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其軍



“四明山是靜的,又是動的。遠觀或近游,都賞心怡情,智慧旅游將四明山進一步激活了。”去年8月25日,鎮海、北侖區專項辦赴余姚市考評“精品線路”“特色街區”交通工作,工作人員在領略“四明之窗”百里紅詩路智慧旅游項目后感慨道。
“四明之窗”百里紅詩路北起慈余高速余姚西出口,南止于滸溪線奉化交界處,長約59公里。該路線是實現公路“暢、平、綠”,沿線村莊“潔、美、興”,各類文化、景觀節點貫穿其中的高標準智能精品線路。“‘四明之窗’百里紅詩路智慧旅游項目是其中的一個工程,謀劃這個項目,是為了將四明山的文旅資源以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更好地進行呈現和傳送。”余姚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楊玉紅表示。
VR+AR,再造一座“數字化四明山”
“‘四明之窗’百里紅詩路智慧旅游項目旨在通過整合資源,打造互聯互通、便捷高效的立體式公共服務網絡平臺,實現高效化、智能化、服務化管理,提供高品質城鎮文旅共享服務。”余姚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董斌表示,“通俗點說,這個項目就是要通過VR、AR等技術,再造一座‘數字化四明山’,滿足人們在實體之外見識一個虛體,獲得另一番新鮮的體驗。”
VR指虛擬現實,利用計算機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從而給人以環境沉浸感。項目負責人告訴筆者:“在打造智慧景區旅游項目展示區過程中,我們率先打造了‘5G VR’全新觀光體驗景區。游客戴上VR眼鏡后,景區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盡收眼底,仿佛身臨其境。”
AR是一種將虛擬信息與真實世界巧妙融合的增強現實技術,即運用多媒體、三維建模、智能交互、傳感等多種技術手段,將計算機生成的文字、圖像、三維模型、音樂、視頻等虛擬信息模擬仿真后,應用到真實世界中,兩種信息互為補充,從而實現對真實世界的“增強”。“我們在錢庫嶺、橫坎頭、夏家嶺、柿林村、四窗巖、冷水孔、雞冠巖、梨洲村、北溪村等點位建立了AR景點,制作了VR視頻。所有的項目都被標注在一張電子導覽地圖上,使用者可以通過地圖,得到現實中的交通指引,還可以直接點擊進入每個VR場景,獲得精準、高效、靈活的服務。”項目負責人表示。
相關技術應用的端口以小程序的方式嵌入“余姚文旅”公眾號,小程序的名稱為“四明詩路”。用戶通過該公眾號,點擊進入小程序,能夠見到“旅游景點”“VR全景游覽”“AR虛擬游”“伴手禮”等板塊,可獲得四明山區的景區介紹,VR全景,AR服務,攻略制定,線路查詢,氣象狀況,周邊配套的“游、食、住、行、購、娛”等一站式服務。
UI+VI,帶來數字化的審美愉悅
“通常印象里,陽明先生的臉型偏瘦。由于得卡通化些,是否一定要還原畫像?”“卡通化與還原畫像不相沖突,可以互為結合。”……在“四明之窗”百里紅詩路智慧旅游項目中,有些環節需要通過卡通人物展示節點特色,對節點進行詳細講解。比如王陽明祖居地節點的王陽明卡通形象,丹山赤水節點的卡通小道士形象,紅色主題節點的新四軍卡通形象。斟酌字詞句、校正聲形像,圍繞一個小情況而展開討論,這些在“四明之窗”百里紅詩路智慧旅游項目實施中,是常有的事。工作人員表示:“從項目牽頭人到具體制作人,都凝心聚力、精益求精。項目不僅把握大方向、大立意,還注重從細微處出彩,提升美感。這其中,需要通過UI和VI的設計,為用戶帶來賞心悅目的體驗。”
UI,即界面設計,是指對軟件的人機交互、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好的UI不僅讓軟件變得有個性有品位,還讓軟件的操作變得舒適簡單。“四明詩路”小程序的呈現界面靈便與否、美觀與否,直接關系到百里紅詩路智慧文旅提供的服務是否有良好體驗。VI,即一種運用系統、統一視覺符號的識別系統。運用系統、統一的視覺符號能讓區域中最具傳播力和感染力的內容體現出來,塑造區域獨特的形象,從而讓大眾快速識別,相當于形象設計。比如,王陽明卡通形象就是四明山VI中的一個典型符號。
如果說UI解決的是舞美方案,那么,VI可以說就是演員的演出。當高品質的UI與VI別具一格的視覺符號完美融合,四明山豐厚的文旅資源就通過手機界面,為游客帶來春天般的審美愉悅。數字化為四明山文旅插上“智慧翅膀”
