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力
本文主要從博速球訓練對青少年游泳運動員四式泳姿成績的影響分析進行闡述說明。博速球訓練的有效引進,可以更好地改善青少年游泳技術動作,從而提升游泳成績。通過各種實驗,讓運動員掌握多樣化的游泳姿勢,促進成績的百分百提升。尤其是在近幾年的發展中,游泳對核心力量以及平衡性等綜合身體素質的訓練有著明顯的作用,可以全面促進游泳成績的提升。游泳項目的特殊性,主要要求運動員在水下完成,因為水有明顯的流動性,因此運動員需要保證在水中保持平衡,并且減少波動,全身心的協同努力,從而獲得前進的速度。
在游泳項目中,陸上訓練是水上訓練的補充以及調整,優秀的游泳運動員陸上訓練不僅需要發展自身的身體素質之外,并且還需要強調訓練的專業化、個性化以及全面性的發展。陸上訓練具有水中訓練所不可代替的作用,可以更好、更快的發展自身的素質,并且對于創新技術也有的主要的作用。游泳運動主要以體能訓練為主導,運動員需要自身具備較強的體能,并且對力量素質、耐力素質、柔韌素質等各項身體素質都有著較高的要求。當下青少年游泳運動員生長發育特征分布明顯,在陸上訓練內容期間,需要進行有效的改正錯誤游泳技術動作,從而提升游泳成績。這是當前青少年游泳運動員主要任務,因此在實際的體能訓練中,引進了博速球訓練方式,并且這對而針對青少年游泳運動四式泳姿游泳成績也產生了有效的影響,成為當前游泳項目體能訓練的全新發展路徑。
1 博速球訓練對游泳運動員的影響
1.1 促進小肌肉群力量得到提升
博速球在不穩定的狀態下,可以更好地挖掘深層肌肉群的參與,從而鍛煉自身的核心力量。傳統的力量訓練雖然可以改善運動員腹部的肌肉群力量,但是不能更好地深入到小肌肉群進行訓練,但是通過博速球的引進,可以為我們提供更深層的肌肉群訓練方式。在游泳訓練中可以通過核心層次的訓練,鍛煉小肌肉群發力,從而控制身體的平衡,通過博速球的訓練進一步加強核心區域,以及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如此,脊椎之間的小肌肉群的力量以及關節周圍的肌肉組織,可以對游泳期間的身體姿態、運動技巧以及動作更好地控制,保證運動員在水中可以運用最小的阻力進行前行。部分運動員沒有較好的小肌肉群力量,大多通過大肌肉群進行專項訓練,由此導致小肌肉群顯得十分脆肉,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同時還會造成肌肉的損傷。
1.2 實現神經系統對肌肉協調的控制
博速球訓練主要是一種促進神經系統,從而加強對肌肉協調控制能力的訓練方式,更好地發展運動員自身的體感,可以有效地提升肌肉的協調能力,保證可以更加迅速合理的完成各項動作。運動員在重復訓練的期間可以形成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準確控制力,針對各種游泳姿勢動作之間的配合,效果可以實現最大化。幫助訓練四式泳姿周期性循環。所以需要支配肌肉的收縮以及舒張,并且神經與肌肉之間通過神經沖動來保護動作的運動,運動中通過過程的轉換成了技術精準性,通過長時間的運動,可以便更加精準。
1.3 實現非穩定狀態下的運動能力
人體在水中的穩定性被稱之為,是在水環境當中人體通過調節控制的核心,并且保證人處于精致狀態下達到的自身的穩定能力。在博速球訓練中,人體處于并不平衡的狀態下,通過肌肉的有效收縮來抵抗各種外力,進而保證自身的平衡能力。在實際的博速球運動中,軀干部始終處于相對平衡的發展狀態,以及不平衡的穩定變化中,結合正在運用博速球訓練的人進行力學的分析,將人看作整體,人體內部力量是各組織相互產生的力,主要涵蓋了肌張力、關節約束力等,博速球運動當中十分常見的人體外力主要就是重力、支撐反作用力。這與人在水中的穩定條件相符合,需要保證人體的合外力為零,合外力矩同時為零,由此就需要相關的運動員具備聯良好的穩定條件。除此之外,力的作用點各不相同,由此對人體、肌肉的刺激也會存在明顯的不同。在進行實際的博速球訓練的過程中,各個動作之間的完成都需要做好有效的肌肉群發力,并不是保證單一的肌肉群發力,進而強化核心的穩定發展性能。通過對博速球訓練的引進,可以對神經系統產生明顯的刺激,促進大腦的實際反應能力得到哦提升,之后更好的對神經系統的肌肉進行支配,保證動作完成的更為精準,對運動員的技術進行全面的改進。
1.4 游泳可以塑造良好的身體形態
形體健美主要是通過塑造形體從而達到最終的運動目的,主要根據快速的頻率以及較多的跳躍動作,并且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達成的燃脂作用,同時還可以迅速的消耗體內的脂肪。不僅如此,形體健美還應當注意幅度與身體的協調性,并且對學生的站姿以及坐姿起到了有效的幫助,通過數據顯示,系統的體育運動對身體體重和身高指數具有一定的影響,由此可見,有效的體育運動不僅可以消耗掉體內多余的脂肪,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的身體起到瘦身減肥的作用。現在大部分的學生經常呆在教室內,身體上大部分的脂肪都會堆積在大腿上以及腹部上,通過上下肢的游泳運動,可以使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自身的體育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形成了完美的身體線條。
