。從教育成本來看,0—3歲、4—6歲和7—12歲家庭每年的平均教育花費分別為8201元、26630元和23571元,Scheffe多重比較檢驗表明,4—6歲和7—12歲家庭的教育成本比0—3歲家庭分別高出18429元、15370元,而4—6歲和7—12歲家庭之間的教育成本不具有明顯差異。在飲食成本方面,0—3歲、4—6歲和7—12歲家庭的平均飲食和營養費分別約為10732元、7506元和9648元,不同家庭的飲食成本呈現出一種“U”型結構,Scheffe多重比較檢驗結果顯示,0—3歲比4—6歲家庭的平均飲食費用要高出3226元,而0—3歲與7—12歲家庭、4—6歲與7—12歲家庭間的飲食成本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差異。在娛樂成本方面,0—3歲、4—6歲和7—12歲家庭每年花費在孩子身上的平均日常“陪玩”經濟成本分別為2690元、3712元和3902元,Scheffe多重比較檢驗結果表明,0—3歲比4—6歲、7—12歲家庭的娛樂成本分別低出1022元、1212元,而4—6歲與7—12歲家庭的娛樂成本則不具有顯著差異。從旅游成本來看,0—3歲、4—6歲和7—12歲家庭每年的平均旅游成本分別為4546元、9052元和7229元,各個階段家庭的旅游成本表現為一種倒“U”型結構。Scheffe多重比較檢驗結果表明,0—3歲比4—6歲、7—12歲家庭的旅游成本分別低出4506元、2683元,而4—6歲比7—12歲家庭要高出1823元。

表3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的直接養育成本比較 元

(3)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的間接養育成本差異。從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間接養育成本來看(見表4),不同家庭在養育一孩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間接機會成本、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和休閑成本的差異。具體而言,在機會成本方面,7—12歲家庭的機會成本在0.1的置信水平上表現得比4—6歲家庭的機會成本更高,更容易面臨工作中斷的風險;而其他兩組家庭的機會成本則不具有顯著差異。就時間成本而言,0—3歲、4—6歲和7—12歲家庭每天陪伴孩子的平均時長分別為7.72小時、5.56小時和5.20小時,Scheffe多重比較檢驗結果表明,0—3歲家庭陪伴孩子的日均時間比4—6歲和7—12歲家庭分別高出2.16小時和2.52小時。在人力資本方面,三組家庭的人力資本差異主要體現在0—3歲與4—6歲家庭、0—3歲與7—12歲家庭兩個組別,一孩年齡越大的家庭,投入的人力成本也就越高。此外,從休閑成本來看,0—3歲與7—12歲家庭僅在0.1的置信水平上存在休閑成本的顯著差異,0—3歲家庭的休閑成本要高于7—12歲家庭。

表4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的間接養育成本比較

2.生育意愿的決定因素

我們使用泊松回歸模型來估計各類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對已育一孩夫婦生育意愿的影響,結果如表5和表6所示。模型的因變量為生育意愿,即“現實條件下的打算子女數”。表5中模型(1)—(3)建立了全樣本回歸模型,以觀察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對已育一孩夫婦生育意愿的影響以及這種影響的變化;表6中模型(4)—(6)是分樣本的回歸模型,以觀察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階段的養育成本對已育一孩夫婦生育意愿影響的差異。

表5 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影響的全樣本回歸模型

表6 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影響的分家庭生命周期回歸模型

(1)全樣本的回歸模型結果。模型(1)建立的是全樣本的基準模型,加入的是控制變量。結果表明,教育水平、家庭經濟條件、祖輩支持照料、家庭生命周期、理想子女數均對生育意愿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從教育水平來看,相對于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下的已育一孩夫婦,大學專科、大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均會顯著降低生育意愿,這與國內大多數調查研究得出的高學歷會降低生育意愿的結論一致。從家庭經濟條件來看,家庭經濟條件越差,則已育一孩夫婦的生育意愿就越低。在祖輩支持照料方面,相對于沒有祖輩支持照料的已育一孩夫婦,有祖輩支持照料會顯著提高生育意愿。就家庭生命周期而言,相對于0—3歲家庭,4—6歲和7—12歲家庭的生育意愿顯著降低。在理想子女數方面,理想子女數對已育一孩夫婦的生育意愿具有正向影響,理想子女數越多,則生育意愿越高。

