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婉婷


民國初期,離婚自由遭遇舊婚律與傳統習俗的壓迫同時,在實踐離婚自由上也遭遇多種因素的制約。新舊思想交融下的離婚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物,但是離婚卻給社會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受到封建社會的壓迫、束縛,當時大多數婦女在婚姻中處于絕對的劣勢,如果離婚生計將難以為繼,就有了離婚自由救濟之說。然而積重難返,一朝一夕很難有所改變。但已經是婦女解放的開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舊式婚姻觀,進一步解放思想及當時的社會風氣。
民國初期,離婚自由給社會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離婚案件多發;舊式女子被無情地拋棄;因離婚而自殺的人數增多,自殺者不僅包括女性,還包括男性。對于男性來說,他們自殺是因為感受到離婚難,受到多方的阻礙而不得離婚,故而選擇自殺以結束這無愛的生活。小岑在《離婚不自由的悲劇》中,介紹了王德緒案例,他“殆全因感受不良婚姻之痛苦而處于厭世自焚”。而對于女性來說,是因為離婚后無法在生活上自立或者沒有臉面見人。這些社會的悲劇,使得國人思考離婚自由這一主張是否是正確的?到底應不應該實行離婚自由?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在一個文明開放的社會,每個人都有自由的選擇權??梢宰杂傻亟Y婚,當然也要自由地離婚。面對著上面種種難題,民國初期對離婚自由救濟法展開了一系列的探討。時人也寄希望于這些救濟法能解決離婚自由所面對的難題,從而減少悲劇的發生,使得真正的離婚自由可以實行。
破除舊思想,接納新思想
實際上,離婚自由最大的“攔路虎”是舊思想。所以要實行離婚自由,就必須先破除舊思想,接受新思想。要破除傳統的貞操觀念,打破傳統的家庭觀念,賦予女性離婚權,以支持離婚自由的實行。
傳統的道德觀,很重視女子的貞操。在清代,政府更是頒布了一套完整的貞節表彰制度,而且旌表的人數持續增加。據《倫理與生活——清代的婚姻關系》一書中資料顯示:“江蘇甘泉縣(今揚州市)自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至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的31年間,共旌表孝節烈婦女900余人。湖南桃源縣清初至同治時,共旌表節孝婦女621名。光緒十六年(公元1860年)奉旨旌表139名。光緒十七、十八年采訪得旌表者74名……”這些數據表明,直到光緒年間,受旌表的婦女數量是可觀的。可見,直到清末民間對貞節觀念還是非??粗?。據此,一些不贊成離婚自由的守舊派認為,離婚自由是不道德的,因為這是違反了千年來對婦女貞操道德的要求。男子離婚可以再娶,女子離婚卻要保持貞節?!八麄兊母居^念……肯定人性是壞的,如果婚姻說是可以自由解散,則道德必定要墮落,風化必定敗壞,男女必定紛亂?!睂Υ?,主張離婚自由者反駁道:“主張這種道德的,才是不道德,因為他們不但把女子看作非人,還把男女關系看作只是單純道德性的關系。”并且認為這是一種自私的行為。離婚是離婚,貞節是貞節,兩者是不應該混為一談的。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貞節?李季誠認為,“因真正的自由戀愛而結合成為夫婦的男女,在戀愛的心理未斷或已斷而未將婚姻正式解除之時,不再與第三男女因戀愛而發生性的行為?!必懝澆⒎鞘且髬D女要從一而終的。所以必須破滅舊有傳統的貞節觀念,提倡新的性道德。
