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秀娟,李 博,李寶柱,劉京鋒,張 烜
血管性癡呆(VD)是一種繼發于腦血管病的癡呆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腦組織缺氧缺血性壞死造成認知功能損傷,早期準確診斷、評估病情程度是延緩病情進展的關鍵。近年來,臨床研究證實,血清和腦脊液細胞因子的表達與VD密切相關[1]。因此尋找血清與腦脊液相關標志物對VD早期防治至關重要。微小RNA-132(miR-132)參與神經元分化、成熟及功能形成[2]。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是中樞神經損傷的敏感性、特異性標志物,與神經元損傷程度密切相關[3]。另有研究表明,系統炎癥在AD病理生理改變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4]。α2巨球蛋白(α2M)能在機體復雜炎癥環境中保留免疫調節特性,發揮炎癥保護作用[5]。本研究分析三者血清與腦脊液水平在老年急性腦梗死后VD患者中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4月—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腦梗死156例,將VD 78例作為VD組,將無VD 78例作為無VD組。納入標準:均有急性腦梗死病史,頭顱CT/MRI檢查證實有腦梗死病灶;于腦梗死發病3個月后評估認知功能,VD組Hachinski缺血量表評分≥7分,且符合《神經病學》中VD相關診斷標準[6];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拒絕參加本研究者;急性腦梗死發病前伴有各種原因所致認知損害、精神疾病者;合并惡性腫瘤、藥物或乙醇濫用史、甲狀腺疾病者;合并嚴重心、肝、肺、腎功能不全者。2組年齡、性別、腦梗死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方法
1.2.1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檢測方法:入組患者于急性腦梗死發病3個月后入院復查時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并行腰椎穿刺取腦脊液3.5 ml,均于4 ℃條件下離心,3500 r/min,15 min,取上清液,保存于-80 ℃恒溫冰箱內待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腦脊液NSE、α2M水平。采用實時定量PCR法檢測血清、腦脊液miR-132水平,參照miRNA試劑盒步驟提取血清、腦脊液中的miRNA,采用反轉錄試劑盒將RNA反轉錄為cDNA,置于-80 ℃冷凍保存,引物序列由廣州銳博公司設計合成,利用CFX manager 3.0軟件進行Cq值分析,按照2-ΔΔCq法測定基因相對定量表達。
1.2.2VD病情程度判定標準:以簡易智力狀態檢測量表(MMSE)作為判定依據,該量表滿分30分,0~9分為重度認知功能障礙;10~20分為中度認知功能障礙;21~26分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27~30分為正常。VD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22例,中度認知功能障礙31例,重度認知功能障礙25例。
1.3觀察指標 ①2組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②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相關性。③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對VD發生的相對危險度預測價值。④VD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⑤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與VD病情程度的關系。⑥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對VD病情程度的鑒別價值。

2.1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 VD組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高于無VD組(P<0.05)。見表1。

表1 急性腦梗死后有無血管性癡呆兩組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比較
2.2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相關性 Perason相關性分析顯示,血清miR-132、α2M與NSE呈正相關(r=0.675、0.628,P<0.01),miR-132與α2M呈正相關(r=0.562,P<0.01);腦脊液miR-132、α2M與NSE呈正相關(r=0.711、0.664,P<0.01),miR-132與α2M呈正相關(r=0.609,P<0.01)。
2.3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對VD發生的相對危險度預測價值 以兩組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平均值為界分為低水平與高水平。高水平血清、腦脊液miR-132、NSE及α2M患者發生VD的相對危險度高于低水平患者(P<0.05,P<0.01)。見表2。

表2 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對血管性癡呆發生相對危險度的預測價值
2.4VD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 重度患者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高于中度及輕度患者,且中度患者高于輕度患者(P<0.05)。見表3。

表3 急性腦梗死后血管性癡呆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比較
2.5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與VD病情程度的關系 Spearman相關性分析,血清miR-132、NSE、α2M水平與VD病情程度呈正相關(r=0.739、0.753、0.830,P<0.05);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與VD病情程度呈正相關(r=0.746、0.795、0.736,P<0.05)。
2.6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對VD病情程度的鑒別價值 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鑒別VD病情程度的曲線下面積均>0.7。見圖1、2。
VD是急性腦梗死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據統計,約有15%急性腦梗死患者會并發VD,需及早采取可靠的診治措施[7]。目前,臨床上針對VD的診斷主要依賴神經影像學和神經心理學,缺乏相關有效的血液與腦脊液生化指標,故積極探索VD血清與腦脊液標志物成為臨床研究熱點。
miR-132能夠調控多種蛋白表達,還具有調節突觸形態結構和功能作用,參與突觸可塑性、記憶、學習等多種神經和認知形成過程[8]。本研究證實,VD組血清、腦脊液miR-132水平高于無VD組,且會增加VD發生危險度。推測原因,miR-132作為一種重要的活動依賴性認知調節因子,必須保持在一定范圍內表達才可確保正常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其異常表達會導致認知功能受損[9]。劉欣等[10]研究報道,缺血性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血清miR-132水平呈下降趨勢,本研究結果與其不一致,可能與納入研究對象病情及個體差異性等原因有關。此外,本研究還顯示,血清、腦脊液miR-132水平與VD病情程度呈正相關,且對病情程度具有良好評估價值,提示臨床可將其應用于VD早期診斷和病情評估中,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據。

圖1 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對輕度和中度血管性癡呆的鑒別診斷價值

圖2 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對中度和重度血管性癡呆的鑒別診斷價值
NSE在神經內分泌細胞、大腦神經元細胞質糖酵解途徑中發揮關鍵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大量表達[11]。本研究結果顯示,VD組血清、腦脊液NSE水平高于無VD組,與李元英[12]報道結果一致,且本研究發現其血清、腦脊液水平升高會增加VD發生的危險度。考慮原因為,當中樞神經系統遭到損傷,神經細胞膜完整性被破壞,NSE便會經由受損的血腦屏障進入血液與腦脊液中,從而導致其在血液與腦脊液中的含量急劇增加,進而促進VD發生發展。本研究還表明,血清、腦脊液NSE水平與VD病情程度呈正相關,單獨鑒別VD病情程度的價值良好,可作為臨床診斷與評估病情程度的血清和腦脊液標志物。
既往研究發現,α2M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13]。本研究結果表明,血清、腦脊液α2M在VD患者中呈高表達,增加VD發生風險,且與VD病情程度呈正相關,與張沖等[14]報道一致。有研究顯示,α2M可能結合白細胞介素-1β(IL-1β)、IL-6參與癡呆病理改變過程[15]。ROC曲線分析,血清、腦脊液α2M對VD病情程度判定有較好的價值。本研究還發現,血清、腦脊液miR-132、NSE、α2M水平之間均有相關性,提示miR-132、NSE、α2M在VD發生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共同作用,但本研究未詳細探討具體作用機制,三者的聯合檢測價值也有待進一步驗證。
綜上,血清與腦脊液miR-132、NSE、α2M在老年急性腦梗死后VD中呈異常表達,會增加VD發生危險度,且與病情程度密切相關,可作為臨床判定病情程度的重要輔助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