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殿坤
摘要平歐雜種榛育苗主要是利用母樹根蘗進行壓條育苗,此育苗方式雖出苗快,但出苗數量少,育苗質量低。技術改良后,采用建育苗圃的方式進行育苗,母株大部分選用良種Ⅱ級苗,小部分Ⅲ級苗。定植當年將母株短截,萌發枝不育苗,第2年培育壯枝,之后加強撫育,4~5年可形成良好的育苗帶,不僅育苗數量大大提高,而且Ⅰ級苗率可以達到84%以上,適宜推廣。
關鍵詞平歐雜種榛;直立壓條;改良技術
中圖分類號:S723.1文獻標識碼:A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2.03.028
近年來,平歐雜種榛的市場經濟效益好,遼寧、吉林、河北、新疆等地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加大了對榛苗的需求量。傳統的榛苗育苗方式主要是用結果母樹的根孽進行直立壓條繁育,這種育苗方式出苗快,當年即可出圃,但育苗數量少,而且優質苗出苗率低,Ⅰ級苗率通常在55%左右。而且此育苗方式還有一個弊端就是苗木和結果母樹互爭養分,導致結果樹的樹勢弱。為更好地提高平歐雜種榛育苗數量和質量,現將平歐雜種榛嫩枝直立壓條改良技術進行介紹。
1圃地選擇
選擇地勢平坦、避風向陽且土層厚度50 cm以上的地塊[1],周圍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利于后期管理和苗木運輸。選好地塊后,要進行整體規劃,預留出假植、貯藏場地,以及后期的澆水、農藥噴施及肥料、起苗運輸等便于機械作業的場所。
2栽植方法
2.1準備定植溝
對圃地深翻,清除雜草及碎石塊等雜物,耙平耙細。用機械開40 cm深、35 cm寬的溝,施入適量的農家肥作底肥,每667 m2施肥量1 500 kg。可以將農家肥與表土按相同比例混勻后填到溝底,厚度15 cm左右,再回填15 cm左右厚的表土,在表土上定植母株。一般情況下,株距保持30~40 cm,行距1.5~2.0 m,為后期多育苗預留足夠的空間。
2.2母株選擇
為提高苗木利用率,可以選用傳統壓條方式中育出的Ⅱ級苗和Ⅲ級苗。一般以地徑1.5 cm、高度超過20 cm、沒有病蟲害的苗木作為母株,只要后期的撫育管理得當,優質苗的出苗率一般不低于80%。
2.3定植時間
春季定植在4月上旬進行,此時氣溫回升,母株易生根,但需要一段時間的緩苗期,加上春季氣候干燥,苗木易失水,影響成活。秋季定植后母株根系提早適應外部環境,翌年春季萌芽早,緩苗期短,成活率比較高。
2.4定植方式
同一小區內定植同一品種,按照設計株行距定植,定植后對母株進行平茬,茬高15 cm左右,用油漆將截口封住。每667 m2定植1 000~1 100株,定植后澆透水。
2.5定植當年管理
新枝長到25~30 cm時進行摘心,促新枝萌發。生長季可以進行葉面施肥。用尿素水溶液噴施葉面,間隔15 d左右施1次,連續施3~4次。結合天氣及土壤墑情及時澆水,秋季要控制澆水量,防止新枝徒長,上凍前澆封凍水。
3壓條育苗
3.1壓條時間
3月下旬澆一次透水,將定植當年萌發的新枝保留3~4個芽后短截,在5月中下旬對萌發的新枝進行壓條育苗。
3.2橫縊
壓條育苗的基生枝高度要在35 cm以上,基徑應超過0.5 cm。將基生枝25 cm以下的葉片剪除,用包有PVC外膜的細鐵絲將處理好的基生枝進行橫縊,橫縊的位置在基生枝距地面4~5 cm處。繞基生枝絞縊2~3圈,以韌皮部遭到破壞,接觸到木質部為佳[2]。
3.3涂生根劑
在橫縊處上方10~15 cm的范圍內噴施濃度為1 000 mgWingdings^B@kg-1的IBA生根劑,也可用濃度為1 000~1 200?mg·kg的ABT生根粉,生根效果良好。
3.4圍穴
噴施生根劑后,用油氈紙進行圍穴。根據基生枝的分布情況及數量來確定穴圈的大小,穴圈要與最外圍的基生枝保持12 cm以上的距離,穴圈的高度以25 cm左右、不超30 cm為宜。
3.5基質填充
基質可以選用河沙、木屑以及沙壤土等,一般不選用黏性土。可以采用大部分沙土、壤土,少部分的木屑混合作基質,不僅降低育苗成本[3],而且育苗質量好,生根率高,便于起苗。
4壓條后管理
4.1水肥撫育
壓條后噴施生根1號水溶肥800倍液,每間隔10~15 d噴施1次,連噴4~5次。根據天氣及育苗枝生長情況及時澆水,結合除草進行淺松土,深度5 cm左右為宜。
4.2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是白粉病,蟲害主要是蚜蟲、金龜子等。白粉病防治可以噴施粉銹寧1 000~1 500倍液,連續噴2~3次。蚜蟲防治可在蟲害初期噴施吡蟲啉1 500倍液,間隔10~15 d噴施1次,噴施3次防治效果好。金龜子可噴施5%來福靈乳油1 500~2 000倍液進行防治。
4.3起苗
春季或秋季均可起苗,根據造林時間而定。將圍穴去掉后,扒開基質,露出橫縊在枝條上的鐵絲,直接用手在橫縊處掰斷取出即可。將苗木按照生長情況分級,苗高75 cm以上、須根7條以上、發育充實的為Ⅰ級苗;苗高在60 cm左右、須根6條以上的為Ⅱ級苗。
4.4起苗后母株管理
起苗后要施適量腐熟的農家肥,每株施肥10 kg左右,4~5年生以上的母株可以增加施肥量(15 kg左右)。在土壤上凍前,澆1次越冬水,7~10 d后將母株埋土,埋土厚度以超過母株頂端5 cm左右為宜[4]。翌年春季,在母株萌芽前將土去掉,澆返青水,將短枝保留5~6 cm短截,促進基生枝萌發,供當年育苗。
參考文獻:
[1] 曹淑云,尹麗俠.平歐雜種榛直立壓條育苗技術[J].河北果樹,2016(1):37
[2] 梁鎖興,孟慶仙,張明麗.平歐雜種榛嫩枝直立壓條育苗技術改進[J].中國果菜,2019(2):69-72
[3] 陳新,董鳳詳,王貴禧,等.基質和插穗對平歐雜種榛嫩枝扦插育苗的影響[J].落葉果樹,2014(6):6-7
[4] 梁桂平.平歐雜種榛嫩枝扦插育苗技術[J].遼寧林業科技,2019(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