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別策劃:
主要執行人 王新利 本刊記者 武德俊 楊曉 陳向國
2021年9月7日,備受行業、業界矚目的綠色電力交易試點正式起航——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啟動會在北京召開。這是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批復《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工作方案》后,首次綠色電力交易——共17個省份259家市場主體參與,達成交易電量79.35億千瓦時。為什么要推出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工作?“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部署,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必須要采取有力舉措大力發展新能源。”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刊出的記者專訪內容中說。簡言之,就是要通過綠電交易大力促進新能源發展。

試點工作的出發點是“通過開展綠色電力交易,將有意愿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一部分用戶區分出來,與風電、光伏發電項目直接交易,以市場化方式引導綠色電力消費,體現出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產生的綠電收益將用于支持綠色電力發展和消納,更好促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試點開展綠色電力交易總的考慮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綠色電力在交易組織、電網調度、價格形成機制等方面體現優先地位,為市場主體提供功能健全、友好易用的綠色電力交易服務,全面反映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通過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全社會形成主動消費綠色電力的共識,充分激發供需雙方潛力加快綠色能源發展,加快推動我國清潔低碳轉型。”國家發展改革委闡明了綠電交易試點的總體考慮及終極目的。自去年9月初到今年4月初,試點運行已經7個月——試點運行如何?如何參加綠電交易?購買綠電企業是否有真正的需求?正在采取或準備采取哪些措施保證綠電采購?企業出售綠電有哪些問題或困難?針對上述相關問題,本刊采訪了綠電交易平臺之一的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新能源部副主任徐亮;為比較真實反映企業綠電交易供需情況,本刊采訪了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公司能源與環境部部長汪國川、中和聚(北京)能源有限公司負責電力交易的裴進;為了讓讀者、業界對綠電交易有更深的了解,本刊特約國網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李瓊慧所長撰文解析我國開展綠電交易試點的背景和意義,闡釋綠電交易與新能源市場化交易如何銜接,指出發揮好綠電交易作用需要解決好的問題。
謹以此文助力我國綠電交易試點成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