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俞,劉煥,韓文娜,李中意,柳春紅,*
1.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廣州 510642 2. 廣東省食品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廣州 510642
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 esters, PAEs)是一類用途廣泛的工業化學品,作為增塑劑以軟化聚氯乙烯產品[1]。PAEs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大、應用面廣的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之一,是一類重要的環境激素類化合物。近年來,隨著工業生產和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導致PAEs在大氣、水體和土壤等自然環境中普遍存在[2]。PAEs類物質目前已廣泛存在于人體組織中,對人體健康產生極大危害。美國環境保護局(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 EPA)將6種PAEs列為優先控制污染物,包括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 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 DEP)、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ibutyl phthalate, DBP)、鄰苯二甲酸芐基丁酯(benzyl butyl phthalate, BB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bis(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和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i-n-octyl phthalate, DNOP)[3]。已有研究證明,PAEs的毒理學效應主要有類雌激素效應,生殖毒性、發育毒性以及其他毒性[4]。此外,暴露于DEHP的嚙齒類動物的肝細胞發生癌變,促進線粒體增殖、凋亡等[5]。
肝臟是PAEs毒性的靶器官,PAEs暴露會影響肝功能[6]。而線粒體在肝細胞中含量豐富,當肝細胞暴露于PAEs時,線粒體生物發生障礙[7]。線粒體轉錄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 Tfam)是調控線粒體生物發生最重要的調控因子之一,參與線粒體DNA(mtDNA)復制、轉錄以及拷貝數的調節[8]。Tfam缺失會導致線粒體生物發生的降低和線粒體功能障礙,而線粒體作為“細胞能量工廠”,當線粒體生物合成降低時,線粒體向細胞傳遞危險信號,最終導致細胞走向死亡[9]。但關于PAEs是如何影響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的研究甚少。通過PAEs對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的影響,可進一步預測PAEs對HepG2細胞線粒體的影響。然而,由于PAEs類似物種類多,逐一測其對Tfam蛋白的影響較為繁雜。
三維定量構效關系(three dimension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3D-QSAR)是以配體和靶點的三維結構為基礎,根據分子的內能變化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的能力變化,預測化合物的活性[10],通過以部分有機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數據與結構參數進行統計建模,進而預測其他結構類似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是當前環境化學領域的一個前沿課題[11]。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通過測定PAEs對HepG2細胞線粒體中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的影響,采用比較分子相似法(comparative molecular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 CoMSIA)構建定量結構-活性關系模型,揭示不同結構的PAEs對HepG2細胞的線粒體毒性影響,為更好地對環境污染風險進行評估以及設計新型無毒的PAEs提供有利的數據支撐。
人源肝癌細胞系HepG2細胞及MEM(minimum essential medium)培養基購自中國武漢普諾賽有限公司;二甲基亞砜(DMSO)、6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種類見表2,純度均≥99%)購自Sigma-Aldrich公司;RIPA裂解液、BCA蛋白試劑盒購于中國上海碧云天公司;Anti-GAPDH抗體購自Affinity;Anti-Tfam抗體購自Cell Signal Technology。
細胞培養基選擇MEM完全培養基,其中添加10%(V∶V)的胎牛血清、1%(V∶V)青霉素鏈霉素以及1%(V∶V)L-谷氨酰胺,放入37 ℃,5%(V∶V)CO2的培養箱,隔天更換培養液。當細胞達到對數生長期,以此階段細胞作為實驗細胞。準確稱取一定量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溶于DMSO中,使最終母液濃度為1 mol·L-1,后經過濾除菌后保存于-20 ℃中。
取對數期細胞接種于6孔板中,根據前期細胞毒性實驗研究[12],24 h貼壁后用不同濃度的PAEs(0、125、250、500和1 000 μmol·L-1)作用48 h。
將預處理后的細胞置于冰上,用含PMSF和蛋白酶抑制劑的RIPA裂解液裂解細胞,并將其收集于EP管中,離心。使用BCA蛋白質測定試劑盒測定上清液的蛋白質濃度。然后在10%(V∶V)的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儀(SDS-PAGE)上電泳等量的蛋白質。蛋白分離后,將凝膠轉到PVDF膜上,并使用5%的脫脂奶粉于室溫下封閉1.5 h,加入一抗于4 ℃冰箱孵育過夜。隨后,于室溫條件下將PVDF膜與二抗孵育1.5 h。最后,通過ECL顯色,通過軟件Image J軟件對其灰度進行量化分析。
本實驗采用SYBYL2.1.1軟件各模塊完成,利用CoMSIA法進行3D-QSAR分析。以分子的最低能量構象作為優勢穩定構象,對每個分子在Tripos力場中用分子程序Minimize進行能量優化,分子電荷采用Gasteiger-Huckel電荷,用Powell能量梯度法,最大優化次數為1 000,能量收斂限定為0.005 kJ·mol-1。以化合物DBP、DEP和DNOP為預測集,檢驗模型的預測能力,其余的PAEs化合物作為訓練集。
利用偏最小二乘(PLS)進行留一法(LOO)交叉驗證得到內部交叉驗證系數(Q2)以及最佳主成分數(n),并以非交叉驗證方法計算出模型的非交叉驗證相關系數(R2)、并計算標準偏差(SEE)、Fisher檢驗值(F)以及各分子場的貢獻值。
通過Golbraikh-Tropsha統計方法來評價QSAR模型的外部預測能力[13]。采用KNIME Analytics Platform進行上述分析。通過Enalos KNIME節點預測QSAR模型的擬合質量與預測能力,對于本文引入的外部預測能力評價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4]:
該QSAR模型的適用范圍通過杠桿值(leverage,h)的Williams圖(即標準化與杠桿值)來表征[13],其中標準化殘差為δ、杠桿值為h、警告杠桿值為h*。標準化殘差的絕對值>3的化合物即被定義為異常值,若預測的PAEs類化合物殘差在這個范圍內,即可說明所建立的QSAR模型預測是可靠的。關于Williams圖中的δ與h、h*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xi為目標化合物的模型變量所形成的向量,X為訓練集的自變量矩陣。
6種PAEs對HepG2細胞中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的影響如圖1所示,當PAEs以低濃度作用于HepG2細胞48 h后,其中DEP在作用濃度為125 μmol·L-1時增加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其余PAEs化合物在低濃度對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的影響不顯著。然而,當PAEs的濃度為1 000 μmol·L-1時,均降低HepG2細胞中Tfam蛋白的相對表達,其中DBP、DMEP、DNOP、DEHP對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影響較大(P<0.01),且經DBP、DNOP作用的HepG2細胞中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較其余4種PAEs低,提示DBP、DNOP對HepG2細胞的線粒體毒性相對較強。
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經PAEs作用的HepG2細胞,其Tfam蛋白表達水平有顯著下降的趨勢[15-16]。本研究中,PAEs化合物對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的影響表現出一定差異,但當PAEs的作用濃度為1 000 μmol·L-1時,均降低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因此在后續研究不同結構的PAEs對HepG2細胞中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的影響以1 000 μmol·L-1進行建模。PAEs是由鄰苯二甲酸酐與醇類化合物在一定的條件下酯化形成,其多樣性表現于醇類化合物不同的側鏈基團[17],其結構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接下來意在通過CoMSIA方法分析PAEs對HepG2細胞中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的影響以及PAEs分子結構在調控線粒體生物發生中的作用,預測PAEs結構差異對HepG2細胞的線粒體毒性影響。
2.2.1 CoMSIA模型的評估和驗證
通過PLS計算和分析,得出CoMSIA模型的評估參數和分子貢獻率(表1)。CoMSIA模型的最佳組件數(n)為3,交叉驗證相關系數(Q2)為0.508,非交叉驗證相關系數(R2)為0.983,SEE為0.017,Fisher驗證值為37.962。由于模型的Q2>0.5且R2>0.9,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預測能力及擬合能力[18-19]。6種PAEs化合物的實驗值和預測值見表2,并根據兩者的關系構建線性回歸圖。如圖2所示,模型的預測值與實驗值高度吻合,斜率為0.9316,且預測值與實驗值之間的決定系數為0.9823,即表明所構建的CoMSIA具有較高的內部預測能力,可以用于預測PAEs對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的影響,進一步預測對HepG2細胞的線粒體毒性。

