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慶陽
乙肝是臨床常見的傳統病,也是我國公共衛生工作的重點。乙肝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且存在唾液傳播、母嬰傳播等多種傳播途徑,因而必須積極控制其傳播。目前,我國乙肝病毒預防免疫工作已經取得了較好的進展,乙肝感染率顯著降低,但是仍需進一步提升其臨床診斷水平,盡早確診,及時干預治療,避免引發肝癌等不良預后。酶聯免疫吸附法、光激化學發光法是臨床常用的血清學檢驗技術,在乙肝病毒檢測中應用較多,但是兩者的診斷價值差異有待進一步明確[1]。為此,本次研究選取2019 年10 月~2021 年2 月本院收治的84 例疑似乙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了兩種檢驗方法的檢測結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0 月~2021 年2 月本院收治的84 例疑似乙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存在乏力、惡心、肝區疼痛、輕壓痛、肝大、慢性肝病面容、肝掌、脾大、肝功能異常等癥狀;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資料完整;患者和家屬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肝癌患者;藥物引發的肝功能異常者;合并肝臟腫瘤者;無法配合檢查者等。84 例患者中,男51 例,女33 例;年齡18~76 歲,平均年齡(70.49±25.36)歲;病程1~8 個月,平均病程(5.60±2.39)個月。
1.2 方法 84 例患者均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10 ml,均分為2 份,離心(3000 r/min,15 min)后,分別進行光激化學發光法和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
光激化學發光法檢驗:取患者血清,經AutoLumo A2000 全自動化學發光檢測儀(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發光儀強度測定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酶聯免疫吸附法檢驗:取患者血清,經 MA400全自動化學發光酶免儀(深圳市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定乙肝病毒血清學指標,檢測指標同光激化學發光法。
1.3 觀察指標
1.3.1 比較兩種檢驗方法的乙肝兩對半指標檢測結果 統計兩種檢驗方法的乙肝兩對半指標檢測結果,對比各指標陽性檢出率。同時,統計兩種檢驗方法對“大三陽”(HBeAg、HBcAb 和HBsAg 陽性)和“小三陽”(HBcAb、HBsAg 和HbeAb 陽性)檢出情況[2]。
1.3.2 比較兩種檢驗方法的診斷效果 以實時熒光定量PCR 檢驗結果作為金標準,乙肝病毒DNA 檢測采用圣湘生物公司試劑盒,經熒光定量PCR 儀完成檢驗過程。收集酶聯免疫吸附法與光激化學發光法的診斷結果,對比兩種檢驗方法的特異度、敏感度、準確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種檢驗方法的乙肝兩對半指標陽性檢出率比較光激化學發光法的HBsAg、HBsAb、HBeAg 陽性檢出率及“小三陽”檢出率顯著高于酶聯免疫吸附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兩種檢驗方法的HBeAb、HBcAb 陽性檢出率及“大三陽”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種檢驗方法對乙肝的診斷效果比較 實時熒光定量PCR 檢測乙肝病毒DNA 顯示:陽性72 例、陰性12 例。光激化學發光法對乙肝的診斷特異度91.67%高于酶聯免疫吸附法的75.0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光激化學發光法對乙肝的診斷敏感度98.61%、準確性97.62%顯著高于酶聯免疫吸附法的87.50%、8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種檢驗方法對乙肝的診斷效果比較(n,%)
感染乙肝病毒后,可對肝臟造成較大損害,隨病情進展可造成肝硬化或肝細胞癌,患者死亡率較高,因而需高度重視乙肝病毒的臨床檢測工作,乙肝病毒DNA定量檢測是最為準確的乙肝病毒檢測方法,主要通過實時熒光定量PCR 技術完成檢驗工作,但是其檢測要求高,限制因素多,無法廣泛應用于各臨床醫療單位,因而需探索更為簡單、高效、準確的檢測手段[3]。
乙肝病毒血清學標志物的檢測方式主要分為酶聯免疫吸附法和光激化學發光法兩大類,兩者檢測技術存在較大差異,前者具有操作簡便、快速高效、易于觀察等優點,但是存在“鉤狀效應”,因而導致其假陰性率較高,且非特異反應及假陽性率偏高等問題[4]。光激化學發光法是免疫反應與化學發光檢測技術相結合的分析技術,該反應技術為異相免疫技術,可促進抗原、抗體高效結合,與酶聯免疫吸附法相比,敏感度更高,可有效避免“鉤狀效應”,提升特異度,且檢測系統直接發光,系統穩定性更強。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相關文獻報道報道顯示,光激化學發光法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性均高于酶聯免疫吸附法,且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性均可達到90%以上,顯著高于酶聯免疫吸附法(70%~92%)[5-8]。本次研究也發現,光激化學發光法對乙肝的診斷特異度91.67%高于酶聯免疫吸附法的75.0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光激化學發光法對乙肝的診斷敏感度98.61%、準確性97.62%顯著高于酶聯免疫吸附法的87.50%、8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可知光激化學發光法的診斷價值更高,可為乙肝診斷提供更為準確的參考資料。
綜上所述,光激化學發光法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的敏感度和準確性較高,與酶聯免疫吸附法相比,對乙肝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更高,可作為首選的檢驗方法,必要時可兩者聯合,進一步提升診斷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