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爽 孔令梅
消化性潰瘍(pepticulcer)為消化內科常見疾病,發病原因與Hp 感染、胃酸過多、應激性刺激等因素有關,會出現胃部、十二指腸部黏膜細胞缺血性損傷、凋亡[1]。上消化道出血為消化性潰瘍常見并發癥,發生原因與病灶組織、血管缺少黏膜保護而發生潰破有關,會出現病灶處疼痛、嘔血、黑便等癥狀。蘭索拉唑屬質子泵抑制劑,其通過抑制胃酸分泌以減輕黏膜損傷,促進黏膜及黏膜下層組織自我修復,起到止痛、止血作用,但單一治療效果有限[2]。康復新液具通利血脈、養陰生肌之效,在對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通過加速病灶處軟組織及黏膜修復,以阻斷胃酸對病灶持續性損傷,縮短病程[3]。為此,本次研究選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92 例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探究以上兩種藥物聯合治療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92 例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入院順序奇偶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6 例。對照組男24 例、女22 例;年齡42~73 歲,平均年齡(53.62±6.46)歲;潰瘍直徑0.5~2.1 cm,平均潰瘍直徑(1.31±0.27)cm;潰瘍病灶數量1~4 個,平均潰瘍病灶數量(2.02±0.66)個。觀察組男26 例、女20 例;年齡41~75 歲,平均年齡(54.01±7.00)歲;潰瘍直徑0.5~2.5 cm,平均潰瘍直徑(1.33±0.39)cm;潰瘍病灶數量1~5 個,平均潰瘍病灶數量(2.09±0.97)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均經腔鏡技術診斷確診為消化性潰瘍,且病灶存在活動性出血;②精神狀態正常,可配合完成研究;③出血可控;④研究前未接受相關藥物治療;⑤患者及其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
1.2.2 排除標準 ①巨型潰瘍、復合潰瘍;②合并幽門梗阻;③心、肝、腎等臟器嚴重功能障礙;④凝血功能障礙、血液系統疾病;⑤合并惡性腫瘤;⑥嚴重貧血;⑦藥物治療禁忌;⑧研究期間脫出、失訪。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基礎治療,包括禁食、擴容、糾正水電解質等。
1.3.1 對照組 采用蘭索拉唑三聯療法治療:注射用蘭索拉唑(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055)靜脈滴注治療,1.0 g/次,1 次/d;克拉霉素(上海雅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044)口服治療,0.25 g/次,2 次/d;阿莫西林(深圳高卓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345)口服治療,0.5 g/次,3 次/d。持續治療14 d。
1.3.2 觀察組 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康復新液(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51021834)治療:口服,10 ml/次,1 次/d,持續治療21 d。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參考周素芹等[4]研究中標準:治愈:潰瘍病灶愈合形成瘢痕,活動性出血癥狀消失,無炎癥反應;顯效:潰瘍病灶消失,活動性出血癥狀消失,但存在炎癥反應;有效:潰瘍病灶面積較治療前縮小>50%,活動性出血癥狀消失,或偶見出血情況;無效:未能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治療4 周后微血管網情況。③比較兩組治療后Hp 根除率,以尿素酶試驗進行檢驗。④統計比較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83%,高于對照組的86.9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治療4 周后微血管網情況比較 治療4 周后,觀察組規則血管網占比為84.78%,高于對照組的60.8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4 周后微血管網情況比較[n(%)]
2.3 兩組Hp 根除率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Hp 根除率為89.13%(41/46),與對照組的84.78%(39/46)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83,P>0.05);兩組治療期間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
抑制胃酸分泌、促進胃黏膜自我修復為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治療目的。蘭索拉唑為苯并咪唑類化合物,在酸性條件下轉化為活性代謝體,可抑制胃壁細胞對胃酸分泌過程,減輕胃酸成分對胃壁持續性侵犯,促進黏膜及黏膜下組織愈合,阻斷出血途徑,恢復患者消化黏膜完整性[5]。蘭索拉唑多與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聯合治療,組成胃三聯療法,在抑制胃酸分泌同時清除Hp,抑制Hp 對消化道黏膜損傷,進而達到治療效果[6]。但此種治療方案需依靠患者自身能力完成病灶自我修復,康復周期較慢。
康復新液為中藥,含有表皮生長因子、多元醇類、肽類等多種活性物質,口服治療后可作用在病灶處加速創面愈合[7,8]。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蘭索拉唑三聯療法聯合康復新液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和規則血管網占比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考慮原因為,聯合應用康復新液后,可通過促進血管新生、修復肉芽組織、改善壞死組織微循環,加速創面愈合,減輕病灶處炎癥反應能力,進一步提升黏膜及黏膜下層愈合能力,進而可提升治療效果[9];從胃鏡下超微結構變化研究結果發現,聯合康復新液治療后患者黏膜微血管網更規則,考慮與其修復過程中康復新液可促進內皮細胞規則性分裂,使毛細血管規律性新生、吻合,而規則微血管網的形成,可保證局部軟組織功能穩定,保證治療效果[10,11]。但觀察組并未增加Hp 清除率,提示在對該病治療中需聯合胃三聯療法治療,避免影響Hp 清除效果[12]。
綜上所述,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蘭索拉唑三聯療法+康復新液治療,可提升治療效果,改善黏膜質量,療效安全。