2 運動方式的特點
在進行游泳運動過程中,身體姿態在水中處于仰浮或者平浮的狀態,與傳統的運動項目完全不同。平浮姿勢與水對身體的刺激,會使前庭器官的感知受到一定的影響,使初學者無法對所學的動作進行準確的體會,從而使游泳技術教學的難度得到明顯的提升,因此,在教學中,通過適合的教學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非常重要。傳統的運動中主要是通過固定支撐的反作用力達到身體的運動,但是游泳的用力方式完全不同,其主要通過水的浮力達到對身體的支撐,通過水對肢體所形成的不固定支撐的反作用力和升力達到對身體的推動作用。所以,在游泳的教學中,需要通過不一樣的教學方式來進行。首先,要確保學生對水中漂浮動作的知識和原理有充分的掌握,通過對閉氣和深呼吸的練習,使學生能夠通過吸氣達到胸部擴張的效果,從而達到足夠的排水量使身體能夠平浮起來。漂浮過程中避免肩部和手臂肌肉的過度緊張,頭部低于水面,避免挺胸塌腰的現象,腰背需保持適度的緊張。劃水動作中,要確保手掌自然并攏,從而促進手掌劃水面積的最大化。在蛙泳技術中主要的方式是屈臂高肘劃水,其主要是在劃水時肩關節固定,肘關節則處于劃臂的較高位置。屈臂高肘劃水與直臂劃水方法相比,在游速上具有很大的優勢。并確保學生手的攻角在30度到50度之間,從而能夠使游速的提升達到最大化。
3 博速球訓練對青少年游泳運動員四式泳姿成績的影響分析
結合各種游泳成績提升的實際幅度來看,成績得到明顯提升的就是蝶泳,其次是蛙泳,最后是自由泳以及仰泳,依照核心力量訓練的實際情況,以及訓練的不同程度要求,各個技術動作之間呈現了明顯的差異性,在生物力學原理上針對這一原因進行了分析:自由泳以及仰泳需要保證運動員自身的身體機能,而蝶泳以及蛙泳是需要依靠運動員自身為中心直線進行,自上到下的動作形式。從比較的分析來看,自由泳以及仰泳可更為注重自身姿勢的“尖、緊、平、直”,核心部位力量的主要作用就是核心基本姿勢,核心歷練依照靜力性動作訓練得到。蝶泳以及蛙泳在進行期間需要核心位置的有效配合,從而進行波浪的起伏,根本特點就是需要核心肌肉進行發力,從而將力傳遞到四肢,保證在水中運用自身的身體推力進行游泳,尋找到有效的速率,核心訓練期間通過動力性訓練達到更好的效果。自由泳以及仰泳所圍繞的就是轉動的運動,將身體作為軸線,自由泳以及仰泳是長軸游泳的運動形式進行,從而保證運動員自身的位置處于穩定性,運動員在水中成為最經濟的身體位置,增加劃臂速度以及效果。另外兩項泳姿蝶泳以及蛙泳都屬于短軸游泳形式。將人體作為整體期間,短軸運動項目與長軸的相比對身體有更高的要求,整體身體位置都需要核心部分的發力,進而運用完整的技術動作形式,此時需要運動員具有超強的人體整體力量。因此,在自由泳以及仰泳運動期間,核心的力量主要控制身體位置,強化劃水實效性的作用。游泳運動中與陸地上的呼吸方式完全不同,游泳運動中主要是學生在水面用口吸氣,并且通過對吸氣肌用力程度的加大來達到快而深的吸氣效果,從而能夠做到減少水對胸廓的壓力。游泳中呼氣的動作是學生在水中用口鼻來完成的,因此,水陸的呼吸環境是截然不同,并且游泳還需要結合正確的臂腿動作,從而達到有節奏的呼吸,致使游泳教學難度的提升。所以在游泳的教學中,對于呼吸的練習必須始終體現在教學的方方面面,確保教學方法的適應性,循序漸進地開展練習。教學中,為了學生能夠更加清晰的了解水中呼吸動作的方法,應當現在陸地進行模仿動作練習,當掌握一定的熟練度后再進入水中開展練習。在講解水中忽視動作時,為避免出現抬體不抬頭的情況,要注重細節的講解,邊抬頭邊呼氣直到下頜露出水面后將氣全部呼完,使學生能夠正確掌握這種呼氣方法。同時,也可以夾板和助力的輔助方法使學生能夠俯臥于水中,雙手扶池協助呼吸練習,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貼近游泳運動中的身體條件來進行呼吸的練習。
4 游泳動作技術教學中認知訓練的運用
游泳是一項需要學生進行反復練習和用心體會的運動,認知訓練的運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技術的體會程度,做到對動作技術要領的掌握。針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其認知能力還不完善,其主要優勢在自身的感知能力較強,形象教學的效果更為現在,因此,在對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訓練中,應當采取多元化的訓練方式。
4.1 認知訓練過程
在實際的游泳教學中,應當以表象練習作為認知訓練的主要方式,訓練中關于情緒、場景和技術動作等方面,均屬于表象練習的內容。在表象訓練過程中,能夠促進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更好掌握,使學生的錯誤得到及時的更正,有效控制內心的情緒,使運動知覺得以加強,能夠使認知訓練在游泳動作技術教學中得到更好的發揮。同時,在表象訓練中,還要注重與大腦的聯系,在訓練中要讓學生能夠對動作進行不斷的分解,從而做到連貫動作的完成,再針對連貫動作進行分解找出動作中的不足之處,在反復進行中,促進學生對動作的了解和掌握,提升游泳教學的效果。
4.2 思維訓練過程
