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飛 王偉
心力衰竭屬于急診內科中常見病,其是由于心臟的收縮功能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不能將靜脈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臟,導致靜脈系統血液淤積,動脈系統血液灌注不足,從而引起心臟循環障礙癥候群。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重且預后差,同時患者年齡偏高以及合并其他基礎性疾病或伴隨器官功能障礙等,這使得救治難度增加,病死風險較高。美托洛爾是治療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常用藥物,可改善心肌細胞代謝、促進心肌功能恢復[1]。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可發揮良好的利尿作用和降壓作用,近年來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中應用廣泛。本文將進一步分析美托洛爾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老年重癥輕力衰竭患者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8年9月~2021年1月本院急診內科74 例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7 例。觀察組男20 例,女17 例;年齡61~87 歲,平均年齡(70.2±6.7)歲;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Ⅲ級24 例,Ⅳ級13 例;原發病類型:高血壓性心臟病14 例,冠心病18 例,擴張型心肌病3 例,風濕性心臟病2 例。對照組男19 例,女18 例;年齡60~88 歲,平均年齡(70.3±6.6)歲;NYHA 心功能分級:Ⅲ級23 例,Ⅳ級14 例;原發病類型:高血壓性心臟病14 例,冠心病17 例,擴張型心肌病4 例,風濕性心臟病2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臨床癥狀、體征以及超聲心動圖等檢查確診屬于重癥心力衰竭;②患者年齡60~90 歲;③NYHA 心功能分級為Ⅲ~Ⅳ級;④資料完善、用藥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功能障礙者;②合并腦血管病變者;③合并重度心絞痛或者心肌梗死者;④合并甲狀腺疾病、惡性腫瘤或者急性感染等病變者;⑤合并精神疾病者;⑥對研究中藥物有應用禁忌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如吸氧,結合病情給予利尿劑、硝酸鹽類、β 受體阻滯劑以及鈣拮抗劑等藥物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應用美托洛爾治療,1 次/d,25 mg/次口服,并于1 周后適當增加劑量,須控制在≤50 mg/d。觀察組應用美托洛爾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其中美托洛爾用法用量同對照組;厄貝沙坦氫氯噻嗪1 次/d,1 片(150 mg/12.5 mg)/次口服。兩組患者均治療4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癥狀體征明顯好轉,且NYHA 心功能分級為Ⅰ級或改善≥2 級;有效:治療后癥狀與體征表現均有改善,同時NYHA 心功能分級改善1 級;無效:治療后癥狀體征無變化,NYHA 心功能分級未改善[2]??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包括LVEF、LVESD、LVEDD,采用超聲心動圖進行心功能指標監測。③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6MWT、BNP 水平,抽取靜脈血測定BNP。④比較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如皮疹、胃腸道反應、嗜睡、頭痛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LVEF、LVESD、LVEDD 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LVEF 高于對照組,LVESD、LVEDD 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6MWT、BNP 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6MWT、BNP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6MWT 長于對照組,BN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6MWT、BNP 水平對比()

表3 兩組治療前后6MWT、BNP 水平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4 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發生頭痛1 例,胃腸道反應1 例,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41%(2/37);對照組發生頭痛2 例,胃腸道反應1 例,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11%(3/37)。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重癥心力衰竭屬于急診內科常見病與多發病,患者出現急性左心室衰竭以及急性肺水腫,其心肌受到嚴重損傷,心室泵血功能以及充盈功能隨之降低,部分患者還伴隨昏厥、休克等情況,甚至出現心臟驟停,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3]。由于患者存在重度心功能障礙,導致外周器官以及組織發生重度缺血和缺氧情況,在患者發病后若未能及時給予救治將導致其死亡,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對重癥心力衰竭患者治療時需盡快改善心肌能量代謝,調節心臟前后負荷,促使患者心功能恢復,從而改善其心力衰竭情況并降低病死風險。目前對重癥心力衰竭患者主要通過藥物治療,從而改善心功能抑制病情進展,緩解其臨床癥狀,預防其他并發癥發生[4]。美托洛爾是重癥心力衰竭患者常用治療藥物,其成分為酒石酸美托洛爾,屬于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具有高度的選擇性,在心絞痛、高血壓以及心律失常等患者的治療中均應用較廣泛,給藥后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臟做功,同時緩解心肌組織局部需氧量,有助于解除心臟負擔,從而改善心力衰竭情況[5-7]。然而單一應用效果并不滿意,通過加大劑量可能誘發心率減緩以及血壓異常降低等情況。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屬于復合制劑,其包含厄貝沙坦以及氫氯噻嗪。氫氯噻嗪在給藥后能夠迅速激活機體交感神經系統以及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具有良好的降壓效果,同時還可降低機體血鉀水平,與此同時厄貝沙坦可迅速抵消由于患者病情進展過程中出現的代償機制,有利于提升利尿藥物的降壓作用,同時還可降低患者的血容量促進平穩降壓并預防低鉀血癥出現,可確保其安全性[8-10]。將美托洛爾與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聯合應用,可充分發揮兩種藥物的協同作用,如可促使收縮壓及心輸出量平穩降低,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更可有效保護其心肌細胞功能[11,12]。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LVEF 高于對照組,LVESD、LVEDD 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6MWT 長于對照組,BN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美托洛爾與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聯合應用可有效提高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應用美托洛爾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可獲得滿意療效,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并迅速緩解病情,且用藥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