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芳,李海英
過敏性紫癜(HSP)是一種全身過敏性小血管炎,兒童高發,5~12歲為高發年齡,以皮膚紫癜為主要表現,常伴消化道癥狀、關節痛及腎臟損傷,少數可累及神經、呼吸及心血管系統[1]。過敏性紫癜性腎炎(HSPN)是HSP最嚴重并發癥,本質為繼發性腎小球腎炎,常表現為血尿、蛋白尿,部分可伴血壓升高和腎功能不全,約占兒童腎小球疾病的7%[2]。目前,臨床常采用糖皮質激素聯合環磷酰胺治療HSPN,能快速緩解臨床癥狀、延緩及修復腎損傷、改善腎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但因環磷酰胺需靜脈用藥,兒童依從性差,停藥后易復發,使得部分患兒病情改善不明顯[3]。他克莫司是繼環孢素A后研發出的新型強效大環內酯類免疫抑制劑,也屬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可抑制細胞中轉錄因子激活,阻止已聚集的淋巴細胞對炎性細胞的趨化作用,有效抑制機體免疫反應[4]。他克莫司還具有抑制足細胞損傷、穩定足細胞骨架及緩解蛋白尿的作用,遂逐漸用于腎臟疾病的治療并取得一定效果[5]。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主要介導炎性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間的黏附作用。有學者發現,血清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ICAM-1)在HSPN免疫識別和炎癥反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6]。故本研究觀察他克莫司聯合糖皮質激素對HSPN患兒療效、免疫功能及血清sICAM-1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HSPN患兒84例。納入標準:符合HSPN診斷標準[7],年齡3~13歲、性別不限,既往無免疫抑制劑或糖皮質激素使用史;腎病理分級為Ⅱ~Ⅲa級;對本研究使用藥物不過敏,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患原發性腎病綜合征、原發性IgA腎病、狼瘡性腎炎等腎疾病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伴嚴重心肝腎肺等臟器器質性疾病者;患惡性腫瘤者;伴凝血功能障礙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合并嚴重感染者。84例據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2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2組予鈣劑及維生素AD口服,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控制尿蛋白,必要時予護肝、營養心肌、降脂治療,并注意休息。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予醋酸潑尼松片聯合環磷酰胺治療,醋酸潑尼松片(裕松源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4254)0.5 mg/(kg·d)晨起頓服,后每1~2周減量5 mg,至每日10 mg維持;注射用環磷酰胺(江蘇盛迪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857)750 mg/m2,0.9%氯化鈉注射液100~200 ml稀釋靜脈滴注,每月1次,每月總劑量≤1 g。觀察組予醋酸潑尼松片聯合他克莫司治療,醋酸潑尼松片用法、用量同對照組;他克莫司膠囊(國藥集團川抗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943)0.05 mg/(kg·d),餐前1 h口服,每日2次,間隔12 h,每月監測血藥濃度維持在4~8 ng/ml。2組均治療3個月。
1.3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8]:療效分為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腎功能指標:治療前后分別收集2組24 h尿液及采集靜脈血5 ml,靜置離心(3000 r/min)處理5 min,分離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檢測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和尿素(BUN)。③免疫功能指標:治療前后采集2組清晨空腹靜脈血2 ml,應用流式細胞儀測定CD4+、CD8+水平,并計算CD4+/CD8+。④血清sICAM-1:治療前后采集2組清晨空腹肘靜脈血3 ml,靜置離心(3500 r/min)15 min,采用ELISA檢測血清sICAM-1水平。⑤不良反應:觀察治療期間2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2.1臨床療效 觀察組臨床控制13例,顯效17例,有效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0.48%;對照組臨床控制8例,顯效9例,有效12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69.05%。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2.2腎功能指標 2組治療后24 h尿蛋白定量、β2-MG、Scr和BUN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不同方法治療過敏性紫癜性腎炎2組患兒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2.3免疫功能指標 2組治療后CD4+、CD8+及CD4+/CD8+均較治療前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P<0.01)。見表2。

表2 不同方法治療過敏性紫癜性腎炎2組患兒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2.4血清sICAM-1水平 治療后2組血清sICAM-1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3 不同方法治療過敏性紫癜性腎炎2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sICAM-1水平比較
2.5不良反應 觀察組發生不良反應8例(19.05%),其中高血壓、心悸、胃腸道反應各2例,脫發、失眠各1例;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10例(23.81%),其中胃腸道反應和脫發各3例,失眠和骨髓抑制各2例。2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HSPN是小兒常見繼發性腎小球疾病,本病病程遷延,患兒多伴不同程度腎功能損傷,腎損傷程度決定患兒預后,大多數患兒預后良好,但部分患兒(1.5%~10.0%)預后不良,可發展至ESRD,導致兒童腎衰竭[9],調查資料顯示因HSPN致小兒慢性腎衰竭率為2.2%[10]。故積極有效治療兒童HSPN,避免進展為ESRD尤為重要。
既往臨床常采用免疫抑制劑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HSPN,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直接或間接降低IgA合成,減少IgA復合物生成,加速免疫復合物清除,阻止IgA沉積于腎小球毛細血管壁與腎小球系膜,從而減輕炎癥損傷和腎臟負荷[11]。環磷酰胺為免疫抑制劑和細胞毒性藥物,多用于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能經抑制機體免疫反應發揮改善腎間質病變作用,并通過抑制核酸復制發揮細胞毒性作用,可有效預防腎組織纖維化[12]。
他克莫司是新型強效大環內酯類免疫抑制劑,也是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可競爭性結合細胞質內結合蛋白,促進B細胞成熟和抗體生成,抑制Th細胞合成釋放γ-干擾素、白細胞介素-2(IL-2)和IL-3,進而阻礙T淋巴細胞活化,發揮良好免疫抑制作用,免疫抑制作用較環孢素A強100倍[13]。此外,他克莫司在免疫反應抑制早期能阻止淋巴細胞聚集減輕炎癥損傷,利于緩解臨床癥狀。本研究發現,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24 h尿蛋白定量、β2-MG、Scr和BUN低于對照組。提示他克莫司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HSPN效果良好,且可明顯改善患兒腎功能。
細胞免疫紊亂在兒童HSPN發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中T細胞功能紊亂和Th1/Th2比例失衡等免疫異常應答所致的腎損傷是HSPN的重要發病機制,HSPN患兒會出現CD4+ T細胞降低,CD8+ T細胞增高及CD4+/CD8+降低。本研究顯示,2組治療后CD4+、CD8+及CD4+/CD8+均較治療前改善,且觀察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提示他克莫司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HSPN更有利于提高患兒免疫功能。ICAM-1主要介導炎性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間黏附作用,與機體炎癥、免疫、腫瘤侵襲及轉移等病理過程密切相關[14]。正常情況下sICAM-1在健康人群中表達較低甚至檢測不到,而當機體存在上述病理過程時才異常升高。本研究顯示,治療后2組血清sICAM-1水平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綜上,他克莫司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HSPN患兒效果顯著,能明顯改善患兒腎功能,抑制機體免疫反應,降低血清sICAM-1水平,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