中國傳統社會素來注重家庭,重視家族。離婚勢必讓家庭破裂,讓家族蒙上羞恥。甚至有反對離婚自由者認為,“社會(人類的組織)是家庭組成的,若家庭時常的破裂,社會必紊亂;若家庭都破裂,則社會雖依然社會,恐怕已變了性?,F代社會的制度,固然不好,恐怕變性的社會還要壞到十分?!痹谒麄兛磥?,離婚自由不僅會使離婚率上升,社會動蕩不安,而且對于下一代的子女也是有害的。因為離婚之后,子女的教育成為了問題?!皩τ趦和?,可說是沒有再比父母更好的,生理衛生學家,還驗得以動物乳代人乳,總沒有人乳的好,乳母的乳,總沒有生母有的好。歷來為兒童設立各種教養所,總不能有大成效?!倍易优扇酥?,其感情道德也不會好。他們肯定了家庭是培育子女的良好場所。
但是主張離婚自由者卻認為,離婚自由對于社會,對于家庭,對于子女都是有益處的。中國傳統是家族主義的社會,忽視了人性人格。對于反對離婚自由者所說的,離婚使家庭和社會混亂,他們是不認同的。“可是他的所謂家庭,不是我們所要求的家庭。離婚是改良結婚的條件,是救濟不良家庭的應急術。建設理想家庭的急先鋒,更說不到什么危及社會的秩序安寧?!倍皩τ谧优?,自然須負責,但若事實上決不能繼續夫妻關系時,何必因此再勉強同棲于一室。否則為子女者反從這無愛情的父母間感受許多惡影響,所以為子女的訓育起見,無愛情的夫婦,特別該分居,換句話說:更該離婚?!彪x婚是離婚,子女是子女。不能因為子女而選擇不離婚,這是輕視自己的人格。實際上離婚之后,父母并不是不再養育子女,雙方以各自的責任繼續撫養子女。在觀察社會的離婚案件后,分析者得出結論“如果夫婦的不和,一直到了情愿離婚的時候,則子女們與其住在一樣不和的兩親底下,反不如隨父親或母親的一人,更為幸福了。”所以子女不應該成為離婚自由的阻礙。
所以必須打破傳統的家庭觀念,把離婚自由當作改造家庭的措施,改造社會的武器,以接受新思想、新作風。
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中,離婚權是男子所特有。婦女無論怎樣不滿意婚姻,都是不可能離婚的。七出之條,便是男子行使離婚權的依據?!皨D人七出:不順父母,為其逆德也;無子,為其絕世也;淫,為其亂族也;妒,為其亂家也;有惡疾,為其不可與共粢盛也;口多言,為其離親也;竊盜,為其反義也?!敝灰獘D女有其中一條,男子便可以提出離婚。所以這是不平等的,而且是極其荒謬的?!斑@種荒謬至極的離婚法,根據在:男尊女卑思想;男女道德標準的不一致;貞操觀念?!彪x婚自由,必須將離婚權利賦予女性,男女之間應當平等的。兩性是處在平等的地位之上,應打破傳統的舊觀念——只有男子有離婚權,女子也是應當平等合法擁有離婚的權利。
改造舊式女子
在實行離婚自由上,改造舊式女子是首要問題?,F在的離婚太多是發生在新式男子和舊式女子身上。對于已嫁的舊式女子來說,自由離婚與她們長期以來所接受的閨閣教育有背離之處。突然的離婚,會讓她們無所適從,甚至會自殺。再有,即使不自殺,她們被離異后甚至想要留在夫家當奴婢,并苦苦哀求道:“你也盡可不把我當作你的妻子看,只要你肯允許我不從你的家里出去,即使叫我做下婢,也都情愿的;否則我只有削發為尼?!迸f式女子之所以要懇求成為奴婢,因為她們離異之后,生計成為首要問題。所以在實行自由離婚上,要想避免這些悲劇的發生,必須對舊式女子進行適當的改造。
改造舊式女子,首先要讓她們經濟獨立。經濟獨立,才能讓她們離婚之后還能生活下去,不用為未來生計問題而擔憂。而且一旦擁有經濟獨立權,也可以以此來支持她們提出離婚。同時也應該開放職業的種類,讓更多婦女有機會謀求經濟獨立。
在經濟獨立的同時,女子也應當接受教育。自晚清以來,女學逐漸興起。但是還有不少已婚或者未婚的女子沒有接受過新式教育,她們因之不能理解社會上的新事物,不懂得離婚的真義。夢葦認為,“要教育普及之后,才可以實行離婚?!笨娊鹪磩t主張用閨閣平民教育來代替離婚。他們的主張是希望女子不能不明不白的被離婚,希望她們能夠接受教育,去了解離婚的意義是什么,以免受到更大的傷害。
