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朝明
坐在藤椅上,身體微微側(cè)倚,書桌上是打開蓋的茶杯,半杯茶水已經(jīng)沒有熱氣,他在沉思。我走到門口,他抬頭端詳我,慢慢站起身來。我向他深深鞠了一個躬,他亦回禮。他眼中透露著笑,我也笑了。時光飛逝,他容貌未變,依然風度翩翩,而我已從少年走向中年。
“先生,您還是從前的樣子,人如彩虹,溫潤如玉。”
“人都會改變,只是要常?;叵刖筒缓?,要往前看。”
“您還打拳嗎?”
“偶爾還活動一下,只是有些身法招式已經(jīng)完全生疏了。”
他眼中有些濕潤,伸手示意,讓我坐在旁邊的藤椅上。他走到櫥邊拿過開水壺,還有一個略帶豁口的茶杯。我直接將水壺接了過來,將開水先倒入他書桌上的杯中,然后,也給自己倒了一杯水。水聲瀝瀝,茉莉花茶打著旋兒,淡淡的香氣飄了出來。潔凈的桌子上放了一支鋼筆、一支毛筆和一副眼鏡。
“我讀過您的《老張的哲學》,這是您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小說嗎?”
他回憶道:“不是,最早的是1921年,在《海外新聲》上發(fā)表的《她的失敗》。《老張的哲學》是在倫敦東方學院教書時寫的。閑著就寫點,寫著玩。完稿后我念給同在倫敦的許地山聽,他笑得一塌糊涂?!?/p>
“您從來都是那么幽默,接觸您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這一點,但是我讀您的小說,常常可以感受到一種憂傷的氣息?!?/p>
“我1899年生于北京,父親是滿族的護軍,在八國聯(lián)軍攻打北京城的戰(zhàn)爭中亡故。全家靠母親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生活。從小到大,北京帶給我宏大和悲傷的感受,這種感受早已滲透到我骨子里。對于一個破落的旗人,沒有著落的自卑感也在我的生命中扎下了根?!?/p>
“您是一個自強自立的人?!?/p>
“亂世之中,必須考慮如何生活。但凡在那種苦水里面浸泡過的人,就懂得一切只能依靠自己?!?/p>
“可是您卻真心熱愛生活,光是愛好就有十多種,打拳、唱戲、養(yǎng)花、說相聲、玩骨牌、寫字、養(yǎng)貓、旅游、收藏等。您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能找到生活的樂趣?!?/p>
“這些東西都是文化,應該繼承和保留,國人往往愛得不是時候,不是地方。”
“您的作品大多是在北京,這里有您太多故事?!?/p>
“我生在北京,長在北京,見過太多北京底層人物的日常生活。北京占據(jù)著我童年的回憶?!?/p>
“一個作家把他想寫的文章撂在心里,甚至撂一輩子,而他所寫出的那些倒是偶然想到的?!?/p>
“您居然記得這話,不過我說過很多次?!?/p>
“是的,您的話都是直抒胸臆,讓人聽到就擱在心里了。先生,有人說您最滿意的作品是《駱駝祥子》或者是《離婚》。是這樣的嗎?”
“作品都是我的孩子。寫作《離婚》的時候,正是濟南酷暑難耐的夏天,為了防止汗流入眼睛或者打濕稿紙,我頭纏濕巾,腕上墊著吸墨紙?;?0多天,一氣呵成地完成了這部長篇小說,竟比計劃中還提早了一個月?!?/p>
“據(jù)說是因為別人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