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強





我國歷史悠久,文物資源豐富,這些珍貴的文物,不僅僅是中華文化的傳播載體,更是中華文明的歷史見證,同時,更是旅游業發展的基礎保障。從旅游發展的角度來看,如何去保護文物?如何去宣傳歷史?協調和發展兩者的關系,開發相互間的經濟效益,在構建文物旅游、文化旅游的基礎上進行良性的旅游開發,成為旅游開發和文物保護的雙向需求。筆者通過梳理當前文物和旅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內在的聯系,為菏澤市旅游業良性發展提供參考。
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協調發展的意義和價值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是我國的文物保護原則,也正是堅持這個原則,我國自建國后對于出土的文物形成了完善的、良好的保護體系,國民對于文物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傳承認可度也越來越普遍。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文化興國的戰略顯現出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文物旅游事業發展良好。通過文物、古跡等為重要旅游目的、線路的旅游項目發展迅速,且有望成為旅游行業主流趨勢;人們對于文物旅游線路、項目也極為熱情,既是對于出土文物的欣賞和重視,更是新穎的教育方式。因此,通過文物旅游,既滿足了游客的文化體驗和文化學習,更促進了文物保護的力度,為文物安全保障做出了教育和宣講,促進了我國旅游行業的持續發展。在行業發展中,協調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相映襯的關系,發掘內在聯系,對于促進文物保護和地方旅游發展具有較高的意義和價值,更將文化強國延伸至文化強省、文化強區。
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的內在聯系
從宏觀角度來看,我國擁有著龐大的文物資源,且文化歷史悠久,造就了不一樣的藝術文化。秦兵馬俑是何等的壯觀,敦煌莫高窟是多么的精湛,故宮博物館承載著歷史的變遷,八達嶺成為了舉世聞名的奇跡。多樣化的文物古跡對應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印記,被譽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正是由于文化古跡種類繁多,才引來了無數文人墨客的駐足,用心靈去感受歷史的發展,感悟文物古跡特殊的藝術情懷。文物古跡也是一種特殊的旅游資源,它向人們展示著歷史的發展,承載著千年文化,使得無數旅游者所動容。與此同時,旅游業的發展為文物古跡的保護帶來了條件,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了文物古跡的價值,并開始借助科技手段加以保護,其目的是吸引更多的游客。文物古跡的開發是一個必然趨勢,其需要做到科學化和合理化,進而推動旅游業的發展。
隨著文物旅游的不斷發展,旅游開發從不同的角度給予了文物保護更多的社會性和普遍性推動,在提倡文化強國的前提下,讓更多的游客通過文物旅游加深了文物保護的意識和文物保護行為的開展。通過文物旅游,讓更多的社會大眾了解我國的歷史,開闊眼界、思路。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文物旅游,從設立之初已經明確了游客的旅游目的,因此,整個的旅游過程不僅僅是游客對于文物、古跡的認知和欣賞,更是對于文物保護的認可。不僅全面提高了游客的思想道德素養,而且將文物保護機制傳輸給游客,在旅游的基礎上形成了文物保護的宣傳和輿論環境。文物旅游的發展迅速,從政府角度而言,對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度提高,在加強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的同時,更會加大對于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的投入與重視,獲得更多的人文效益和經濟效益,持續推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文物保護工作隨著旅游開發的推動,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的研究及傳承得到更大的推動,特別是對于年輕一代,在引導他們了解歷史文化背景的同時,也能更好地結合學業進行文化的鞏固,引導他們的興趣方向,在獲得豐富文化知識的同時,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推動文化強國戰略的實踐能力。
分析當前的地區性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關系,不難發現在發展中的旅游開發給文物保護造成了諸多不足和問題。這些問題對于文物保護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礙,甚至阻礙文物旅游業的發展及進步。
文物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景區開發和建筑,這些開發行為,必然會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導致文物古跡周圍原始的生態環境產生了質的變化,各種現代化的道路、酒店等建筑物的存在,影響了文物古跡的文化內涵,降低了人們對于文物古跡背景知識的認可。同時,旅游開發導致原住民搬離,從人文價值方面降低了文物古跡的真正歷史意義。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有些地區政府在推崇文物旅游的同時,對旅游開發進行過多的商業特性的決策,導致文物旅游偏離了原本的開發意義和原則,整個文物旅游業的特色得不到凸顯,缺乏科學性。在具體的文物旅游過程中,部分游客的素養不高,對于文物的破壞時刻存在,甚至導致不可逆的損壞。特別是對于古墓等古跡的旅游參觀中,不合理的觸摸、踩踏等,不僅破壞文物,更導致文物保護工作無法開展,最終形成文物及環境的不可逆破壞。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文物資源及旅游開發都應積極借助和利用科技來開展合理的工作,特別是在文物旅游中,對于文物的保護設置各種電子保障,確保素質較低的游客的行為對于文物、古跡的破壞不會達成,更通過各種信息化、技術化分析,對于受損的文物進行科學的修復和保護,都是科技與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的相互融合。
