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卓
在住院患者的診療中,糖尿病已成為影響我國居民生活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常見慢性病之一。這種疾病通常是由胰島素分泌異常或沒有胰島素分泌引起的。如果不及時進行相應的干預治療,會增加各種并發癥。其中,糖尿病腎病是常見并發癥之一,如未能及時介入治療,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容易引起腎功能衰竭,從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對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和相應的針對性治療措施具有重要價值。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并發癥,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糖尿病腎病患者也逐漸增多。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病程較長,并伴有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等并發癥。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病情的惡化,會出現視力下降、聽力喪失等現象。因此,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應給予康復護理,以提高其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的患病率越來越高。糖尿病腎病不僅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并發癥,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2]。所有糖尿病腎病患者均有血糖升高、糖耐量減低和胰島素分泌失衡。然而,患者的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會給患者的身心帶來一定的傷害。因此,積極的康復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選擇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5 例糖尿病腎病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個性化康復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前后患者腎功能BUN、24 h 尿蛋白定量以及Scr 水平、滿意度,分析了個性化康復護理在糖尿病腎病康復治療中的應用,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5 例糖尿病腎病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2 例)和觀察組(33 例)。其中,對照組男18 例,女14 例;年齡34~78 歲,平均年齡(54.12±7.97)歲;病程2~12年,平均病程(5.12±2.30)年。觀察組男17 例,女16 例;年齡35~78 歲,平均年齡(54.45±7.86)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35±1.8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個性化康復護理。個性化康復護理具體如下。
1.2.1 心理康復 患者在面對疾病時,會有一定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對疾病的恐懼、焦慮、抑郁等。因此,醫務人員在了解患者的特殊心理后,必須使用心理評定量表制定個性化的心理干預措施。醫護人員要耐心、自信、細致地與患者溝通,讓患者感到親切有力,幫助患者樹立面對疾病的信心。同時,要注重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讓患者家屬也能發揮自己的作用,更多地鼓勵和支持患者[3]。充分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家庭狀況和對健康知識的認知情況,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況和情緒變化,積極與患者溝通。幫助其正確宣泄不良情緒和消極心理,提高治療依從性;邀請治療效果好的病例出面宣講,增強康復信心。
1.2.2 健康教育 改變傳統的健康宣傳方式,借助微信、QQ、公眾號或小程序,讓患者及時了解發病機理、病因、現狀、治療等,以達到理想的健康教育效果。綜合分析患者病情和臨床資料,選擇合適的宣傳冊、圖片、視頻、音頻等宣傳方式,向患者介紹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常見并發癥和癥狀,樹立科學正確的疾病觀念和認知。
1.2.3 飲食干預 在用藥控制血糖、血壓的基礎上,嚴格加強患者以蔬菜、全谷類為主的飲食護理,注重膳食纖維的獲取,控制糖、鹽和脂肪的攝入,有利于控制血糖和尿蛋白。每日三餐有規律地定時進食,每餐七八分飽即可。同時,每日的飲食中糖類、蛋白質、脂肪應占總熱量的比例分別為50%、20%、30%,且優先選擇肉、蛋、牛奶、新鮮蔬菜水果等天然食物,保證患者營養充足。糖尿病腎病每日飲食遵循“1234567”原則,具體如下:①每日食用蔬菜≥1 斤;②每餐主食控制在2 兩;③每日食用油≤3 勺(30 g);④進食水果遵循低糖、適量(2 兩為宜)、適時(早午餐之間)、交換法(進食1 斤西瓜時少吃1 兩米飯)4 項原則;⑤每日進食5 份蛋白質,包括1 個雞蛋、250 g 牛奶、1 兩魚、1 兩瘦肉、1 兩干豆腐、8 兩豆漿;⑥每日食鹽量<6 g;⑦每日飲水量大約為7 杯(1.5~2.0 L)。
1.2.4 皮膚干預 如果患者有皮膚瘙癢癥狀,一定要按醫囑治療,不能隨意抓撓,防止皮膚損傷和感染,并及時告知患者更換衣物,主要是棉質衣物。嚴禁穿著緊身衣,衣物、床墊等保持干凈整潔。長期臥床不起的患者需要定期變換體位,定期按摩受壓部位,清潔皮膚,有效預防褥瘡。
1.2.5 用藥干預 告知患者正確的用藥方法和劑量,禁止不按醫囑服藥或私自改變用藥時間、劑量等。
1.2.6 運動干預 有規律的低強度運動可以增強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心肺功能,促進組織代謝,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運動包括兩種形式:無氧運動和有氧運動。無氧運動是指肌肉在缺氧狀態下的高速劇烈運動,如舉重、短跑等。這種運動形式可以促進體內大量乳酸的產生,導致運動后肌肉疲勞。同時,還能刺激血糖的釋放,提高血糖水平。因此,糖尿病腎病患者不應進行無氧運動。有氧運動主要是指在有氧狀態下的體育鍛煉,促進氧氣吸入體內,等于身體所需的氧氣,達到一定的生理平衡。具體運動項目包括慢跑、太極拳、散步、游泳、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其中,散步、太極拳是糖尿病腎病患者的首選運動項目;慢跑、游泳等中等強度運動適合體質好或無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患者。但前提是要根據患者的興趣、實際情況、環境條件等選擇合適的有氧運動方式。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BUN、24 h 尿蛋白定量、Scr 水平以及滿意度。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患者滿意度量表進行評測,包括非常滿意、較滿意、不滿意3 項,滿意度=(非常滿意+較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BUN、24 h 尿蛋白定量、Scr水平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BUN、24 h 尿蛋白定量以及Scr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BUN、24 h 尿蛋白定量以及Scr 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患者BUN(4.23±0.15)mmol/L、24 h 尿蛋白定量(0.61±0.16)g/24 h 以 及Scr(80.26±2.12)μmol/L 均低于對照組的(5.21±0.24)mmol/L、(0.91±0.14)g/24 h、(83.21±3.67)μmol/L,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BUN、24 h 尿蛋白定量、Scr 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BUN、24 h 尿蛋白定量、Scr 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bP<0.05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非常滿意26 例,較滿意7 例,不滿意0 例,滿意度為100.00%(33/33);對照組非常滿意16 例,較滿意8 例,不滿意8 例,滿意度為75.00%(24/32)。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個性化康復護理在糖尿病腎病患者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控制或延緩病情發展,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滿意度[3-7]。個性化康復護理作為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新型護理服務方式,主要根據患者的疾病特點、心理特征、日常生活、飲食習慣、運動等進行護理,護理人員詳細掌握每一位患者的情況,從患者需求出發,實施全方位的護理服務,可更好滿足患者需求[8-10]。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BUN、24 h 尿蛋白定量以及Scr 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患者BUN、24 h 尿蛋白定量以及Scr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個性化康復護理在糖尿病腎病康復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提高患者滿意度和改善患者腎功能,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