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蘭
(新疆大學圖書館,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2018年教育部在四川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會議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高校圖書館就加強服務人才培養和本科教育教學,開展了系列交流與研討活動。2019年組織以“聚焦本科教育教學,提升圖書館服務力”為主題的全國高校圖書館服務本科教育教學研討會暨創新案例大賽;2021年召開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本科教育支持組工作會暨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西部行活動。高校圖書館同仁在活動中交流“以本為本,四個回歸”、服務人才培養和本科教育教學的經驗。
通過文獻調研,本文從圖書館服務內容(教學支持、教育支持、科研支持)展開,探討圖書館服務本科教育的研究現狀。
文獻來源: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數據庫;選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檢索時間:2011—2021年。
圖書館服務一直以高校發展為指引方向,配合學校發展實況,在學校教育教學及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圖書館館員參與資源及空間的建設,基于空間及資源情況為高校師生教學、科研、教育服務。文章通過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數據庫檢索出關于圖書館支持本科生教學、科研、教育等方面的核心期刊論文166篇,并梳理高校圖書館服務教學、科研、教育方面的文獻內容。
本科教育是國家人才培養的根本,高校是本科人才培養的陣地,圖書館立足高校本科教育發展,致力于人才培養與教育,圖書館支持本科生學習與教學的內容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圖書館對本科生的教學支持服務研究主題及主要研究內容
根據文獻分析,圖書館服務本科教育從圖書館空間、資源建設及館員服務能力出發,在空間方面提出信息共享共建為本科生提供學習空間及學習環境;在資源建設方面提出教學資源建設包括教學參考資源、學習考試類資源及其電子資源;在館員服務方面提出閱讀推廣促進學習及教學改革,課程服務如在線課程服務輔助、嵌入課程服務、開展慕課等,同時提出協同育人服務理念等。
本科生科研支持服務在國外高校發展較早,我國高校起步較晚,梳理文獻內容主要是借鑒國外高校服務,提出我國高校的發展方向,內容如表2所示。

表2 圖書館對本科生的科研支持服務研究主題及主要研究內容
圖書館科研支持服務,首先,圖書館要重視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其次,基于現有資源與服務如空間、文獻資源、信息素養教育、課程教育、社團活動中嵌入科研服務內容并加強資源使用的宣傳推廣;最后,圖書館加強與學校各部門及社團的協同,提升本科生科研意識及科研能力。
圖書館基于資源及空間優勢發揮著育人功能,梳理文獻內容,育人主要體現在信息素養教育、創新素養教育、人文素養教育等方面,具體如表3所示。

表3 素養教育主要研究內容
我國圖書館主要通過講座與課程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提出的主要模式為嵌入與協同,嵌入本科生課程體系、線上課程、活動項目,協同教學部門、教師團體、優秀具有引領的本科生開展信息素養教育。創新素養服務主要通過空間建設、課程設置、情報提供、實踐支持等方式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人文素養教育主要通過閱讀推廣、實踐教育、活動體驗、校園文化建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
根據上述文獻內容分析,圖書館支持本科生教育教學主要從服務內容與服務模式展開。
圖書館服務內容基于圖書館空間、資源、館員服務展開,基于參考咨詢、閱讀推廣、培訓與講座、信息檢索課等支持本科生教育科研服務。互聯網、新媒體的普及,使學生使用資源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將圖書館服務與信息現代化結合,將服務網絡化,契合學生碎片化學習及電子化學習,有效推進圖書館資源的利用。
圖書館傳統服務模式是立足圖書館空間資源,以讀者進入圖書館開展服務,為讀者主動型服務。如今提出讀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主要形式為圖書館走出去,走進學院、嵌入課程教育。而隨著服務的深入,學者們提出了融入式教育,深入學校教育教學各部門,各參與主體,打造教育平臺,協同職能部門、教學單位、教學主體共同開展教育、科研、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