面對時代的發展,文物保護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其與旅游業的關系也變得更加微妙,成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旅游業在一定層面上為文物保護帶來了困難,主要原因是缺乏文物保護意識,再加上過度開發,使得文物破壞嚴重。但是,如果對旅游業令行禁止,又會限制文物藝術的宣傳,約束文化產業的傳承。旅游和文物保護已經密不可分,形成了獨立的個體。在未來的時間里,為了實現文物的科學化保護,就必須創建有效的文物維護制度,并借助網絡技術進行文物保護的宣傳,盡可能發揮文物的價值,推動旅游業的發展。文物古跡承載著無窮的藝術價值,得到了當地的廣泛關注,成為了重要的旅游資源。對于旅游部門來說,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掌握旅游發展的重要性,拓展智慧化旅游發展新思路,既進行文物古跡的合理保護,又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實現經濟利益和文化宣傳雙收的目的。
促進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的共同發展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文化豐富,各地均有不同文物、古跡的出土和發現。優秀的歷史資源也可以轉化為地區重要的經濟效益。從書籍編纂到科技項目中對于當地文物、古跡等的查詢和了解,到具體的文物旅游線路的開發和推出,在向外地游客介紹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的同時,也滿足了游客對于文物的求知和探索。合理、科學地利用這些文物資源,能夠為當地創造較大的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從而促進當地旅游事業的持續發展。
文物保護的各項資金,主要是通過政府撥款等進行,實際上這些資金,尚無法給予文物和保護工作正常的開支,有非常多的文物因為沒有維護、保養經費而面臨損毀。因此,提高和增加文物保護資金來源,對于提高文物保護工作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旅游開發的加入,不但為充裕了文物保護資金,更通過文物旅游線路的開發和設定,在宣傳文物保護的同時,吸引游客前來參觀,為當地的經濟效益提供有力支撐,無論對于文物保護或旅游開發,對于國家和企業,都是雙贏、多贏的局面。另外,隨著文化強國政策的推行,人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通過文物旅游項目、線路的不斷開發和推行,更多的游客愿意在旅游途中了解和學習各種文化知識,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文化素養的提高,對于文物保護來說,是一種本質上的改變,人們在認識到文物價值的同時,更愿意主動進行文物保護,文化強國的政策順利實現。
文物伴隨著歷史的發展,被賦予了特殊的藝術內涵,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其最大的特征是不可復制,即所謂的“稀世珍寶”。對于旅游部門來說,對文物的開發需要格外注意,既不能畏手畏腳,也不能大手大腳,嚴格按照相關法律進行,確保文物的開發符合可持續發展標準。一般來說,只有實施規劃性文物開發,才能發揮出文物的最大價值,才能對文物做到全面的保護,有助于文化藝術的傳承。文物的開發并非是任意的,其需要考慮諸多的因素,尤其是開展全方位的文物調研,并對其進行有效的評估,形成客觀的調研報告。為了防止文物價值的消減,當地旅游部門還應該制定開發計劃,只有得到文物保護部門的允許后才可以正式實施,這也是保全文物原貌的有效途徑。當然,如果出現惡意文物開發的現象,需要在第一時間制止,必要時可引入法律機制。
如何協調旅游開發和文物保護的關系
于文物而言,最重要的還是保護,通過良好的保護,才能延伸至其他方面;與旅游行業而言,文物、古跡是旅游資源,但在合理利用的同時追求過多的經濟效益,還有待檢驗和商榷。對于諸多的文物,在強調文物保護的同時,還要明確持續發展的可能性,特別是當地政府要有明確的保護政策及目標,再結合這些政策、目標,規范旅游開發中出現的文物損害情況。例如有效控制旅游人數,保證客流的同時更要考慮線路的承受能力,將游客對于文物古跡的損害風險降到最低。因此,旅游開發不能僅僅追求經濟效益,而是要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結合統一,才能確保文物旅游開發的可持續的良性發展。
良好的文物保護制度和規范,不僅能夠促進文物保護事業的發展,更能協調旅游部門的持續發展。一旦文物、古跡遭到破壞,對于文物旅游也會面臨取消線路,嚴重影響旅游業的發展和效益。因此,通過旅游部門與文物保護的管理和制約,有效進行文物保護的同時,更持續提高了文物旅游的發展水平。旅游部門也可以通過聘請文物古跡專家對文物旅游線路中的文物古跡進行定期的維護,更通過景區的科學管理,提高文物保護的資金投入。
文物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保護國家的財富。在與旅游開發相結合的同時,應該加大文物保護的宣傳和教育,讓更多的游客明確文物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意識到保護文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自身的保護意識。也需要在旅游過程中隨時普及法律條文,在進入景區之前,確保各項法律知識的講解到位;進入景區后,對于各種破壞行為的懲罰也要嚴格落實到位,通過標語、提示等多種形式,通過游客對于文物保護的意識的加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旅游結束,對于表現良好的游客進行合理的獎勵,也是對文物保護和自身文化素養的褒獎。
從旅游業的角度來說,只有自身加大對文物古跡的保護和養護,才能確保文物旅游的持續發展;對文物保護來說,通過文物旅游的開發,才能向更多人展示文物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從而得到更多的重視和保護。兩者之間并不沖突,而是可以相互協調,共同發展。所以,除了通過制度的建立來規范旅游開發和文物保護外,政府部門通過對旅游業的監管和文物保護工作的加強,積極地為兩者提供更好的環境和途徑,讓文物旅游業得到合理的、持續的發展,創造文化效益的同時,更為地區創造經濟效益,提升當地的名片效應,增強地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文章通過梳理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及內在關系,提出了優化策略,為兩者相互融合和持續發展提供建議。配合政府的各項有力舉措和管理制度的制定,相信能夠在發展地區旅游事業的同時,更好地將文物保護工作落到實處,讓更多的文物得到合理的保護和維護,真正實現文化強國。
作者單位:綏化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