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雁
下呼吸道感染在臨床中一直較為常見,治療必須明確導致感染的病原體以合理選擇抗菌藥物[1,2]。當前,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可供選擇的抗菌藥物明顯增多,隨之發生的耐藥問題也日漸明顯,增加了疾病的治療難度。臨床工作中發現,大劑量頭孢菌素的應用,增加了患者院內感染的風險[3]。所以,針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構成、耐藥性分析為疾病治療工作提供了參考,能夠促進合理用藥,避免抗菌藥物濫用問題,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有研究證實,痰真菌培養、涂片鏡檢均常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本文就此進行了對比研究。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200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有咳嗽、發熱、咳痰等臨床表現。納入標準:①>18 歲患者;②患者知情、基線資料完整、具備配合能力;③申報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排除標準:①合并傳染疾病患者;②合并重大臟器疾病患者?;颊咧?男113 例,女87 例;年齡最小20 歲、最大85歲,平均年齡(53.30±11.10)歲;病程2~6 d,平均病程(3.50±1.50)d。
1.2 方法 采集患者的痰標本,并進行真菌培養、涂片鏡檢。為了確保此次檢查的合理性、準確性,檢查操作均安排相同工作人員執行,2 人小組作業,避免人為失誤情況。于患者晨起采集痰液制作標本,即清水反復漱口后用力自氣管咳出第一口痰液,收集于滅菌容器內立即送檢,若因特殊原因無法立即檢測則需置冰箱冷存后送檢。痰液過少/無痰情況的受檢患者,以霧化促進痰液排出。
真菌培養:涂片后行革蘭染色,合格標準即上皮細胞<10 個/LPF、白細胞≥25 個/LPF,合格痰接種。此次痰真菌培養實驗的培養基是沙保弱、念珠菌科瑪嘉顯色平板,成功完成接種后置入溫箱培養,時間為1 周。
涂片鏡檢:接種環取受檢患者的痰液標本,涂抹于玻片,進行革蘭染色后于顯微鏡下檢查,合格痰標準同痰真菌培養標準,合格痰進一步鏡檢,低倍鏡下檢查后以高倍鏡證實。
1.3 觀察指標 統計比較200 份標本的真菌培養、涂片鏡檢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0 份標本中真菌培養陽性66 株(33.00%),包括白色假絲酵母菌55 株(83.33%)、熱帶假絲酵母菌5 株(7.58%)、光滑假絲酵母菌3 株(4.55%)、曲霉菌3 株(4.55%)。200 份標本中涂片鏡檢陽性40 株(20.00%),包括真菌孢子及菌絲24 株(60.00%)、真菌孢子無菌絲14 株(35.00%)、菌絲2 株(5.00%)。真菌培養陽性率高于涂片鏡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00 份標本的真菌培養和涂片鏡檢結果比較(株,%)
下呼吸道即氣管、主支氣管、肺內支氣管的合稱,下呼吸道感染一直是呼吸科常見疾病類型,包括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炎以及支氣管擴張等。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病毒、細菌等微生物感染所致[4-6]。針對下呼吸道感染的防治,要求預防為主、準確診斷、及時且有效的治療。近年來,關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藥物種類一直較多,在為患者疾病治療帶來福音的基礎上,部分病菌的耐藥問題也越發明顯,增加了疾病的治療難度以及患者院內感染的風險。所以,針對下呼吸道感染治療時,首先需明確感染病原體,以確保采取針對性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減少病原體產生耐藥性、藥物不良反應、治療時間等問題,提高疾病治療準確率。為了確保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效果,需積極進行鑒別診斷[7-10]。關于真菌病原學的診斷方法較多,包括痰涂片染色、痰真菌培養、血培養等方式。其中,痰涂片革蘭染色檢驗具有操作簡便、價格低、檢驗快速等優勢,廣泛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中。但是,也存在相對不足的問題,如任何一個細節操作不當均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標本不合格直接影響診斷結果。痰真菌培養可以有效鑒別真菌種類,檢驗陽性率較高,提高了疾病真菌的檢出率,有助于疾病早期針對性用藥治療[11]。但是,痰培養雖然能夠發現優勢菌,但是有混合感染風險,所以對指導肺部感染治療價值有限。因此,為了確保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檢出情況,不能單單依靠痰液真菌培養、涂片檢查,需結合受檢患者的個體情況,包括臨床癥狀、用藥情況等進行聯合檢驗,或者配合胸片CT 進行檢查,以盡快了解受檢患者的疾病狀況,促進早期治療和預后。陳贏[12]研究指出,痰真菌培養、涂片鏡檢診斷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均有效,鑒于二者各有優缺點,建議聯合診斷。
本文結果:200 份標本中真菌培養陽性66 株(33.00%),涂片鏡檢陽性40 株(20.00%),真菌培養陽性率高于涂片鏡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痰真菌培養、涂片鏡檢均可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其中,痰真菌培養陽性率高于涂片鏡檢查,鑒于各自的不足和優勢,建議進行聯合檢驗診斷疾病,提升疾病檢出率,有助于疾病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