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文

周末,媽媽在廚房做飯。我寫完作業后,便去觀察媽媽是怎樣做飯的。在媽媽炒菜的時候,我發現盛放食鹽的罐子里食鹽是塊狀的。我很疑惑,對媽媽說:“為什么家里的食鹽是塊狀的啊,食鹽不應該是顆粒分明的嗎?”媽媽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
于是,我打開電腦查找資料,找到了相關的解釋。食鹽根據原料來源主要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井礦鹽、海鹽和湖鹽。通過抽取地下鹵水制成的食鹽是井礦鹽;通過海水蒸發結晶產生的是海鹽;在鹽湖中直接開采或者通過鹽鹵水在鹽田中曬制的則是湖鹽。
雖然原料的來源不同,導致食鹽中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有細微的差別,但其主要成分——氯化鈉的含量幾乎完全一致。此外,食鹽中還有氯化鈣、氯化鉀和氯化鎂等可溶性雜質殘留。其中,殘留的氯化鎂很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導致食鹽受潮結塊。此外,如果在南方空氣濕度比較大的環境中,就更是給氯化鎂與空氣中水分子的結合創造了有利條件,使食鹽更容易結塊。
(指導老師:魏? 明)0FFFB627-E132-4504-8451-D108E3F3B2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