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上一場風,從春刮到冬”一句民諺道出了張北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也道出了當地豐富的風能資源。張家口市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地,擁有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但此前由于電網結構薄弱等原因,清潔能源利用率不高。北京冬奧組委積極推進冬奧場館利用可再生能源,依托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通過跨區域綠電交易機制,在奧運會歷史上首次實現所有場館常規電力消費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張北柔性直流電網中都換流站
北京冬奧會官方合作伙伴國家電網公司建設了“綠電高速路”——張北±500千伏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新建張北、康保、豐寧和北京4座換流站,額定電壓±500千伏,額定輸電能力450萬千瓦,輸電線路長度666千米。其中,張北、康保換流站為送電端,接入張家口地區風電場、光伏電站的清潔能源;豐寧站為調解端,接入電網并連接抽水蓄能;北京站為接受端,接入北京電網負荷中心。該工程已于2020年6月投入運行,可將張北地區豐富的風電、光伏發電等多種能源連接在一起,利用風電、光伏、儲能等多種能源形式之間的互補性,克服可再生能源發電間歇性與不穩定性等問題,實現張北清潔能源的匯集外送,有效支撐北京冬奧場館實現100%清潔能源供電,并大幅提升北京地區清潔能源電力消費比例,助力首都能源高質量發展。

張北柔直工程中都換流站閥廳
除了看得見的綠色電網,另一張看不見的綠電交易網也在持續發揮作用。北京冬奧組委聯合主辦城市政府、電力交易中心、電力公司等多家單位成立綠電交易工作組,共同商定建立跨區域綠電交易模式。通過市場化直購綠電方式為奧運場館及其配套設施提供清潔能源,為所有場館及相關設施全部實現綠電供應提供實施路徑。截至2021年6月,北京冬奧會12個競賽場館已提前實現100%綠電供應。據測算,到2022年冬殘奧會結束時,預計將實現二氧化碳減排9.3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