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平
“建設全國統一能源市場,第一步必須破除地方保護主義的壁壘,否則,全國統一能源市場難以建立,即便建起來也會徒有虛名,無法運轉?!爸袊茉囱芯繒植际侥茉磳N瘯敝魅雾n曉平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說。他堅信全國能源統一市場必將建成,“全國統一能源市場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設這個統一市場,恐怕要10年20年都不一定能夠完全實現,但只要我們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全國能源統一市場必將建成?!表n曉平說。在采訪中,他回答了關于建設全國統一能源市場的相關問題。
記者:我國為什么要建立全國統一能源市場?
韓曉平:我理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保障能源安全、保障能源供給的需要。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支撐,能源安全、保障供給重如泰山。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高,由于地緣政治引起的地區沖突,使我國進口油氣存在不確定的風險因素,從而影響我國能源安全。通過建立我們自己統一的能源市場,可以按照市場的規律,充分發揮市場的活力,增加自我生產、供給的能力緩解油氣對外依存度高的困局;同時可以為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發展營造更好的市場氛圍。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一些地方為了節能減排,關停燃煤電廠;為了避免煤礦安全事故,關停煤礦,這都不利于能源安全。首先,“富煤”是我國能源的優勢稟賦,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煤炭、煤電仍然是我國能源的主體;對于具體地方來說,把本來優勢的煤炭、煤電一關了之,寄希望于天然氣等的替代資源、能源電力有可能造成遠水解不了近渴的新問題。2021年冬天東北等地造成供暖問題就是有力的說明。
二是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增加國際市場競爭力、增加國際話語權的需要。俄烏沖突、逆全球化都要求我們盤活國內市場,而這,要求建立全國統一能源市場。要打破藩籬,徹底改變各地方各自為戰的格局??梢哉f,建設全國統一能源市場是我國能源領域實現降本提效、增強國際競爭力、增加話語權的必由之路。黨中央國務院一直在為建立全國統一能源市場而努力,這個事情不能再拖了,必須加速做,徹底改變各地各行業各自為政各自為戰的格局。
三是全國統一能源市場規模巨大,會有很好的規模效應。特別是應對全球被資本高度壟斷的能源市場,在規模效應下,可以增加中國的話語權,極大地降低市場運行的成本。
記者:統一市場是不是意味著全國統一價格?
韓曉平:全國統一市場并不意味著全國統一價格,“統一”是規則的統一。在規則統一的前提下,按照市場規律,優化資源配置,根據各地能源資源稟賦的差異、承擔功能的迥異因地制宜制定各自的價格——這個價格一方面要有利于發揮市場資源配置,另一方面要反應能源資源的稀缺性。比如,內蒙、山西煤炭資源豐富,在當地發電成本必然低;如果把煤炭運到江浙去發電,那成本必定要提高。因而價格的制定需要統一的規則即統一的價格政策制度。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政策制度要有穩定性。不然的話,政策不斷翻新,會讓執行者無所適從,也可能讓一些人鉆空子:為了本地發展經濟或者本地政府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制定自己當地的一套對自己有利地方性規則制度,這樣就會造成地方與國家規則無法統一、無法銜接,從而再次形成新的障礙。
記者:現在各地電價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建成全國統一能源市場后,該怎樣監管市場?
韓曉平:在全國統一能源市場建設過程中,統一的規則——相關制度體系會越來越完備,各地都在統一的規則下逐漸拔除藩籬。價格的形成會按照市場規律,因地制宜地被制定出來,政府的職責逐漸從價格審批轉移到監管地方、業務部門是否按統一規則行事。
記者:統一的市場如何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
韓曉平:以石油天然氣為例來說。掌握石油天然氣資源的除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央企以外,還有延長石油等。在他們不同的管轄地范圍內,資源稟賦不一樣,有的有油,有的有氣,有的既有油又有氣。在沒有建成全國統一市場之前,不同公司、不同轄區的政策就會不同,很容易造成被地方保護主義鉗制,或者被一些企業過度壟斷的局面,使資源無法優化配置。這樣的話,外部的資金、技術、人才、裝備等市場要素難以實現暢通出入,該地區得不到公平的市場開發。建設全國統一能源市場絕非易事,但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下定決心做這件事,那這件事就必須得做——第一件事就是動地方的奶酪,把各地的奶酪看作是全國市場要素的組成部分,在公平公正的市場原則下,讓資金技術等市場要素自由流動,從而達到優化資源配置的目的。第二件事就是打破行業壁壘,讓傳統行業的資金、技術、組織機制等能夠流入,增強行業的競爭,也激發行業的活力。
記者:建設全國統一能源市場對產業布局會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嗎?
韓曉平:這些年我們每年都增加不少電力生產與供應,但不容忽視的是,中間環節實際上造成了很多的無效投資和浪費。比如山西、陜西的煤電輸送到江浙,供高耗能企業使用——如果有按市場規則運行的全國統一能源大市場的話,山西、陜西的電價就會有競爭優勢;在目前的情況下這種優勢不能至少不能完全顯現。既然這樣,企業在哪都一樣,不會有動力搬遷;而一旦市場完全發揮作用,山西、陜西的電價具有明顯優勢,高耗能企業搬遷的意愿就會增強,這一過程本身也是優化資源配置的過程。
記者:您對建設全國統一能源大市場有何建議?
韓曉平:第一,要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尊重市場規律。建立全國統一能源大市場就是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決不能搞價格一刀切。要根據電廠的功能、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電價。比如有的電廠效率低些,但其功能不可或缺——調峰、調頻、黑啟動、無功補償支持,所以它有存在的必要,也是電網安全不可或缺的。這樣的電廠發電時間短,那它的電價應該高些;經過儲能的電,價格也應該高些;為電網提供轉動慣量的電源也應該比普通的風電、太陽能高些,等等。建設統一能源大市場要考慮每個運行單元在市場中承擔不同的角色,要在市場原則的大前提下給它一個合理的價格,而決不能是一刀切。
第二,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合力。地方和中央要形成共識,沒有能源安全就沒有發展,不構建統一的能源市場就無法保障大家的能源安全,大家合力推動統一能源市場建設,才是共同安全發展的基石。以可再生能源發電為例,現在國家電網以0.35元~0.41元/kwh收購,然后再以0.5元~0.61元/kwh賣給用戶;而不能由可再生能源發電者直接以合理的市場價銷售給用戶,這就導致企業、地方和民眾的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導致中央和地方在形成合力問題上出現偏差,不能形成1+1>2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