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哈聰娣 寧夏環境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當前,國內學者對PM2.5大多從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角度進行研究,對溫濕度、風速、風向等氣象因素考慮較少;制定防治措施,多從定性角度出發,較少建立數學模型定量研究。本文以吳忠市2019年環境空氣質量數據為樣本,對PM2.5的關聯特征和防治措施展開研究,為有關部門做好PM2.5防治工作提供一些有益探索。
選取吳忠市2019.1.1~2019.12.31空氣質量數據作為樣本,使用SPSS19.0軟件,采取秩和檢驗方法,對PM2.5濃度與SO2、NO2、PM10、CO、O3等5種AQI基本監測指標相關關系進行分析。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吳忠市AQI基本監測指標相關系數
由于AQI基本監測指標之間具有相關性,設Y為因變量(PM2.5濃度),自變量為X1(SO2)、X2(NO2)、X3(PM10)、X4(CO)、X5(O3),建立多元逐步回歸模型驗證6個基本指標函數關系。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吳忠市PM2.5濃度逐步回歸模型
則最優回歸方程為:
多元回歸方程的統計量滿足,其在顯著水平上具有顯著性。PM2.5觀測值、預測值的相對平均誤差為13.2%,擬合效果較好。
選取吳忠市2019.1.1~2019.12.31氣象數據進行研究,利用秩和檢驗對PM2.5濃度與相對溫度、最低氣溫、最高氣溫、風速和風向等氣象因素相關關系進行分析。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吳忠市PM2.5與氣象因素相關系數
設Y為因變量(PM2.5濃度),自變量為X6(相對濕度)、X7(最低氣溫)、X8(最高氣溫)、X9(風速)、X10(風向),建立回歸模型驗證函數關系。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吳忠市PM2.5濃度的回歸模型
最優回歸方程為:
多元回歸方程的統計量滿足,具有顯著性。PM2.5觀測值、預測值的相對平均誤差為14.6%,擬合效果較好。
2019年吳忠市PM2.5平均濃度為28,2020年為34,增長率為21.4%。政府計劃采取專項治理與綜合治理相結合的方式,在未來10年內(2021~2030年)將PM2.5年平均濃度降低到25。本文以政府減排計劃實施滿意度最大和投入總費用最小為目標,建立多目標數學模型,為政府制訂PM2.5減排計劃和逐年經費投入計劃提供依據。
據估算,專項治理費用是當年減少PM2.5濃度平方的0.005倍(百萬元),綜合治理費用是當年減少PM2.5濃度的1倍(百萬元)。設 為投入的總費用,為綜合治理投入費用,為專項治理投入費用,則投入的總費用最少為:
假設綜合治理和專項治理下的總滿意度為,未來10年PM2.5減排計劃實施滿意度最大可表示為:
表示未來10年綜合治理和專項治理下的滿意度。
2.3.1 10年內PM2.5需減少的年平均濃度總和約束
考慮到2020年PM2.5年平均濃度比2019年增加了24.1%,假設未來10年該增長率保持不變,則約束條件為:
2.3.2 經費逐年投入約束
治理過程中政府將逐年投入經費,假設其每年經費以一個等比數列的方式“逐年”投入,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則有約束:
2.3.3 每年綜合治理、專項治理的效用函數約束
每年綜合治理和專項治理的效用函數隨該年PM2.5年平均濃度減少量而決定,利用模糊數學理論,則約束為:
對于參數,利用“高通濾波系統中下限截止頻率”的方法可以確定為 。
運用LINGO11.0軟件對上述模型進行求解,最大滿意度 為0.97,最小投入總費用為103.39(百萬元),為1.26,未來10年PM2.5減排計劃如表5所示。
表5 吳忠市PM2.5濃度未來10年減排計劃
由表5可知:①吳忠市PM2.5年平均濃度逐年減少,到2030年達到預定指標25,表明可以采用漸進性治理計劃,一方面繼續運轉已投產的大型項目,另一方面加快經濟轉型,產業優化升級,充分發揮技術開發區、產業園區等輻射帶動作用和新興產業優勢,減少污染物排放。②吳忠市PM2.5年平均濃度在前3~4年變化比較平穩,但在以后6~7年的中長期發展中變化幅度逐漸增加。這是由于一般經濟轉型期約為3~4年時間,這種“治根”的方法在短時間內可能對PM2.5污染防治效果不明顯,但一旦經濟發展從整體向第三產業轉移,第二產業逐漸萎縮,那么該區域內PM2.5值將會快速下降。
吳忠市應立足資源和環境特點,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強清潔能源利用以及提高產業準入門檻為手段,努力解決以PM10和PM2.5為重點的大氣污染問題,逐步改善空氣質量和生態環境,推動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開創吳忠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