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蕓蕓
◆摘? 要:在現階段的幼兒園教育中,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培養一個人的良好行為習慣,需從小抓起,從細節抓起。幼兒正處于接受各種教育的啟蒙時期,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不夠集中,但可塑性較強。同時,幼兒處于人生初期,培養良好的行為及習慣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就幼兒園教育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進行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幼兒;行為習慣;培養
1 引言
作為人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幼兒階段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正是幼兒腦結構和技能發展最旺盛的時期,具有極大的可塑性。作為人生教育起點的幼兒教育,一定要注重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不斷提高幼兒道德素質,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使他們茁壯成長。通過幼兒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以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終身受益。
2 創建適宜的園區環境
適宜的園區環境對幼兒的學習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更直接關系到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由此可以看出園區的環境創設是至關重要的。為了有效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應當從園區內的各個角落進行良好環境的創設。第一,班級環境的創設是重中之重。作為幼兒學習的主要場所,應當體現不同的文化氛圍,對不同的房間進行不同主題的設計,以符合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為主、知識引導啟發為輔的環境規劃。同時還應當保證幼兒的學習和活動空間,避免幼兒產生厭煩班級環境的心理,以幼兒比較喜歡的形式宣傳良好行為習慣。比如,教室門口張貼保持安靜的動漫圖片,使幼兒進入班級教室時可以保持安靜,以此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第二,盥洗室環境的創設是體現幼兒個人素養的關鍵,老師可以將相關的衛生知識和節約用水知識進行普及,如呈現節約用水標志以及洗手的正確步驟都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第三,活動區域環境的創設能夠體現出幼兒之間的團結友愛和對安全常識的了解,通過相關知識的普及,能夠讓幼兒避免出現錯誤行為,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第四,走廊環境的創設可以張貼豐富的行為習慣引導圖,讓幼兒既可以規范自身的行為舉止,又可以學習到豐富的道德知識,拓寬學習視野。繪畫內容的主題應當定期更換,以豐富的卡通人物繪畫內容呈現在幼兒眼前,營造出溫馨的氛圍及安全的教學環境,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 利用主題活動深化意識
在主題計劃的制訂時就要將行為養成教育價值以一一分解、落實到主題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從而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各項活動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能夠培養幼兒健康意識。比如,進入七月,各種瓜果都已成熟。水果是幼兒最喜歡也最熟悉的,那么為了挖掘水果中所蘊含的豐富教育資源,幼兒園創設了“好吃的水果”主題活動。幼兒在吃水果的過程中知道了怎樣洗手、洗水果,也懂得了如何文明進食,同時在動手操作之中幼兒學會了怎樣榨果汁,如何利用水果做沙拉等;而在游戲之中則是讓幼兒根據兒歌學習瓜果與害蟲的關系,在念兒歌的時候,認識各種各樣的瓜果。主題活動的開展,在每一環節中都滲透了對幼兒多種行為習慣的培養。有些幼兒在洗手的時候不知道具體的步驟,于是開展了“小手小手最干凈”的活動,利用掛圖引導以及兒歌誦念,使幼兒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4 充分激發幼兒的主體性,培養生活行為習慣
從幼兒的學習生活中可以發現,有的幼兒生活習慣不良,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也較差,背后的原因是幼兒缺乏自我鍛煉。教師或者家長動輒幫助幼兒,事事代勞,導致幼兒的動手能力以及主動性欠缺。因此,教師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實際年齡以及能力等,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比如,讓幼兒在大小便后學會自己提褲子,在午睡前后學會脫、穿衣服,離園之前整理好自己的小書包。在小事上引導幼兒學會處理,增強幼兒的自理能力,讓幼兒增強“我能行”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 培養幼兒良好的社交習慣
眾所周知,書本知識只是學習的一部分,還應該讓幼兒掌握如何與他人進行交流的社交技能。根據有關調查數據顯示,社交能力較強的幼兒長大后事業成功率要比社交能力較差的幼兒高很多,因此培養幼兒科學的社交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有趣的情境體驗,讓幼兒模仿各種角色進行社交能力訓練。如“餐廳就餐”情境,需要幼兒扮演服務員和顧客,整個過程都需要幼兒使用敬語進行交流,讓幼兒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另外,在平常的游戲和學習時間,教師也應該引導幼兒進行友善互動,如告訴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需要助人為樂、互幫互助,不可以欺負其他小朋友。幫助幼兒從小樹立良好的社交意識,對幼兒未來的社會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意義。
6 營造溫暖的家庭環境
在家庭環境創設中,家庭結構和氣氛、家庭成員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等,對幼兒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較深的影響,也對幼兒的生活品德和行為習慣有著決定作用。為了能夠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家庭環境的創設中,家長需要重視幼兒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并以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促進幼兒形成自信、謙和、禮貌的良好品格。因此,在家庭環境創設時家長要積極改變自身的個性、修養,讓幼兒以父母為行為習慣的榜樣,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如此在幼兒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能夠積極尋求父母及其他家人的幫助,并就自身的真實想法與家人進行積極溝通,如此家人才能掌握幼兒的心理變化,給予幼兒一定的溫暖,有助于增強幼兒與家長之間的關系。由于幼兒的模仿能力較強,父母還應當重視自身的言行舉止,以防自身不良的行為舉止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
7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多方力量共同促進,讓幼兒置身于一個文明和諧的大環境之中,耳濡目染,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從而讓良好行為習慣成為幼兒未來走好人生道路的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英姿.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探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1(28):95-96.
[2]毛雨晨.家園合作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行動探討[J].教育界,2021(34):77-78.
[3]盧艷麗.有效利用環境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J].新課程(綜合),2019(1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