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海民





我國是文明古國,數千年的歷史進程凝結了無數寶貴的文化財富。作為我國眾多文化財富的一部分,古建筑文物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歷史、學習歷史,讓今天的人們也能夠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以及優秀的傳統文化。但很多古建筑文物經歷了漫長時間流傳到今天已岌岌可危,為了不讓這些古建筑文物消失,必須要做好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和修繕工作,讓文化和智慧傳承下去。
不同時期的古建筑文物具備獨有的時代特征和民族特征,同時古建筑文物中也具備極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因此我國對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和修繕一直都特別重視。但當前這項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因此應該在明確古建筑文物保護現狀和原則的基礎上正確看待現有問題,然后針對古建筑文物保護與修繕治理制定修繕策略,如此才能真正做好這項工作。
古建筑文物現狀
當前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人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開始追求精神生活,而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城鎮化建設和古建筑保護之間出現了矛盾。我國擁有數量非常多的古建筑,這些古建筑承載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而且和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息息相關,但經歷漫長時間很多古建筑都已經出現了各種問題,而且和社會發展之間也出現了沖突。我國因此針對古建筑的保護和修繕提出了很多嚴格要求,明確表示要推動城市發展,同時也要避免出現為發展城市而破壞古建筑的情況。當前在我國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和修繕中通常都會采用以下幾種形式:依據不同古建筑原本的色澤、質感、文化氣息等開展復原性修繕;不改變古建筑文物當前的狀態,只通過相關手段令其不再繼續惡化;修補破損的部分,并將修補部分明確標記。這些方法出于不同人對古建筑文物的不同理解以及修繕需求,但具體還應結合實際需求靈活應用。
古建筑文物保護和修繕的基本原則
古建筑都和特定的時代有關,承載了相應時代背景的建筑技術和文化,因此通過古建筑可以對相應時代有更多了解,這也是古建筑重要的價值體現。而古建筑經過時間洗禮已經發生重大改變,但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仍然存在。不同時代背景和相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古建筑都有很大差別,這些差別決定了針對不同的古建筑開展保護和修繕工作不能采用同一種工序流程,應結合古建筑實際情況明確工作程序,這樣才能令保護和修繕工作獲得更好的效果。這一點需要相關人員提高重視,正式開展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和修繕工作之前做一次全面調查,要了解地區、時代背景、建造技術等多項信息,而不是照搬照抄其他的古建筑修繕方案,否則很有可能造成更惡劣的負面影響。
古建筑具備極其生活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而且前文也提到不同古建筑的價值與內涵也是不同的,另外古建筑的特性是不可重生,雖然可以復制,但無法完全展現古建筑文物的神韻。這就決定開展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和修繕,應嚴格遵守不改變原則,即保護古建筑的情況不繼續惡化,還要在修繕過程中不破壞古建筑的現狀,要知道當前的科學技術水平已經完全能夠做到復原古建筑,雖然通過復原可以讓人們了解古建筑,但也破壞了古建筑的神韻,令其價值被削弱,內涵也無法得到充分體現。在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和修繕中還有可能遇到各種突發狀況,比如當前的方案可能會破壞古建筑力水平衡,那么就要在詳細商討之后對方案進行調整,也就是說方案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保證不改變古建筑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動態化的方案完成這項工作。
在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和修繕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是保證古建筑安全,應盡量減少或避免出現干預古建筑現狀的情況。雖然創新非常重要,但在古建筑的保護和修繕中不需要創新,應盡量讓其維持現狀,按照傳統方法和當地風俗習慣對作業方案加以完善,否則就會失去這項工作的真正意義。在此基礎上可以充分結合現代技術手段,這樣才能將不同歷史文化時期古建筑的特點、相應朝代風格等充分凸顯,最終達到提升古建筑文物保護和修繕成效的目的。
