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曉婧
本周五(6月10日)起,日本政府將恢復接納來自全球98個國家和地區的訪日旅游團,條件是有導游陪同,游客也必須按要求采取佩戴口罩等新冠防疫措施?!度战泚喼蕖?日稱,這是日本時隔兩年重新接納國際游客,讓備受打擊的日本旅游業松了口氣。有分析認為,日本是最早開放入境游的旅游大國之一,在這個疫情尚未結束的時代,日本如何接待游客、效果如何,或成為其他國家的參考樣本。但少了中國游客的身影,日本憑借旅游提振經濟可能會有重大損失。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5月24日起日本已邀請美國、泰國等4個國家的旅行社相關人士開展實證項目,以確認防疫對策和發現陽性患者時的應對措施,相關結果將匯總進行業指南。其中,1名泰國游客因感染新冠被中斷旅行,另有3名密接者正在隔離。日本觀光廳表示,“我們認為在出現感染者時,切實做好了初期應對”。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日本政府分析日本國內人員流動增加的“五一”假期兩周左右的感染情況,認為已不用擔心醫療緊張.為了推進經濟活動恢復正常,可以接收外國游客。在談及放寬入境限制時,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需要時間來確保醫療提供體制及推進疫苗接種”,并表示今后的邊境對策計劃放寬到“跟往常一樣”。
實際上,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日本旅游業正處于巔峰時期。據日本國家旅游局統計,疫情前的2019年,訪日外國游客人數為3188萬人,創下最高紀錄。這一數字在2021年銳減至25萬人,近年來日本旅游觀光業的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彭博社稱,這種現狀將在6月10日迎來轉機,來自海外的旅游團將帶回游客,也帶來消費。日本的航空公司、酒店以及零售商,均渴望借此恢復自疫情暴發以來失去的業務。
從事中日之間團體旅游及個人旅游等業務往來的日本株式會社晨兆商事社長岸田誠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目前日本國內旅游大約恢復60%至70%,之前被延遲、取消的修學旅行在5月重啟,6月1日開始的日本國內游、省內游等政府補貼力度較大,日本民眾的旅游熱情高漲。他介紹說,對于恢復接待入境游,日本民眾有著雙重心態。既希望借此重振經濟,又擔心引發疫情傳播,日本目前是在“試探著逐步恢復”。
《日經亞洲》分析認為,重開國門或許使日本面臨三大問題:地方上對于過度旅游的抵制;日元疲軟可能使更多人負擔得起赴日旅游,卻無法吸引這部分人消費升級;過度依賴中國游客所帶來的風險。彭博社稱,疫情之前1/3的旅游支出來自中國游客,目前這部分不太可能快速恢復。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2019年,訪日外國游客總數為3188萬人,中國游客數量突破90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中國游客消費金額為17718億日元,占整體訪日外國游客消費金額的36.8%.
岸田誠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韓國、泰國、新加坡、歐美、越南等地的游客都已將赴日旅游提上日程,但該公司主要服務于中國游客。在中國游客赴日旅游尚未恢復的情況下,旅行社的經濟損失較大。
“中國游客赴日旅游可能還需要些時間,”岸田誠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上海、北京等地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日元匯率處于20年來低點,這些都屬于促進旅游業的利好信號,希望中國游客也能盡快赴日旅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旅游學刊》執行主編張凌云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受到疫情沖擊,但日本政府提出的“觀光立國”的政策沒有發生變化,力求2020年接待4000萬人次外國游客,并讓這一數字在2030年提升至6000萬。中國游客一直是赴日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少中國游客的身影,無疑會給日本試圖憑借旅游重振經濟造成巨大打擊。
張凌云提醒稱,中國游客是否愿意選擇赴日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中日關系的影響。在當前的地緣政治形勢下,日本將自己緊緊地捆在美國戰車上,嚴重損害中日兩國的關系。如果日本足夠重視中國游客,想要爭取中國游寄尊振本國經濟,就應該釋放出足夠的誠意。
他進一步解釋稱,疫情下,中國游客可能更多選擇在中國國內旅游,.帶動本國經濟發展。疫情緩解后,中國游客也有可能選擇其他國家。張凌云對《環球時報》記者強調,日本開放旅游業能否取得成效還有待觀察,為爭取后續的中國游客,如何改善和穩定中日關系是日本政府急需思考的問題a▲
環球時報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