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視娟
圍絕經期是指絕經前后時期,通常包括月經出現紊亂、絕經癥狀開始以及停經后1 年,卵巢功能衰退是其主要表現,分泌的性激素水平不斷下降,引起一系列圍絕經期綜合征,嚴重降低女性生活質量[1]。心律失常是女性圍絕經期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影響因素較多,與自身狀態、心臟功能改變、自身神經傳導、激素水平調整等多方面有關,對患者身心健康均造成影響,應積極進行治療[2]。圍絕經期心律失常與患者激素水平關系密切,故臨床多采用性激素療法,以緩解患者癥狀,但僅調控激素水平效果有限。中西醫結合治療已用于多種疾病,并取得理想效果,傳統醫學認為圍絕經期心律失常屬“氣虛”、“血瘀”范疇,故治療應遵循活血化瘀、補氣通絡為原則,以提升治療效果[3,4]。鑒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丹紅注射液結合性激素療法治療圍絕經期心律失常的臨床價值。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68 例圍絕經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4 例。觀察組年齡44~55 歲,平均年齡(50.24±2.09)歲;病程6~22 個月,平均病程(11.34±3.56)個月;19 例室性早搏,15 例室上性早搏。對照組年齡45~55 歲,平均年齡(50.49±1.85)歲;病程6~23 個月,平均病程(11.55±3.83)個月;18 例室性早搏,16 例室上性早搏。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心臟內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5]相關標準,并經動態心電圖確診;②存在月經紊亂、停經等癥狀;③無心血管疾病治療史;④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婦科腫瘤、子宮不明原因出血;②伴有器質性病變;③血液系統疾病;④存在精神疾病。
1.3 方法 兩組均進行抗心律失常治療,均予以美托洛爾(煙臺巨先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225)治療,25 mg/次,2 次/d。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性激素療法:口服雌激素(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90170),0.25 mg/次,1 次/d,每月第12~21 天加用甲羥孕酮片(赤峰蒙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5020018),4 mg/次,1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丹紅注射液(山東丹紅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6866),10 ml/次,1 次/d。治療4 周為1 個療程,兩組均治療3 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①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 個月后,使用心臟超聲檢測LVEF、SV、LVESD。②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 個月后取空腹靜脈血5 ml,使用美國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E2、FSH、LH 水平。③對比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對比 治療前,兩組LVEF、SV、LVESD 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LVEF、SV 均高于本組治療前,LVESD 短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LVEF、SV 均高于對照組,LVESD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對比()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E2、FSH、LH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SH、LH 均低于本組治療前,E2高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FSH、LH 均低于對照組,E2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對比()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圍絕經期是女性必經階段,女性生理機能會出現較大轉變,卵巢功能減退,引發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減弱自主神經活動,導致心血管系統出現一系列功能改變,患者常見臨床表現為心律失常,對患者生活帶來較大影響[6]。圍絕經期心律失常患者多伴有乏力、心慌、胸悶等癥狀,治療不及時將引發休克、昏厥,嚴重者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西醫治療中多選擇抗心律失常藥物,美托洛爾即為常用藥物之一,能夠抑制房室傳導,通過阻斷交感神經對心臟的作用達到治療效果,但對患者心功能無明顯作用[7]。
已有研究證實,圍絕經期心律失常與激素水平關系密切,予以性激素療法能夠調節內分泌系統,改善患者癥狀,臨床越發重視調控內分泌系統[8]。性激素療法中包含雌激素、甲羥孕酮藥物,前者作為水溶性雌激素能夠快速提高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衰退情況;后者也能夠調節激素水平,增強神經代謝調節能力,從而改善心血管舒縮功能,緩解心律失常癥狀[9]。但單獨使用性激素療法效果有限,應與其他藥物聯用以增強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LVEF、SV 均高于本組治療前,LVESD 短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LVEF、SV 均高于對照組,LVESD 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SH、LH 均低于本組治療前,E2高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FSH、LH 均低于對照組,E2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表明丹紅注射液結合性激素療法治療圍絕經期心律失常效果優于單獨西醫治療,患者心功能、性激素改善更加明顯,且不會引發明顯不良反應。分析其原因為,丹紅注射液屬于中藥制劑,主要成分為丹參、紅花,丹參歸心經,活血化瘀、安寧心神、養血止痛;紅花歸肝經,活血養血、補氣通絡。兩種藥物共用可達安神養身、補氣通絡、活血化瘀之效,能夠實現標本兼治。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丹參能夠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抑制炎癥反應,對心肌細胞有保護作用;紅花則能降低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防止血小板粘附在血管上,抑制氧自由基合成,使心肌氧需求量減少,提高氧利用率,恢復正常的心肌供氧平衡狀態[10]。
綜上所述,與單獨西醫治療相比,圍絕經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丹紅注射液治療效果更佳,利于調節性激素,改善心功能,是一種安全高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