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龍
在這個炎熱而漫長的夏季,我的情感和思緒如過山車一樣起伏不斷,總是會因為一些人、一些事、一些話讓自己在這個特殊的,即將告別大學的季節里,增添更多的不舍、傷感、憂郁和懷念。三年前本科畢業的時候,我所經歷的和如今的情形類似,我那個時候就知道,畢業之后,相見于江湖,也相忘于江湖,能夠聯系的,少之又少。但那個時候,我在情感上沒有像現在這樣傷感。因為我知道我的大學還在,我的青春還在,只是離別,不是永別。但這個夏季,當炎炎烈日讓人無處逃避,當狂風驟雨讓人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們不論怎樣,不論用何種方式,都將和母校告別,而連同告別的,還有那整個學生時代和懵懂、稚嫩的青春。那將是一段再也無法回流的時光,或是遺憾,或是留戀,或是傷感,或是不舍,終究都要化作記憶,我們都要離開,靠著一行又一行的文字來回憶。
我的大學,我的青春!
從2014年9月入學到2021年6月,7年的時間里,我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去回憶,我又該用什么樣的筆觸去書寫?7年之前,我還是個很青澀的孩子,在相隔千里的地方求學,滿心的無助與失望;7年之后,這個青澀的孩子帶著用時間灌溉的情懷和那點成熟,三分迷茫,七分從容地走向社會。完全可以影響和改變一個人的7年求學時間,給我最大的感受和成長,就是情懷。
大學的7年,讓我成為一個有情懷、有溫度的青年。我用7年的時間所培育和塑造的,是一個完全不同于大學之前的人。也許在沒有上大學之前,我更多的是因為自己的學業而去做學習上的努力。但是大學畢業之后,有一點沒有改變,反而歷久彌堅,大學所塑造的這個情懷,是自己把自己的人格塑造和老師、同學、朋友對我的影響,深深鐫刻在我的成長軌跡中。不論社會如何,浮躁還是安靜,自己慶幸,在7年的學習過程中,沒有丟掉這份情懷,也慶幸自己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用一段又一段的話語,把這種情懷留了下來。
“從7歲求學,一直到27歲碩士研究生畢業,我在學歷上顯然是大學生,而且還是具有高學歷的大學生。但我深知,我結束了20年的求學生涯,即將進入社會,即將奔赴最基層,我又變成了一個小學生。而這個小學生,將以社會為學校,以人民為教師,以千千萬萬的百姓的經驗為課本,重新開始學習,重新開始讀書,重新開始讀社會這本大書。”
我從象牙塔走出來,又進入了另一所學校,又變成了一個小學生,如履薄冰,戰戰兢兢,謹言慎行。
我曾不止一次說過,在這個特殊的六月,在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畢業季,我在自己可以讓思緒靜下來的時候,執筆去完成文章,慶幸當時的自己,不管寫得好不好,終究還是可以把這段20年的時光用文字留存下來。
7年前,我們不知道今天我們會以什么樣的方式和自己的大學、自己的青春告別,我們的大學,將永遠在我們的記憶當中,而可以留給我們的,是這2000多個日日夜夜讓自己成長起來的精神內核。
愿未來的我們,依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