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郭亞妮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西農業的出路在于“特”“優”。5月24日,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助力鄉村產業、加快農業特色轉型方面山西今年將重點推進布局一批項目、構建一批全產業鏈、創建一批產業融合樣板三方面工作。
布局一批項目是指山西圍繞“三大戰略”“五大平臺”,持續提升晉中國家農高區的運營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進有機旱作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種業創新園、功能食品加工園、智慧冷鏈物流園等項目建設。深入推進雁門關農牧交錯帶建設,新建2個10萬畝以上的飼草基地,高標準生態牧場達到50個,飼草種植面積穩定在210萬畝以上。加快推進“南果中糧北肉東藥材西干果”五大平臺建設,啟動國家區域性果品及加工品交易中心二期工程,打造水果出口標準化示范園20個;實施“中國雜糧之都”高新技術產業中試基地項目;舉辦好第七屆山西(運城)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晉北肉類平臺交易大會和首屆全省中藥材交易大會,進出口肉類平臺交易量和中藥材商貿平臺交易額取得突破。
構建一批全產業鏈是山西擬出臺推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倍增專項政策。落實剛剛出臺的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的措施,以45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649家省級龍頭企業為“主力軍”,在擴大規模經營水平、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上下功夫,力爭全年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突破3000億元。重點培育一批鄉村產業領軍企業作為“鏈主”,選擇20個縣作為全產業鏈重點鏈建設試點,強化“鏈主”企業培育、專家團隊服務、拳頭產品打造、優勢品牌創建,構建高粱、谷子、中藥材等20類特色優勢農業全產業鏈,重點培育百億級產業鏈1~2條。做好全國重點鏈、典型縣申報和評審工作,樹立一批全國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標桿。
創建一批產業融合樣板是山西構建以產業強鎮為基礎、產業園為引擎、產業集群為骨干,省縣鄉梯次布局、點線面協同推進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新創建國家級產業強鎮5個、省級產業強鎮10個,抓好榆次和臨猗兩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繼續打造山西旱作高粱、晉南蘋果和道地中藥材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引導撬動資源要素向鄉村匯聚,探索產業集聚發展模式,提升鄉村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創建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典型。
未來,山西將持續加強科技創新,實施種業振興“五大行動”,推動山西由種質資源大省向特色種業強省轉變;推進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發展,加快補齊產業鏈技術斷點;開展“機、田、證”一體化試點縣建設。此外,預計2022年再培訓高素質農民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