模型(2)在模型(1)的基礎上納入直接經濟成本,結果顯示,在0.05的置信水平上,教育成本和娛樂成本會顯著降低已育一孩夫婦的生育意愿。也就是說,倘若養育孩子的教育成本和娛樂成本越高,則已育一孩夫婦的生育意愿越低。飲食成本、服飾成本、醫療成本、旅游成本對生育意愿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納入直接經濟成本變量后,老年照料負擔對生育意愿的影響開始逐漸顯現出來,在0.05的置信水平上,這表明,相對于沒有老年照料負擔的已育一孩夫婦,有老年照料負擔的夫婦將會明顯降低生育意愿。

模型(3)在模型(2)的基礎上納入間接成本,結果顯示,機會成本和人力成本對已育一孩夫婦的生育意愿具有顯著影響,而時間成本和休閑成本對其生育意愿的影響不顯著。具體來看,機會成本會顯著降低生育意愿,機會成本越高,則生育意愿越低;人力成本也對生育意愿具有明顯的降低作用,人力成本越高,則生育意愿也就越低。也就是說,在間接成本中,機會成本和人力成本均會降低已育一孩夫婦的生育意愿。

(2)分家庭生命周期的回歸模型結果。從0—3歲家庭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的影響來看,間接成本中的機會成本和人力成本會顯著影響0—3歲家庭的生育意愿,而各項直接經濟成本、間接的時間成本和休閑成本則對其生育意愿沒有顯著影響。在0.05的置信水平上,機會成本和人力成本會明顯降低0—3歲家庭的生育意愿。同時,老年照料負擔、祖輩支持照料和理想子女數也對0—3歲家庭的生育意愿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具體而言,有老年照料負擔的0—3歲家庭生育意愿低于沒有老年照料負擔的家庭;有祖輩支持照料的0—3歲家庭在0.001的置信水平上會顯著提高其生育意愿;在0.01的置信水平上,0—3歲家庭的理想子女數越多,則生育意愿就越高。

從4—6歲家庭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的影響來看,直接成本中的教育成本、間接成本中的機會成本會顯著影響生育意愿,而其他各類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對生育意愿的影響均不顯著。在0.05的置信水平上,教育成本會顯著降低生育意愿,即4—6歲家庭面臨的教育成本越高,則生育意愿就越低;機會成本也會在0.05的置信水平上顯著降低生育意愿,即4—6歲家庭面臨的機會成本越高,則生育意愿就會越低。此外,教育水平、家庭經濟條件、祖輩支持照料也對4—6歲家庭的生育意愿具有一定影響。相對于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下的4—6歲家庭,在0.01的置信水平上,大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均會明顯降低生育意愿;家庭經濟條件越差,則4—6歲家庭的生育意愿越低;相對于沒有祖輩支持照料的4—6歲家庭,在0.001的置信水平上,有祖輩支持照料會顯著提升生育意愿。

從7—12歲家庭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的影響來看,直接成本中的娛樂成本和間接成本中的人力成本會顯著影響生育意愿,而其他各類成本對生育意愿的影響均不顯著。具體來看,在0.05的置信水平上,7—12歲家庭的娛樂成本和人力成本會明顯降低城市已育一孩夫婦生育意愿,即7—12歲家庭的娛樂成本和人力成本越高,則其生育意愿就會越低。教育水平、祖輩支持照料和理想子女數也對7—12歲家庭的生育意愿具有顯著影響。相對于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下的7—12歲家庭,在0.05的置信水平上,具有大學專科和大學本科學歷會顯著降低其生育意愿,而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對其生育意愿沒有明顯的影響;相對于沒有祖輩支持照料的7—12歲家庭,有祖輩支持照料的在0.001的置信水平上會顯著提升其生育意愿;在0.01的置信水平上,7—12歲家庭的理想子女數越多,其生育意愿就越高。

五、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利用2019年陜西省西安市五城區的抽樣調查數據,通過方差分析和泊松回歸方法,探討了不同階段家庭養育成本與生育意愿的差異以及養育成本對已育一孩夫婦生育意愿的影響效應,主要有如下兩點研究發現。

