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萌
“小廁所,大民生”,廁所雖小,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公廁事關民生福祉,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的標尺。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衛生間開始為人們提供免費廁紙,但時常發生有人貪圖便宜多拿廁紙的情況。這些年,有關部門為了有效控制這種情況的發生,對提供免費廁紙的設備進行了三次“升級”:普通抽紙盒取紙、自動斷張下拉式紙盒取紙、手機掃碼(刷臉)取紙。不過,依然沒能杜絕浪費現象。山西班馬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為解決這一問題,再次組織技術人員進行了攻關。
“班馬環保”是一家為政府、企業和社會提供系統化智慧環衛的專業公司,5月26日,記者從該公司了解到,雖然手機掃碼(刷臉)取紙設備有效遏制了任意取紙行為,但仍有個別市民經常固定性、刻意性掃碼取紙,甚至每天都最大限度掃取廁紙,這種行為既不利于節約用紙,也不利于大眾市民的正常用紙需求。為了更好地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智能化,該公司將其自動取紙平臺進行智能升級,增加了用戶的用紙行為畫像功能。
據悉,該系統會對每位取紙用戶進行取紙行為勾勒,對于每天掃取廁紙的行為進行記錄,分段分析其用紙習慣,長期刻意取紙將會自動減少其用紙次數,并且將該行為記錄備案,在大約5~10日內會自動解除,以提醒其養成良好的用紙習慣和文明修養。如果在解除限制后繼續刻意掃紙,系統會在一段時間之后再次記錄,系統對多次記錄有不良用紙傾向的用戶,將會列入失信名單,并且會提供給公共信用平臺查詢。對于普通市民的無規律取紙,系統將確保用戶用紙的靈活需求,不受任何影響。班馬環保公司負責人李馨樂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技術升級,提醒大家珍惜自己的信用記錄,養成良好的用紙習慣,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修養,提升文明素質。”
人能改變環境,環境也能改變人。無論是改造抽紙盒,還是采用新技術設備來限制用紙量,都是順應社會需求產生的。但制度和技術也并非天生就完善,在運行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發現漏洞及時更正,才能探索出更好的方式。也希望新舉措、新技術能促使人們反思,最終自覺形成良好的公共習慣,不再出現浪費和偷盜等不文明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