圖1 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以濃度為125、250、500和1 000 μmol·L-1處理48 h對HepG2細胞中Tfam相對表達量的影響注:(a) 經PAEs作用的Western blot條帶,(b)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c) 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d) 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e) 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酯(DEHP),(f) 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g) 鄰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P);n=3;與對照組相比,*P<0.05,**P<0.01。Fig. 1 Effects of phthalate esters (PAEs) on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Tfam in HepG2 cells treated with 125, 250, 500, 1 000 μmol·L-1 for 48 hNote: (a) Western blot strips of PAEs treatment groups, (b) Dibutyl phthalate (DBP), (c) Dimethyl phthalate (DMP), (d) Diethyl phthalate (DEP), (e) Bis(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 (f) Di-n-octyl phthalate (DNOP), (g) Bis(2-methoxyethyl) phthalate (DMEP); n=3;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P<0.01.
在CoMSIA模型中,立體場、靜電場、疏水場、氫鍵供體場及氫鍵受體場的貢獻分別為11.90%、29.60%、30.90%、0.00%和27.60%,即提示空間效應、帶電基團分布、疏水效應和氫鍵供體均影響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
2.2.2 外部預測能力


圖2 實驗測定與模型預測的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之間的線性回歸分析Fig. 2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experimental data and predicted data of Tfam protein relative expression

