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占發, 蘇佳君, 金 笛, 張晶媛, 蔣 奧, 喻 鑫
解放軍三二二九五部隊 檢驗病理科,遼寧 遼陽 111000
與冰凍切片相比,乳腺活檢組織術中印片具有操作簡單、節省時間、無需冰凍切片機等特點[1]。當送檢標本過小或組織中脂肪成分過多時,應用印片細胞學可以及時做出正確診斷,對指導臨床手術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印片細胞學只側重觀察細胞學形態,無法觀察組織學形態的改變,因此診斷存在一定局限性,印片細胞學不能完全替代冰凍切片。如果把印片細胞學與冰凍切片相結合,同時觀察細胞學與組織學改變,可以起到互補作用,從而提高病理診斷的準確性及可信性[2]。本研究旨在探討印片細胞學與冰凍切片在乳腺腫塊術中快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解放軍201醫院自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術切除的793例標本為研究對象。術中送檢標本均進行印片細胞學與冰凍切片檢查。
1.2 研究方法 將手術中送檢未固定的新鮮標本做扇形剖開多個切面(忌水洗),用濾紙吸去血液或組織液,在不同切面用玻片垂直印片,用力均勻,不能拖拉,印片3~4張。吹干后,立即置于95%酒精中固定1~2 min。水洗后,常規HE染色用于鏡下觀察,做出病理診斷。將組織標本同時進行冰凍切片制片,染色,進行冰凍切片診斷。細胞學診斷及冰凍切片診斷標準參考文獻[2-4]。剩余標本及后送檢的標本,用于常規石蠟病理檢查。病理診斷醫師閱片后進行綜合分析,30 min內發出病理診斷報告。最終結果以術后石蠟切片為“金標準”。
1.3 印片細胞學檢查結果的形態學特征 印片細胞學檢查依據細胞大小與形態學特征區別良、惡性病變。良性病變特征包括:在炎癥性病變中,鏡下可見淋巴細胞、漿細胞、少量中性白細胞、一定數量體積較小的泡沫細胞及導管上皮細胞。在乳汁潴留囊腫時,可見大量體積較大的泡沫細胞。乳腺增生癥時,除見少量導管上皮細胞,同時見數量不多的泡沫細胞。在纖維腺瘤中,可見數量不定的胞漿豐富、核大深入的纖維母細胞,導管上皮細胞可有不同程度增生改變。在導管內乳頭狀瘤中,增生的上皮細胞常集合成團狀、乳頭狀結構,有肌上皮混雜,細胞排列緊密,一般核稍增大。惡性病變特征包括:在乳腺癌中細胞成團、片狀或腺樣排列,細胞成分較單一,界限不清,大小不等。細胞核大深染或染色不均,核膜增厚,多數核仁清楚,核漿比例失調,有數量不等的核分裂像及病理性核分裂像,背景內有時可見壞死。如果為髓樣癌,癌細胞團間可見有一定數量的淋巴細胞。在乳腺葉狀囊肉瘤中,除了增生的導管上皮細胞外,還有增生的間質細胞,這些細胞多為梭形、卵圓形、胞漿豐富、染色較淡,可見單核或多核瘤巨細胞及數量不等的核分裂。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例(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793例乳腺腫塊,經石蠟切片診斷證實為惡性病變314例(乳腺癌310例,肉瘤4例),良性病變472例,可疑惡性或交界性病變7例。印片細胞學單獨確診767例,確診率為96.7%(767/793),假陽性率、假陰性率分別為0.5%(4/793)、0.5%(4/793)。冰凍切片單獨確診774例,確診率為97.6%(774/793),假陽性率、假陰性率分別為0.4%(3/793)、0.5%(4/793)。印片細胞學與冰凍切片聯合確診781例,確診率為98.5%(781/793),假陽性率、假陰性率分別為0(0)、0.3%(2/793)。冰凍切片單獨診斷確診率高于印片細胞學單獨診斷,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印片細胞學與冰凍切片聯合診斷的確診率高于印片細胞學單獨診斷、冰凍切片單獨診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793例乳腺腫塊石蠟切片、冰凍切片及印片細胞學診斷結果比較/例(百分率/%)
乳腺癌為女性發病率及癌癥相關病死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女性健康,外科手術切除是治療乳腺腫塊的主要方法之一[5]。手術過程中,及時確定病變性質,需要術中進行病理診斷。有研究顯示,乳腺腫塊術中病理診斷以冰凍切片與印片細胞學較為常見[6-7]。術中冰凍切片能夠完整地觀察病變組織結構進行快速診斷,同時也可以進行組織學分型,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并能提供手術切緣情況。然而,術中冰凍切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組織過小、腫瘤組織中脂肪太多、容易形成冰晶、有些細胞不能辨認、病理醫師取材不到位等,導致無法診斷結果。此外,部分基層醫院沒有冰凍切片機,也限制了術中冰凍切片的應用。相對而言,術中印片細胞學可以彌補這些不足。術中印片細胞學能夠最大程度保護細胞的形態特征,減少人為影響,而且,印片中細胞來源為多個切面,能夠觀察到病變中更大范圍的細胞形態學特點,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冰凍取材的局限性[8-10]。印片細胞學與冰凍切片可同時進行,制作冰凍切片過程中可進行細胞學閱片,不影響冰凍報告時限[11-12]。印片細胞學僅依據細胞形態學特征,而不能觀察組織結構。影響細胞形態改變的因素比較多,如組織變性、取材不當、染色效果不理想等,均可能造成誤診,甚至出現假陰性和假陰性及制片不良等情況[13-15]。
本研究結果顯示,793例乳腺腫塊,印片細胞學單獨診斷確診率為96.7%(767/793),冰凍切片單獨診斷確診率為97.6%(774/79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確定乳腺良惡性病變性質方面,印片細胞學與冰凍切片均具有較大應用價值。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印片細胞學與冰凍切片聯合診斷的確診率高于印片細胞學單獨診斷、冰凍切片單獨診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將印片細胞學與冰凍切片相結合,可提高診斷確診率,降低假陽性率與假陰性率。
綜上所述,印片診斷與冰凍切片檢查均有較高的準確率與可靠性,印片細胞學與冰凍切片聯合應用, 可提高準確性及確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