有了經濟獨立和接受教育之后,舊式女子對于離婚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她們會認識到離婚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且她們也會去爭取離婚,不愿再留在這包辦式的婚姻中,而是去追求個人的幸福。
改造舊式女子,需要男性的幫助。不可否認的是,大多男性的學識和財力此時都要比女性優等。所以,“必須使男子對于他無愛情的妻子,盡力加以幫助,使她能夠覺悟,否則只想離婚,絕不為她前途設法,不但將來的狀況益加混亂,而且也是人道之敵”。男性與他舊式的妻子離婚之后,男性應當給予財力的支持,使得女性不受生活的困境。在法律條文中,也有相當的法例。《民律草案》上規定,如果一方因離婚而陷于困境,另一方應該給予撫養費,直到一方困境解除或另嫁娶。除了撫養費,男子也要幫助女子求學。在民國十一年的一件協議離婚中,雙方立下約定:“雙方解除后,一切行動不受任何人之支配;自解除婚姻之日起,三四年內,口口口君供給口口君求學費口口元;口口君所入之學校,口君當負選擇之責……”夫妻離婚之后,丈夫提供學費讓妻子接受教育,這是出于人道主義的幫助。離婚不是不可行,而是“惟當茲過渡時代,我國婦人之經濟與地位都較其夫為劣等,妻離異其夫固屬少見,然亦無甚危險之發生。若夫離其妻,則當稍顧人道矣。如生活及地位上均當與以相當之保障”。男性此時的幫助,可以說是出于人道主義上的幫助。在道德的一面上,男性理應是要幫助女性,以此達到改造舊式女子的目的。
謹慎地結婚與離婚
傳統婚姻很大一部分是不講究戀愛與否的,只看重家庭。兩者的結合更多的是為了家族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不少新青年會因無愛而離婚。再者,因為受到了自由戀愛和自由離婚思想的影響,一些青年的離婚舉動完全是因為反感舊式婚姻。但是舊式婚姻中就沒有愛情嗎?對于舊式婚姻就一定要破除嗎?另外,新青年往往不會考慮另一半就直接單方面地提出離婚或逃婚。他們是完全沒有考慮對方的感受和處境,這是自私的行為。所以避免離婚自由的悲劇必須要改革婚制,訂立新的結婚標準和反對盲目的離婚才可以,這樣才會讓離婚自由順利地實行。
怎樣結婚才是好的呢?饒上達認為,“結婚的時候,不要弄成君主式、專制式、畸形或暫時的家庭,要造成民主式、共和、快樂而永久的家庭?!眰鹘y的婚姻太過專制,決定權不在即將結合的男女雙方,而是在雙方父母的手上。直到此時,《民律草案》上還規定,結婚需要經過父母允許,沒有父母的允許,結婚不發生效力。所以,首先要變革傳統的婚姻,婚姻的主動權要在結合的男女雙方手上,而不是被他們父母所把持。其次,男女雙方的結合,必須是要以戀愛為前提?!盎橐龀闪⒌奈ㄒ粭l件,便是兩性彼此戀愛?!痹谖逅倪\動后,自由戀愛的觀念已經在青年知識分子中間廣泛傳播,“在新青年的眼中,愛情已經是婚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首要的要素”。若是沒有愛情的結婚,是不道德的,而且是相當于犯奸。在文明、自由的社會里,婚姻必須是戀愛雙方的結合。此外,選擇配偶的時候應當要慎重。沒有相當的學問,相當的經濟,或許結婚之后,兩人的矛盾會不斷增加,反而使得兩人的愛情消磨,所以要慎重抉擇。愛情、結婚主動權在男女雙方,加上慎重的選擇,這些都是結婚的前提。只有這樣,婚姻才會美滿,才不會使得離婚問題變得越加的嚴重。唯有在雙方有相當的經濟和學問基礎時,離婚自由才變得可能。因愛而結,不愛而離,不因女性在經濟與精神上的依附問題而難以決斷。
很多人都是贊同離婚自由,但是部分人認為這是要建立在戀愛結合的婚姻上,不適用于民國初期這一過渡時代。因為,他們看到現在的離婚,會讓中國社會產生諸多問題。