古建筑文物保護和修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國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和修繕工作整體現狀比較理想,但目前還有一些問題需要正確看待。前文提到,我國對古建筑物的保護和修繕工作極為重視,而且提出了很多嚴格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這項工作變得更加專業,相關從業人員在專業水平、理論知識掌握等方面都必須滿足要求,還要具備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明。但實際情況是當前在這項工作中很多從業人員大多都出自建筑行業,比如木工或者瓦工,在保護和修繕古建筑文物意識方面比較缺乏。有些單位沒有針對這些人員做好培訓工作,以至于在保護修繕工作中經常會因為操作不到位、違規操作影響了實際效果,甚至會對古建筑文物造成破壞。另外保護和修繕古建筑文物中保護是最重要的,要通過保護避免古建筑文物進一步受到破壞,雖然我國也針對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而且古建筑文物現場一般都有管理人員,但仍然有許多人在游覽一些名勝古跡時做出破壞古建筑文物的行為,例如刻上“到此一游”或者自己的名字。因此在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和修繕中繼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強化全體公民的保護意識非常必要。當前在我國傳統古建筑文物的修繕中是采用的技術方法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各地相關部門在這方面的表現不是特別令人滿意,有些部門一味地追求古建筑文物的經濟價值,或者采用的修繕方法存在缺陷,例如在古建筑修繕中使用新材料,而其沒有對修繕后位置進行處理,那么必然會令人感覺特別突兀,而且令整體性和的完整性遭到了破壞。
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和修繕措施
在古建筑的保護和修繕過程中,必須提前設計完善的施工方案,然后依據方案開展各個環節的施工。整個過程中設計師、工程師、監理等必須保持良好溝通,反復分析修繕方案的可行性,然后才能在實際施工中進行應用。同時也對古建筑設計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一名合格的古建筑設計師,其自身能力必須能夠完全滿足這項工作要求,要能夠針對古建筑的修繕與保護作出科學評估,接下來才能繪制圖紙,然后將圖紙送審,通過相關專家評審后完善圖紙的缺陷和不足。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國家針對古建筑保護和修繕所提出的各項規定,盡可能減少作業次數,避免重復干預古建筑。另外要注意古建筑的修繕要重點考核作業量,而且考核作業量不能依據原本的項目清單,另外如果在修繕過程中需要更換某些部件。那么必然會對實際作業量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在保證專業品質的基礎上對相關資料應全面收集,充分做好準備工作,以此令古建筑文物的各方面價值以及文化內涵得到充分體現,這樣才能達到提升保護和修繕效果的目的。
通常古建筑的保護工作需要專業部門負責,但修繕工作需要由相關部門和社會組織共同完成。這就要求開展古建筑的修繕工作之前應做好招標工作,招標過程中要重點評估相關企業的綜合資質,評價一線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是否滿足要求,修繕過程中應聘請相關專家針對企業開展全面評估,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出現人為因素導致的相關問題。
正式開展古建筑文物的保護修繕工作之前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避免在修繕過程中出現事故或者質量問題。應查找更多和古建筑有關的資料,然后在計算機上復原古建筑的原本面貌并標記好各項尺寸,再繪制圖紙并開展相關設計,當圖紙方案通過之后再結合計算機中的復原圖正式開始修繕。為了真正做到避免對古建筑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造成影響,相關人員應重點記錄古建筑的原始面貌,并且在修繕過程中經常對比各種細節,如果哪一個細節出現問題要立即調整。
修繕古建筑文物之前預判指的是,要明確如果出現失誤將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又應該怎樣解決。這一點非常重要,對整個修繕工作都具有直接影響。比如在古建筑的修繕中,因為有些人員操作不當而導致古建筑損壞的情況比較常見,這就決定了必須要對這些可能出現的狀況做好準備,這樣一旦發生類似狀況時也可以及時調整,從而最大化減輕對古建筑的影響。
在有些古建筑的修繕過程中需要使用其他材料進行修補,而選擇哪一類材料,又應當怎樣使用這些材料非常重要。具體來講,所選擇的材料應和古建筑原本使用的材料一致,比如修繕古建筑過程中要的是有大量木材和磚石,那么木材和磚石的選擇就要結合古建筑。同時在使用新材料的過程中要嚴格參考古建筑原本的樣貌,并要對已經使用完畢的材料進行做舊處理,爭取和整體保持一致,盡量避免出現某一個細節和整體發生沖突的狀況。還要注意材料的力學性能,避免新材料影響原本古建筑的力學平衡狀態。
在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和修繕中,應充分落實監管并加以強化,通過監管提升相關人員的積極性和增強責任感。監管要結合相關制度,對此應由相關部門和企業合作共同開展古建筑修繕工作之前應對制度加以完,通過完善的制度對現場進行監督,這樣一旦在監管中發現任何違規操作或者缺乏安全意識、古建筑文物保護意識的行為都可以及時作出處理,以達到最大化減輕人為影響的目的。
參與古建筑文物的修繕必須具備相應資質,企業內部的技術人員、一線施工人員等都必須具備相應資格證書,同時要鼓勵相關人員積極進行自我提升,令其能夠主動學習更多和古建筑修繕有關的專業知識以及歷史文化知識。同時要在內部開展定期考核,重點針對相關人員是否能夠將古建筑文物修繕、相關歷史背景、文化內涵等結合在一起,以及在實際的修繕工作中是否能夠嚴格按照施工步驟、工藝標準和相關規范要求。這樣企業整體的綜合素質才能得到顯著提升,才能為有效完成古建筑的修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古建筑是我國重要的文化瑰寶,其承載著歷史和文化,因此對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和修繕工作一定要重視,嚴格遵守相關原則,正確看待現有問題,合理開展保護和修繕,從而讓古建筑文化能夠一直流傳下去。
作者單位:晉城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