2.2.3 應用域
Williams圖一般用于評價所建立QSAR模型的應用域,在Williams圖中,當數據點杠桿值(h)大于警告杠桿值(h*)時,表明該數據點可能影響模型,標準化殘差的絕對值>3的化合物即被認為是響應離群值[19]。如圖3所示,實驗所得PAEs數據點的h均小于h*且其標準化殘差的絕對值全部落入(-3, 3)的閾值范圍內,表明該模型具有良好的預測結果,能夠覆蓋廣泛的結構應用域。

表1 CoMSIA模型的統計參數Table 1 The statistical parameters of CoMSIA models

表2 PAEs對HepG2細胞中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的實驗值與模型分析值Table 2 The experimental and model-predicted values of Tfam protein relative expression in HepG2 cells by PAEs
2.2.4 基于DNOP物質對CoMSIA模型三維等高圖進行分析
根據圖4中DNOP的基本骨架,結合CoMSIA模型圖(圖5),探究PAEs分子結構對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的影響。
在立體場中,R與R’基團中主鏈上出現黃色色塊,即表明在主鏈上其基團體積越大,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減少。但在R與R’基團中側鏈上出現綠色色塊,即表明在側鏈上若存在大體積的基團,將促進Tfam蛋白相對表達,例如化合物DEHP,其R與R’基團中側鏈引入乙基,對比相同分子量的DNOP,DNOP在R與R’基團上無側鏈,因此經DEHP作用的HepG2細胞中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增加,且綠色色塊占主導作用。

圖3 模型的應用域Fig. 3 Application domain of model

圖4 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基本骨架Fig. 4 Basic skeleton of phthalate esters

圖5 DNOP在CoMSIA模型的三維等高線圖注:(a)立體場;(b)靜電場;(c)疏水場;(d)氫鍵受體場。Fig. 5 DNOP’s three-dimensional contour maps in the CoMSIA modelNote: (a) The steric field; (b) The electrostatic field; (c) The hydrophobic field; (d) The acceptor field.
在靜電場中,在3、4號位上出現大面積的藍色色塊,即在上述位點引入正電基團會導致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增加。在R與R’基團上出現紅色色塊,當R與R’基團為負電基團時,增加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例如化合物DMEP,其R與R’基團引入電負性較強的甲氧基,對比物質DBP在R與R’基團上引入電負性較弱的甲基,因此經DMEP作用的HepG2細胞中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增加。
在疏水場中,苯環上及R與R’基團出現大面積的黃色色塊,即在上述位點上增加疏水基團會增加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由于烷基是疏水基團,因此在R與R’基團上連接的烷烴鏈越長,其疏水性越強,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增加。例如物質DEHP是由鄰苯二甲酸酐與2-乙基己醇結合形成的物質,其R與R’基團疏水性較強,因此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較高。
在氫鍵受體場中,紅色色塊主要出現在3、4號位上,紫紅色主要出現在R與R’基團上,即說明在R與R’基團上增加氫鍵受體,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增加。由于氫鍵供體場的貢獻率為0,因此本文未出現氫鍵供體場的等高線圖。例如化合物DMEP,此物質是由鄰苯二甲酸酐與甲氧基乙醇在酸性條件下酯化而成,在R與R’基團上引入了2對孤對電子,即多了2個氫鍵受體,所以經DMEP作用的HepG2細胞中的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增加。
有研究表明DMP、DNOP的R與R’基團上引入疏水基團,能夠降低PAEs的毒性[20],此結果與本研究結果類似,可推測當在PAEs的支鏈引入疏水基團時,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增加,進一步降低PAEs的線粒體毒性。近些年,在改善PAEs結構、設計環境友好型塑化劑的研究中發現,在鄰苯二甲酸酯類支鏈引入大體積、疏水性強、負電基團和增加氫鍵受體能夠降低PAEs的毒性[20]。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PAEs以1 000 μmol·L-1的濃度作用于HepG2細胞48 h后,與對照組相比其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顯著下降,通過3D-QSAR方法定量分析了PAEs對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的影響,該3D-QSAR模型具有良好的內、外部預測能力且具有覆蓋此類結構的廣泛應用域。
此外,定量構效關系結果表明,在PAEs類中R與R’基團上引入電負性大、疏水性強、氫鍵受體多的基團,增加PAEs類物質處理組HepG2細胞中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影響HepG2細胞中線粒體生物發生,降低PAEs對HepG2細胞的線粒體毒性。通過對6種PAEs化合物對Tfam蛋白相對表達量的影響進一步預測此類物質對HepG2細胞的線粒體毒性效應和定量構效關系,為預測新型PAEs對Tfam的影響提供了一個潛在的工具,并為今后設計無毒的新型PAEs提供參考。
通訊作者簡介:柳春紅(1968—),女,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食品營養與毒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