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慧慧,李亞平,辛國勇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以體循環和(或)肺循環淤血、心臟排血量降低為主要特征的心肌結構及功能受損疾病[1]。CHF的治療原則是以去除誘因、對癥治療為主,常規治療在藥物選擇上以利尿為主,同時聯合強心劑、血管擴張劑等治療,以達到緩解心力衰竭癥狀、延緩病情發展、改善生活質量的目標。然而在心室重構、心肌纖維化以及神經介質調節等方面效果不佳。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不僅能抑制血管緊張素,還能加強內源性利鈉鈦的血管舒張、抑制心室重構作用[2]。而阿托伐他汀主要有調脂功能,還具有抗炎癥反應、抗氧化、改善內皮功能等多重作用,有助于改善心功能[3]。但目前對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CHF的研究較少,其療效以及安全性還有待探究。因此本研究對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CHF的效果及安全性進行觀察。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68例CHF的臨床資料。①納入標準:均符合《美國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4]中的診斷標準;均經相關醫技檢查確診為CHF;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45%,年齡40歲以上;患者與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者;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凝血功能障礙者;患有精神疾病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患有嚴重創傷性疾病或感染者。將所有研究對象按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77例和觀察組9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入院后,按照《2010年NICE慢性心力衰竭診治指南》[5]給予常規治療及護理,主要包括吸氧、休息、糾正電解質平衡、限制水和鹽的攝入,以及利尿劑、強心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等治療。對照組予以上述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停用ACEI和ARB 2 d后予以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90001)口服,起始劑量為50 mg,2/d,若耐受性好以及血壓、電解質正常,以后每2周增加50 mg,最高劑量為200 mg;阿托伐他汀(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淮字H20051408)口服,起始劑量為20 mg,1/d,1個月之后減為10 mg,1/d。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后觀察療效,治療期間注意事項均遵醫囑,不得擅自停藥。
1.3觀察指標
1.3.1臨床療效:兩組治療3個月后,以癥狀、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心電圖檢查作為評估CHF臨床療效的標準[6]。顯效:CHF癥狀改善明顯,NYHA心功能分級達到Ⅰ級或提高2級,心律失常基本消失;有效:CHF癥狀有所改善,NYHA心功能分級提高1級,心律失常減少幅度>50%;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或較治療前癥狀加重、NYHA心功能分級以及心律失常無變化者。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2血清指標檢測:分別抽取兩組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5~10 min后,分離血清,置于低溫環境中待檢。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以及血清鈉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C反應蛋白(CRP)水平。
1.3.3心功能指標測定:利用多普勒彩色超聲儀檢測兩組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包括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水平,同時分析兩組治療前后心率的變化。
1.3.4不良反應:觀察并記錄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腹部不適、癥狀性低血壓、高鉀血癥、急性腎功能損傷、血管性水腫等,以評估治療的安全性。

2.1臨床療效 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顯效36例、有效51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5.60%;對照組顯效27例、有效38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84.42%。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2.2治療前后NT-proBNP、CRP以及血清鈉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NT-proBNP、CRP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血清鈉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上升;且觀察組各指標變化程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不同方案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兩組治療前后NT-proBNP、CRP以及血清鈉水平比較
2.3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LVEF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上升,LVEDD和心率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且觀察組各心功能指標變化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不同方案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2.4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期間,觀察組發生腹部不適4例、癥狀性低血壓6例、高鉀血癥3例、急性腎功能損傷2例、血管性水腫1例,總發生率為17.58%。對照組發生腹部不適2例、癥狀性低血壓4例、高鉀血癥和急性腎功能損傷各1例,總發生率為10.39%。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CHF由于心臟負荷過重和炎癥,造成心室重構及心功能障礙,還會激活神經內分泌因子,導致心功能紊亂[7]。CHF主要表現為勞力性呼吸困難、體液潴留等,嚴重者出現肺水腫、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通常以強心利尿為主要治療原則,緩解患者癥狀、控制病情,但不能改善預后,降低病死率[8]。
近年來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成為治療CHF的首選藥物,在降低心臟負荷、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構、調節神經介質、保持水鹽平衡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9]。靳海斌[10]研究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包括沙庫巴曲和纈沙坦兩種成分,其中沙庫巴曲屬于腦啡肽酶抑制劑,可以分解利鈉肽,通過抑制醛固酮的分泌來維持神經內分泌系統穩定;纈沙坦是ARB,通過阻斷血管緊張素受體Ⅰ,抑制血管收縮,改善心室重構。阿托伐他汀除降脂作用外,還具有抗炎癥、改善內皮功能的作用,以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心肌損傷[11]。
劉美林等[12]研究表明,聯合治療不僅能保持機體水鹽平衡,還可抑制炎性因子、維持神經內分泌系統穩定。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血清鈉水平高于對照組,NT-proBNP、CRP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聯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提高血清鈉水平、糾正電解質紊亂,控制炎癥反應。另外,齊亞娟等[13]和劉素閣等[14]研究發現,機體在炎癥和氧化應激狀態下生成炎性因子,炎性因子水平的提高與CHF發病具有一定的關聯。側面證實了聯合治療能有效抑制CHF患者的炎性因子分泌,保持內分泌平衡。
有關資料顯示,阿托伐他汀還能促進內皮細胞數量的增加,改善內皮功能,輔助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提高心功能,避免嚴重的心肌損傷。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LVEF水平高于對照組,LVEDD和心率均低于對照組,表明聯合治療在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構方面具有較為滿意的效果,進而改善CHF患者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降低住院率和死亡風險。此外,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出現的癥狀均經及時治療恢復,未發生嚴重不良后果。證實了聯合治療安全性較高,與陸露等[15]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聯合阿托伐他汀能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提高臨床療效且安全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