“站在游客的角度,智慧文旅可以讓他們在旅游之前了解景區相關背景,在旅游過程中,利用信息導覽等功能進一步了解景區相關內容,在旅游后,又可以對景區進行評價,提供建議,方便景區管理者進行數據收集與分析。”“四明之窗”百里紅詩路智慧旅游項目相關負責人說,“站在景區的角度,智慧文旅更便于景區管理。管理者對后臺數據進行分析,能更加清楚景區的發展方向,從而提高自身競爭力。對主管部門來說,智慧文旅可以使城市名片更靚麗,提升區域影響力,從而推動當地旅游文化經濟發展。”
百里紅詩路謀求“一個訴求”和“一個亮點”。“一個訴求”就是打造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樣板、新時代黨建樣板、鄉村振興樣板,重點打造以“旅游干道、數字賦能、帶動共同富裕”為目標的智游系統。“一個亮點”就是長三角首條“5G+6D”的體驗之道。5G.是指網絡與信息服務;6D則是指由“綠、動、合、智、樂、香”六種維度綜合構成的旅游體驗。
與之協調配套的是打造數字化文旅駕駛艙。百里紅詩路旅游路線相關景區數字票務系統能展示游客實時預約數據、入景區數據、同比以及環比情況,分析旅游團散客比例,接入停車場、售票中心、游客中心、主要觀景平臺、部分重要點位視頻監控信息,以地圖、列表等多種形式展示百里紅詩路相關景區的實時接待情況。今年春節期間,通過“四明詩路”預約前往丹山赤水等景區游覽的游客量達到8500人次。
同時,“四明之窗”百里紅詩路智慧旅游項目注重線上線下推廣,通過5G消息、云廣播、景區二維碼提供精準、高效、靈活、場景化的服務。比如:通過5G短信和彩信方式向游客推廣百里紅詩路景點;在景區設置二維碼,便于游客體驗AR場景;通過景區攝像機在微信公眾號上向公眾實景直播,展示現場畫面;在羊額嶺觀景臺、夏家嶺觀景臺、錢庫嶺觀景臺、柿林村入口觀景臺布置4套實景直播設備、4套人流量預警監控。人流量預警監控能夠實現客流統計和密度分析,提前預警景區人流過載。去年10月,在國慶假期,丹山赤水景區客流接近瞬時最大承載量,隨即觸發預警,景區立即加大力度控流,避免隱患。該情況受到浙江衛視關注。去年10月8日,浙江衛視《浙江新聞》專題報道了余姚“四明之窗”百里紅詩路智慧旅游項目在國慶假期的作用發揮情況。
編后語
擁抱“互聯網+”暢享智慧旅游
動動手指,就可以網上預約門票,刷臉入園,省去排隊煩惱;掃描二維碼.可以一邊參觀一邊聽介紹,就像專業導游隨行,方便又有趣;景區高峰期有多少游客,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預判,最大程度實現錯峰出行……這些智慧旅游新服務,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景區的“標配”,給游客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
去年12月31日,《寧波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明確了未來五年寧波文化旅游產業將以數字化、融合化、特色化、國際化為發展方向,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旅游的核心是體驗,強調個性化和定制化。智慧旅游講究因地制宜,智能化服務也注重個性化、品質化。從注重“有無”到在乎“品質”,近年來,游客消費需求不斷升級,深度游、沉浸式旅游成為新風尚、新訴求,越來越多景區開始在做細服務、提升游客旅游體驗等方面下功夫。基于5G、AI技術的智慧旅游應用場景已經得到大力推廣,對客源地、游客性別、年齡、旅游景區數量、停留時長、出行交通工具、消費情況等數據的全方位分析,可以為產業運營決策、營銷決策、政策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與此同時,智能出行咨詢、路線規劃等智慧旅游解決方案,數字化導覽、VR、AR實景互動體驗等綜合應用,都將為游客打造個性化的旅游體驗。
如今,5G、大數據、云計算、AI智能等新技術手段飛速發展,文旅產業加速駛入數字化快車道,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無接觸、非聚集,擁抱“互聯網+”,智慧旅游已然成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