在游戲教學中運用認知訓練方法,可以將游泳技術圖的順序打亂,讓學生進行正確的排序,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同時,教師還應當注重學生在排序中出現的問題,做到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及時的更正,并解釋出現錯誤的具體原因所在,使學生的游戲動作更加規范化。
4.3 語言訓練過程
在游泳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目標,將課程內容進行有效的分解,使技術動作以簡單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針對難以理解的動作內容進行具體的講解,對于連貫性較強的動作,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編成口訣等方式幫助學生進行記憶,使學生做到對難度較大動作的掌握和運用,促進學生技術水平的不斷強化。
4.4 認知訓練運用成果
在當前游泳技術訓練中,認知訓練的運用越來越普遍,通過表象和思維相互之間的密切聯系,語言和行為的相互融合,使游泳的動作技能得以簡化,促進學生對技能的進一步了解,提升了學生對訓練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學生學習運動技能過程中,其思維和行為之間擁有一定的聯系,使運動技能知識和認知表現得以產生,知識結構是知識技能的內在要求和標準,對技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對學生的認知訓練可以有效的影響學生的行動,從而對學生的學習成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同時,游泳是一項需要依靠肌肉運用來實現的體育運用,學生的肌肉感對于游泳的學習十分重要,所以要重要訓練學生肌肉的記憶練習,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到對動作的認知,并不斷改變訓練目標,使學生認知程度得到不斷的提升,突破思維和身體的障礙,使學習效果得到不斷的提升。在訓練中,教師要做到對學生訓練結果進行及時、客觀的評價,使認知訓練在游泳技術訓練中發揮真正的作用。
4.5 教師應當發揮出形態表現美的美學教育功能
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豐富的學識內涵,引導學生進行形體健美。并且學生在獲取形態美的過程中,可以對形態美的概念得到更加深刻的了解。但是,因為體育運動的考核沒有固定的標準以及概念,大部分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存在動作不規范以及缺少美感的問題,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對學生的身體姿態的控制以及簡單的動作進行有效的延伸,從而通過反復的練習使得學生的動作具有逐漸的提升,并且形成身心美的特征。
4.6 游泳運動的練習應當具備差異性,考慮學生體質
對于現階段的體育運動來說屬于群體教育,但是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體育興趣以及個人的差異比較大,如果對學生進行統一的教學模式,那么對于體質差的學生來說,就會造成強度的訓練,使學生容易出現吃力的表現;對于經常運動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方式過于簡單就會消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讓運動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差異性。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針對游泳運動特點而進行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分析,游泳教學相比其他體育運動具有較高的難度,因此,需要游泳教師對于游泳運動的特點有更加全面的掌握和深入的了解,采取適宜的教學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結合游泳運動的特點,為學生設計更加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游泳技能,使游泳教學更加具有實效性。專項制定出有關游泳博速球訓練方式與措施,結合青少年運動員的特點進行方式的完善與創新,從而結合體能訓練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研究。通過對比分析出結果,并且保證在傳統體能訓練的基礎上,可以與博速球訓練方式的有效結合,提升學生的體能,對各種游泳姿勢、技術動作以及成績產生有效的影響,從而為豐富我國游泳運動員,游泳陸上訓練手段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作者單位:上海市閔行區青少年業余體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