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兵,陳后勤,徐 鈞,邵凌云,左 健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指因腦供血動脈狹窄或閉塞,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1]。靜脈溶栓可一定程度開通閉塞血管,恢復血流灌注,在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占有重要地位[2]。有研究指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出血性轉化發生率為10%~48%[3]。發生出血性轉化會造成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嚴重影響預后,故及時識別并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意義重大[4]。因血清標志物具有便捷、快速等優點,已逐漸成為評價預后的重要手段。鑒于此,本文研究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神經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聯合檢測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出血性轉化的預測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2021年6月本院114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作為研究組。納入標準:符合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斷標準[5];首次發病,無腦梗死、腦出血史;臨床資料完整;發病4.5 h內入院接受靜脈溶栓治療。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出血性腦病或其他腦病;肝、腎等臟器功能嚴重不全者;有溶栓治療史者;遺傳性或獲得性出血體質者;血液系統疾病者。另選取同期本院體檢健康志愿者105例作為對照組。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予重組人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用法:阿替普酶0.9 mg/kg、最大劑量<90 mg,首先取10%阿替普酶與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混合1 min內靜脈推注,余90%阿替普酶與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混合60 min內靜脈泵入。
1.3觀察指標 比較2組血清AQP4、GFAP水平;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24 h內復查頭顱CT,評估有無發生出血性轉化[6],根據是否發生出血性轉化分為轉化組和未轉化組,比較血清AQP4、GFAP水平;分析影響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發生出血性轉化的影響因素;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血清AQP4、GFAP及聯合檢測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發生出血性轉化的預測價值。
1.4血清學指標檢測 抽取所有納入對象空腹靜脈血(研究組于入院時、對照組為體檢時)5 ml,3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AQP4、GFAP水平。AQP4>1.4 ng/ml為升高,GFAP>10 ng/ml為升高。

2.1研究組與對照組血清AQP4、GFAP水平比較 研究組血清AQP4、GFA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和體檢健康者血清AQP4、GFAP水平比較
2.2轉化組和未轉化組血清AQP4、GFAP水平比較 復查發現15例發生出血性轉化,99例未發生。轉化組血清AQP4、GFAP水平明顯高于未轉化組(P<0.01)。見表2。

表2 靜脈溶栓后發生及未發生出血性轉化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清AQP4、GFAP水平比較
2.3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發生出血性轉化的影響因素分析 心房顫動、AQP4及GFAP升高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發生出血性轉化的危險因素(P<0.01)。見表3。

表3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發生出血性轉化的影響因素分析
2.4血清AQP4、GFAP及聯合檢測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發生出血性轉化的預測價值 ROC曲線分析顯示,以AQP4、GFAP聯合檢測的曲線下面積(AUC)最高,為0.897。見表4。

表4 血清AQP4、GFAP及聯合檢測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發生出血性轉化的預測價值分析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因腦動脈血管壁增厚、硬化,腦血管被血栓阻塞或管腔狹窄、閉塞等,造成腦局部血流量急劇減少,使腦組織處于一種急劇缺氧狀態,加速神經細胞凋亡[7]。目前對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為靜脈溶栓。而出血性轉化作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后的并發癥,常會加重機體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導致細胞腫脹破裂等,進而造成病情進展,威脅患者生命[8]。目前,臨床評估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病情發展程度主要依賴臨床癥狀、血清學指標及影像學改變等,其中血清學指標具有簡單快捷、準確性高等優勢,現已成為評估預后的重要手段[9]。
AQP是水通道蛋白,廣泛存在于機體臟器中,通過介導水轉運以維持機體內外環境均衡[10]。WEN等[11]指出,AQP4主要位于腦組織中,且廣泛分布在腦各個部位。本研究顯示,研究組血清AQP4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轉化組血清AQP4明顯高于未轉化組。推測原因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存在缺氧、缺血、滲透壓改變等,從而促進AQP4表達,致使腦神經細胞膜結構變化,并出現自身磷酸化,從而導致膜透水性增加,加重患者病情,導致出血性轉化[12]。
GFAP為星形膠質細胞骨架重要組成部分,研究指出其可作為星形膠質細胞特異性指標[13]。當腦卒中發生后會誘發星形膠質細胞形成,并促進GFAP合成,致使血清GFAP表達增加。研究顯示,腦損傷后動態監測血清GFAP水平可為腦損傷早期診斷提供依據[14]。本研究發現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清GFAP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群,且轉化組血清GFAP水平明顯高于未轉化組,提示可將GFAP作為判斷患者靜脈溶栓后是否發生出血性轉化的重要指標。本研究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心房顫動、AQP4及GFAP升高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發生出血性轉化的危險因素,證實AQP4、GFAP與患者靜脈溶栓后發生出血性轉化有關。進一步ROC曲線分析發現,血清AQP4、GFAP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發生出血性轉化預測方面有較高的價值,且聯合檢測可提高預測價值。
綜上,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發生出血性轉化患者血清AQP4、GFAP水平上升,AQP4、GFA聯合檢測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發生出血性轉化有一定預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