首先,現在的青年,離婚太過于隨便,太愛把愛情放在口中。顧仲綺說,“我是贊成離婚自由的人,但對于一般盲目的青年,因和他人有愛情的關系,便淡泊了自己的妻(或夫)的愛,于是吹毛求疵,無中生有,硬要搜尋一些錯誤出來,從而提出離婚問題,這種片面的離婚,我絕對不贊成的?!币驗槊駠跗诘碾x婚案件,大多數是發生在青年男學生和舊式妻子身上。男學生接受教育之后,發現愛情的意義,便向舊式妻子提出離婚,而舊式的妻子是不情愿的。甚至有男學生會因為舊式妻子沒有學識,而提出離婚。一些青年甚至不懂得什么是愛情,以為愛情的標準是學識、時髦。實際上,愛情應該是雙方共同營造的。所以,陳德征說:“我覺得過渡時代,最容易把性欲為大部原因的相愛,誤為純潔的戀愛。這種錯認,是沒法免除的。不過,與其犯這種誤認,不若謹慎從事,已婚的慢一步離婚,當離婚的動機發生的時候;未婚的慢一步結合,當性欲促成結合的時候?!痹谇嗄瓴⒉欢檬裁词菒矍榈臅r候,不應該隨便離婚。舊式婚姻的結合不是不能培養出感情的,男子或女子都不應該盲目地離婚。離婚固然可以因為無愛而離,但是在這過渡時代,離婚應該慎重。
其次,現在的離婚大多數是單方面的離婚,這是自私的行為。結婚要兩者的同意,為什么離婚單方面同意就可以呢?現在一些青年,因為受了舊式婚姻的壓制,想要離婚,便單方面地提出解除婚姻,甚至是逃婚,離開家庭。這是不管另一方的感受,完全是自私的舉動。但也有人反對說,“不必雙方同意,是要一方面提議,馬上就可以實行;不必問那方面愿意不愿意。因為不能以一方面的不愿意,卻使那方面喪失畢生的幸福?!钡羰菃畏矫娴碾x婚,勢必會使另一方受到傷害的。受制于時代的限制,此時說單愿離婚并不可行,離婚是要得到雙方的同意才可以實行。
所以,對于離婚一事必須要慎重對待,要多方面的考慮。你是真的不愛了嗎?你懂得什么是愛情嗎?在心中有這些的答案才開始實行離婚。另外離婚是兩個人的事情,不能單方面的決定,要尊重到另外一半的想法。
實現離婚自由,不是一件易事。在破除舊思想的道路上,必定會充滿挫折。要想實現離婚自由,必須破除這些舊思想,接納新思想。要破除舊貞操觀念,打破家庭傳統觀念,不要以家庭和子女束縛兩性的離合,賦予女子的離婚權,這樣才可以實現真正的離婚自由。此外,離婚自由救濟法應更多放在改造舊式女子和要謹慎結婚、離婚這兩方面上。這兩方面的措施,都是在為離婚自由這個概念慢慢地傳輸到國人的思想里,讓他們明白離婚自由真正意義。不應當總是想著要直接學習西方文明,同時要考慮到中國的實際情況。
在離婚自由救濟法中,提出一些有益的看法,并且有理有據。這些對于解決離婚自由問題,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另外,關于離婚自由救濟的討論也帶來了對婦女解放的重視。女子在一段婚姻中往往是處于弱勢的地位,不解放女子,是無法實行真正的離婚自由。文明開化的社會,需要促進婦女的解放。雖然自晚清以來,就提倡婦女解放,但是顯然還做得不夠多。值得注意的是,女子也加入了這場討論。在討論中,她們是堅決支持離婚自由,并且為救濟離婚自由獻策。她們往往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法,因此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說服力。
無論如何,這場關于離婚自由救濟的討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舊式的婚姻觀,引發了思想的解放。它廣集了各界的聲音,參考了社會上對于離婚問題的各種看法。最終這場爭論勢必會給社會帶來一陣新風,讓更多的人逐漸明了離婚自由的價值。
作者單位:廣東培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