第一,已育一孩夫婦的生育意愿和養育成本存在差異,并且這種差異在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家庭中具有異質性。在生育意愿方面,已育一孩夫婦的平均生育意愿為1.35,0—3歲、4—6歲和7—12歲家庭的平均打算子女數分別為1.43、1.32和1.29。也就是說,多生意愿最強烈的是0—3歲家庭,這是因為0—3歲家庭一般處于生育旺盛期,具備生育孩子的良好身體素質,而且也更容易得到祖輩支持照料,因而往往擁有較高的生育意愿。在養育成本方面,已育一孩夫婦養育孩子的直接經濟成本主要以教育成本、飲食成本為主,其中0—3歲家庭多為飲食成本,4—6歲和7—12歲家庭多為教育成本;間接成本最高的三項是機會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0—3歲家庭付出的間接成本最多的是時間成本,4—6歲和7—12歲家庭則主要集中在機會成本和人力成本。這些結果與以往“經濟負擔重”、“照料壓力大”的粗泛結論有所不同,不僅通過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的測算回答了“經濟負擔到底有多重”、“照料壓力到底有多大”的問題,而且還基于不同家庭的養育成本比較,區分了0—3歲、4—6歲和7—12歲家庭養育孩子“經濟負擔重”和“照料壓力大”的內部差異性。

第二,養育成本對已育一孩夫婦生育意愿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直接的教育成本、娛樂成本以及間接的機會成本和人力成本上,并且這種影響效應在各個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家庭中存在顯著差異。教育成本、娛樂成本、機會成本和人力成本對已育一孩夫婦生育意愿均具有明顯的降低效應,而0—3歲家庭的生育意愿主要受間接成本中的機會成本和人力成本制約,4—6歲家庭的生育意愿受直接教育成本、間接機會成本的影響,7—12歲家庭的生育意愿則多受娛樂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影響。

這些研究結果的啟發意義在于,一方面要堅持國家“教育減負”的大方向,分類削減養育孩子的直接經濟成本尤其是教育成本,持續降低兒童學齡前期和學齡期的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也要完善“三孩政策”配套措施,尤其是要重點關注間接的機會成本和人力成本,從大力發展托幼托育機構、加強女性生育就業保障、探索祖輩支持照料模式等方面來盡可能弱化因生育孩子導致年輕夫婦工作與家庭沖突的不利影響。

總之,已育一孩夫婦的生育意愿更多地是受到“經濟理性”的制約,即生育子女各項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的權衡,這也印證了以往研究“經濟理性影響多孩生育意愿”的結論。從本研究的分析結果來看,盡管高養育成本是已育一孩夫婦低生育意愿的直接理由,但這種高養育成本更多地是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生育子女付出的間接成本較高造成的。當然,由于受到調查資料、樣本規模、抽樣方法和統計分析技術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本研究對各項直接經濟成本的測算,主要是通過自填法(或自報法)填寫的具體數字,盡管這種數據收集方式設計簡單、趨近現實,但也存在測量結果的跳躍性較大、整體分布不均勻、“特殊整數點堆積”等風險,因此其具體的估計結果只是一個參考,而并非就是精確的估計值。其次,養育孩子的間接成本是一個包含機會成本、時間成本、心理成本、生理成本、閑暇成本等在內的復雜概念,本研究考慮到各類間接成本的選擇性和內生性問題只選取了四類代表性的間接成本,但這種變量的刪失主要是基于研究者現有的理論積淀和主觀經驗判斷,可能會存在理論和方法方面的缺陷,需要在今后的相關研究中作出科學合理的修正。最后,生育意愿特有的“現實性”表明生育意愿并非一個“靜態”變量,而是其本身就具有變動性,但由于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是橫向調查數據,所以對于養育成本對生育意愿變化的影響是否會伴隨時間的推進而有所改變,我們無法作出更加深入的討論,這些問題還有待于未來相關研究進一步的探索與分析。

猜你喜歡
成本
破產銀行處置成本分擔論
成本上漲支撐國內LNG 價格走高
2021年最新酒駕成本清單
河南電力(2021年5期)2021-05-29 02:10:00
溫子仁,你還是適合拍小成本
電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8
鄉愁的成本
特別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2
“二孩補貼”難抵養娃成本
可靠性比一次采購成本更重要
風能(2015年9期)2015-02-27 10:15:24
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要考慮
私人飛機(2013年10期)2013-12-31 00:00:00
獨聯體各國的勞動力成本
揪出“潛伏”的打印成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论视频| 日韩高清欧美| 国产第一页第二页|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性|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天堂网视频|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国产av色站网站| 欧美亚洲激情|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美女一级免费毛片|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亚洲不卡网|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婷婷午夜天| 蜜芽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www.99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男人天堂伊人网|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成人一区在线|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色婷婷成人|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91在线播放国产|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5388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91九色视频网|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超碰免费91| 亚洲乱强伦|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91精品| 欧美色99| 无码'专区第一页|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毛片免费在线|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国产成人免费| 亚洲福利网址| 欧美笫一页|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欧洲av毛片|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国产18页|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