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乳腺癌的早期主要癥狀有乳房腫塊、腋窩淋巴結腫大、乳頭溢液等,如果疾病發展至晚期可出現遠處轉移,導致其他器官受損和異常,因此也被稱為“粉紅殺手”[1]。根據2018年癌癥研究機構的相關文獻表明[2],該病在全球都有較高的發生率,其中發展中國家發生率>30%。流行學研究顯示[3],30~45 歲女性為乳腺癌高發人群。乳腺癌在我國女性中非常多見,且一般情況下都是惡性腫瘤,我國每年診斷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有大約30 萬人次,且呈現逐漸增長趨勢,是導致女性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4],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乳腺癌的治愈率逐漸增高,其生存率也得到顯著提升。臨床早期診斷,包含機會性普查和篩查,對于該病治療具有重要作用。傳統乳腺檢查主要應用鉬靶X 線攝片診斷,操作方便且對患者損傷小,同時也具有較高的準確率[5],但存在一定漏診和誤診情況。本次研究,探討應用常規超聲與自動乳腺全容積超聲成像診斷乳腺癌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將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6月于本院檢查并確診為乳腺癌的41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本次研究中納入患者均為女性,不討論男性乳腺癌患者。患者年齡27~72 歲,平均年齡(45.45±8.86)歲。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臨床病理學檢查均確診為乳腺原發性惡性腫瘤;均為單側乳腺癌;對于實驗有正確認知,并知曉自身資料被調用可能性。
排除標準:患者入院時存在嚴重原發性疾病或器質性疾病;患者基本資料不滿足本次實驗要求;患者由于主觀因素可能無法進行后續的實驗調查或參加后續隨訪。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超聲以及自動乳腺全容積超聲成像進行檢查。
常規超聲檢查時,高頻線陣探頭頻率設置為8~16 MHz,患者采用仰臥位。若患者的乳腺體積較大,則需要調整至側臥位進行檢查,需要對乳腺進行常規二維超聲檢查,發現結節時,采用多切面觀察結節的圖像特征,其中包括位置、形態大小以及內部回聲等內容,發現淋巴結時需要觀察淋巴結的大小、形態和血流特點。
自動乳腺全容積超聲成像檢查時,采用自動乳腺全容積超聲成像系統,配備乳腺檢查專用的C15-6xw弧形超寬頻自由臂容積探頭以及圖像分析工作站,在對患者進行檢查前,需要根據患者乳房大小選擇最合適的掃查深度,患者接受檢查時保持仰臥位,并且由護理人員按照要求將患者的背部適當墊高。診斷人員盯囑患者保持平穩呼吸,對患者進行雙側乳腺的連續掃查,若患者乳腺較大,則需要進行上位和下位的掃查確認患者的乳房得到完全覆蓋,完成掃查后,系統自動獲取全容積成像數據,并且將數據上傳至工作站系統,采用專業軟件對其進行數據儲存和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操作均由同組醫務人員進行,診斷完成后,由同組診斷研究人員對患者的圖像進行評價,確認患者的最終病情結果。
1.4 觀察指標 以患者病理結果為金標準,對比常規超聲和自動乳腺全容積超聲成像診斷乳腺癌的準確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自動乳腺全容積超聲成像的乳腺癌診斷準確率高于常規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1 例患者兩種診斷方案診斷結果對比[n(%)]
流行學研究顯示[6],子宮癌、乳腺癌均是女性高發疾病,且近年來發病率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不僅影響患者身體健康,且對女性生命安全威脅較大。研究表明[7],乳腺不屬于人體必要的組織器官,因此原位癌并不會直接導致患者死亡,但隨著乳腺癌細胞的變化,會轉移到其他身體器官,導致患者機體受損,甚至死亡[8]。
乳腺癌分為原位癌和浸潤癌[9],其中原位癌是指病變位置原發位置沒有出現轉移等情況,可分為導管原位癌、小葉原位癌、乳頭濕疹樣乳腺癌,如果得到及時治療,預后效果理想[10]。浸潤癌是癌細胞出現浸潤同時對附近的組織結構造成影響,癌灶轉移率較高,其中又包括浸潤性特殊癌和非浸潤性特殊癌[11],預后需要根據其他原因來判定。乳腺癌早期患者沒有顯著癥狀,部分患者表現為乳房腫塊、乳房皮膚異常、乳暈和乳頭異常,隨著疾病進展,中后期患者可伴隨食欲不佳、體重減輕等,部分患者表現為發熱或者貧血等癥狀。臨床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原則,如錯過早期診斷,會導致治療時機延誤,進而導致患者生存率降低。
傳統超聲診斷雖然能夠顯示病灶組織,且診斷準確率較高,但仍存在一定漏診、誤診情況。如顯示的乳腺結節邊緣不光整,則可能被認為是乳腺惡性結節[12],但顯然這一處理方式存在一定偏差。相較于常規超聲診斷,自動乳腺全容積超聲成像在應用過程中,能夠更加清晰顯示患者的病灶組織情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診斷準確率。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自動乳腺全容積超聲成像的乳腺癌診斷準確率高于常規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自動乳腺全容積超聲成像可有效提高臨床診斷效率,有利于后期開展有效治療。
綜上所述,常規超聲與自動乳腺全容積超聲成像均可對乳腺癌患者進行有效診斷。自動乳腺全容積超聲成像技術診斷準確率更高,通過超聲征象差異,可以為臨床確診和患者后續治療工作提供有效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