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語桐
一類文得有多個加分點
想要寫出一類文,除了要具備以上四個要素和兩個過人之處,還要關注另一種方式。
中考作文閱卷時,很多地方有亮點加分評分方式。比如 “對有獨到之處的文章,包括見解新穎、思想深刻、材料新鮮、 構思精巧、推理嚴密、想象豐富、語言有表現力等,鼓勵打高分”。在改卷實操中,大多會采用亮點加分方式,即:確定一篇文章的基礎分之后,發現文章有一個亮點,就適當加分;有多個亮點,則累積加分。這樣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提升作文檔次。因此,想要讓文章成為一類文,就要盡可能增加文章的亮點,讓改卷老師主動為你加分。
記憶中的烏鎮,似乎只能用“青”來形容。
初到烏鎮,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下著如紗一般的小雨。雨滴從蒼穹墜落下來,匯集在斜斜的屋檐上,沿著一塊塊黛瓦滑落。烏鎮的小樓建在水上,叫作“吊腳樓”。我印象中烏鎮的吊腳樓,有著青磚白瓦和刻滿浮雕的窗,像極了水墨畫中的小屋。由于當地人多以步行或坐船出行,于是我們也就“入鄉隨俗”,體驗了一次坐船出行。
烏鎮是青色的,搖櫓船是深青色的,深到近乎黑。我們坐在船上,望著岸邊的吊腳樓,吊腳樓也是青色的,聽著搖櫓船發出的有節奏的吱吱聲和水拍打船身的涓涓聲,墻上的一塊塊磚從我眼前滑過。它們也是青色的,是那種一滴黑色和一滴藍色調和出來的青色,沉穩、低調,有著水鄉特有的韻味。也許是因為這些吊腳樓的年代太久遠,磚上已經布滿了歲月的痕跡,有的石縫中,甚至會長出青苔,為這幅畫點綴上青色。一切的一切,都仿佛帶上了“復古濾鏡”。那時,小小的我坐在搖櫓船里,看大大的青色世界,覺得青色才是烏鎮的色彩。
后來,我們去了烏鎮的染布坊。藍印花布是江南的特色,對于老人們來說,藍印花布會讓他們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舊時光,而對我來說卻是陌生而又神秘的。藍印花布,說是藍,其實是青色的,是那種一滴黑色與一滴藍色調和后的顏色,這種青,比大海要深,比青石板要淺,有幾分樸素,又透著一份優雅。藍印花布上的花紋是各式各樣的,有的是青色為底的白色花紋,有的是白色為底的青色花紋。素雅沉靜,秀氣典雅,宛如江南女子的嫻靜,蘊含東方風韻。
青色,其實是烏鎮靈魂的色彩。
記憶中,我奔跑的時候,那青白相間的布曾在我的眼前不停晃動,一時間,眼前青白交錯……青色經過歲月的淘洗,煥發出越來越迷人的魅力。
離開烏鎮,回到城市,路上車燈刺目,紅綠燈交替,店面霓虹閃爍。縱橫十字路口,柏油大路,那種繁華的色彩讓我頭暈目眩,城市里有的是燈紅酒綠,就是沒有青色,嘈雜,不安。
記憶中的那一抹青,往往就在某一刻,當我看到或聽到某些事物的時候,又會撲面而來——慰藉著我的心靈,令我舒適愜意。
才知道,青色,是我心底的色彩。
【借鑒】
本文有多個亮點。第一個亮點是語言,本文語言優美、典雅、富有畫面感,第三段尤為突出。第二個亮點是層次,文章扣住青色,從“青色是烏鎮的色彩”,到“青色是烏鎮靈魂的色彩”,再到“青色是我心底的色彩”,層層深入,步步推進。此外,本文的素材和切入點,能以青色切入,并挖掘出其中的內涵,頗具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